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7 17:4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3、通过港澳的回归,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新界
香港岛
九龙
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租
借新界(99年)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
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
清政府签定《中葡友好
通商条约》,正式强占
了澳门地区。
闻一多作《七子之歌》,其中的《澳门》一诗
1926年我国著名文学家闻一多作《七子之歌》。其中的《澳门》一诗,强烈地表达了澳门人民盼望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愿望。
《七子之歌》香港篇
我好比凤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挂在我身上
啖我的骨肉,唆我的膏脂。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进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和澳门地区在回归前是什么情况?
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祖国内地有不少差异。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议一议
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是江泽民。
中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为解决香港问题。
激情抢答

邓小平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是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中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为解决香港问题。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时间是建国后初期 。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

出发点
国家主权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内,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港澳台
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同时在这些设立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
度自治权。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约,你们不能推翻。” ……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就是说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不管用什么方式。” ……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会谈
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
1
7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
12
20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

3、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4、得到了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广大华人的支持。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根本原因
在香港回归前撒切尔夫人曾断言:
“香港离开了英国人的管治,就会很快垮台了。”
香港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生产总值
回归后的香港----数字为证
香港回归后的生产总值
2000年到2013年,澳门经济总量由490.2亿澳门元增至4134.7亿澳门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由1.4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9.1376万美元。居民失业率由6.8%降至1.7%。其中,2010年,经济增速高达33.4%,2004年和2011年的增速亦都接近30%。2014年全球大城市经济表现最佳的是澳门 。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联合国世界遗产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回归后的澳门---数字为证
China
如果少了这一点,行吗?
今逢盛世倍思亲,
遍寻中华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