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 台阶》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5 09: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八课《台阶》 日期:2009.9.22 NO.16
1、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文章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先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2、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揣摩关键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②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一、导入课文
大家知道我们五图街道中学又叫马山中学,学校呈阶梯状分布,有很多的台阶,跟城堡似的,很多外边来的人都对校院里那么高那么多的台阶望而生畏,而在座的同学在五图街道中学学习了一年多了,早习惯了天天登高爬梯,是不是已经没啥感觉了?
有同学说如果走到校门口听到预备铃响,急冲上那些台阶,赶到教室,气都快憋过去了,是不是当时想没有那些台阶该有多好啊!
是啊,爬台阶的确是件挺累的事!可是呢,偏偏会有人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样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先读一下这篇小说,然后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1、注意在概括时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语言要简洁,概括的内容尽量完善。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要明确主人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按这样的要求再思考一下。)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决心要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但此时的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注意:本文题目是《台阶》,小说也是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概括时要显豁突出。
(二)分析人物的初步印象:
把握了故事情节,我们就会对小说中“父亲”这个主人公有个初步印象。
接下来,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对“父亲”的印象。用一句话表达,如:“父亲是个……的人”。
明确:父亲是个勤劳的人;父亲是个要强的人;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人;父亲是个有些自卑的人;父亲是个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人;父亲是个有着坚韧意志的人。……
三、分析重点语句,感知人物形象:
1、你对“父亲”的这些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呢?一定是从小说中某些具体的语句中得到的结论吧!的确,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除了要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更要注重对文中具体语句的揣摩体会,从而得到自己的认识。
2、老师先指定一些语句,大家细心揣摩,看看这些语句使你对“父亲”这一人物有了怎样的了解。
小组分工:为提高效率,每组重点点评一处:第一、二组点评第6和7自然段;第三、四组点评第13自然段;第五、六组点评第21自然段;第七、八组点评第30自然段。用5分钟时间,先自己体会,再四人小组交流。本组的问题考虑完后,有时间可以再思考其它组的问题。
3、现在先请第一、二组的同学点评第6、7自然段,其它组同学应认真听,等下也可以补充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
下面点评第13自然段。
接下来看第21自然段。
最后看第30自然段。
师总结:同学们的点评交流做得不错。在相互借鉴补充中,我们对父亲的形象认识得就更正确更全面了。
四、自由点评,感悟形象: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所点评的那些语句涉及到对“父亲”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只限于此。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写出了“父亲”的形象特点,请大家再找出一两处,谈谈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要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在书本上做旁批,5分钟后有不少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积极,发言很踊跃。这样很好,不要怕说错,就是要多锻炼才会进步。
这几个同学的分析都正确,所以老师也没有打断他们,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同学要求发言,但不能满足他们了。没有关系,我们以后的课上还有很多这种机会。
现在我们归纳一下前面大家对“父亲”形象的分析,小说中的“父亲”是个老实厚道、要强、有追求、坚韧不拔、勤劳、谦卑、执著……的人。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有以下收获:第一,知道本文是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他淳朴、要强、坚韧……,令人尊重。第二,学会一些阅读小说的方法:先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有表现力的语句仔细揣摩,得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希望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再尝试学习本单元的另外几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甚至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