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基础知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基础知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12-25 08: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会考总复习
班级: 姓名:
说明:本资料根据广东省历史结业考试考纲对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sufeisu网友提供的资料修改而成。
初一上册
一、填空题:
1、 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 已经使用天
然火。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 公社繁荣时期。
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公元前 世纪建立的夏朝。河南 出土的 ,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3、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他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 和 的学说,注意因材施教。主张改革和法治的是 ,他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屈原的代表作是《 》。
4、战国时秦国通过 变法强大起来,为统一奠定基础。
5、 年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长城东起 ,西到 ,用来抵御匈奴。秦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6、公元前209年, 、 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7、西汉的 、东汉的 ,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盛世时期。
8、两汉时期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犁、耧车、水排; 汉炼铁使用煤。
9、汉武帝接受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 出使西域;后出现历史上著名的 。公元 年, 安敦王朝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10、东汉 造出植物纤维纸; 发明地动仪(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的《 》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医圣 著有《 》; 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
11、曹操击败袁绍的 ;孙权、刘备联军火攻曹军的 ;东晋打败前秦的 ,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12、三国鼎立:220年, 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 (求贤若渴的著名事例是刘备“ ”请 出山);222年孙权建立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 。北魏 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13、 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二、问答题:
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初一下册
一、填空题:
1、隋炀帝时开凿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今北京),南至 。
2、唐朝 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3、隋代工匠 设计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朝, 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于 朝应用于军事;指南针最初叫 , 朝时应用于航海;唐朝是我国 的黄金时代,“诗仙” ,“诗圣” 。
4、唐朝时 入藏, 西行到印度, 东渡到日本;
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 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 平定了倭患;明朝时 收复台湾; 朝时设置台湾府。
5、 时期我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 ;南宋发行量很大的纸币是 。 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6、西藏、台湾成为正式行政区是从 开始的。
7、《 》展现北宋开封城市风貌;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朝来到中国并著有《 》。
8、1405——1433年, 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
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和国的经济发展。
9、明长城东起 ,西到 是世界奇迹之一。
10、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有《 》;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的《 》被国外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1、明清的文学以 最为著名:《 》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问答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
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湾)。(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5)二战后:日本投降后,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2、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答: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推举往往要对被推举者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大公无私,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反之,如果推举人徇私舞弊,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容易产生弊端。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建立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但是。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
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初二上册
一、填空题:
1、对英国的鸦片走私,抵制最坚决的是 ,1839年6月著名的 ,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 年鸦片战争正式开始,战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1856年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火烧 ),签订《 条约》。 年甲午中日战争(涌现的爱国将领如 ),中国失败并签订《 条约》(割让台湾等地),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900年, 战争,迫使中国签订《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掠夺了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 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 。 收复新疆。
4、 的设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5、 、梁启超发起“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 变法”又称“ ”。
6、1905年, 在东京成立了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纲领为“ 、 、 ”,简称为“三民主义”。
7、1911年10月10日, 起义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
1912年元旦, 成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8、 创办了《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李大钊的《 》是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年 月 日,五四爱国运动在 爆发, 、 起到领导作用。
9、 年7,中共在上海宣告成立。 年国民党“一大”上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会上确立了新三民主义: 、 、 。
10、 创办黄埔军校;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
派军阀。北伐中赢得 “铁军”称号的是 领导的独立团。
11、1927年蒋介石发动“ ”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 ”
反革命政变。 与“ ”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1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由 等人领导的 起
义; 领导秋收起义,在 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13、红军于 年 月从 开始长征, 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 长征结束。1935年的 会议,确立了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 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 年12月, 、 发动 事变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标志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 年7月7日,日军发动 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日本全面侵华开始;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 进行了3个多月的 会战,不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12月13日,日军制造 ,屠杀中国居民达 人;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6、由 指挥的 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由
指挥的 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17、中共“七大”确定 为指导思想。1945年8月, 、 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国共双方签订《 协定》。
18、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进行了 、 、 等
三大战役。
19、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 ” 的主张;
主持建成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 。
初二下册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年 月 日成立; 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951年5月,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2、建国后巩固人民政权的三大措施:整顿经济秩序、 战争、 。 “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 》。
3、 被称为“铁人”,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 ”,
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们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
4、 年 会作出实行 的决策,这是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5、“十三大”上确立现代化“ 步走”的战略:20世纪末达到 水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 。1992年的“ ”对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6、我国建立了 、 、 、 、 五个经济特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 年中国加入 组织。
7、 提出“ ”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条件;按此构想,中国于 年 月 日从 收回香港,于 年
月 日从 收回澳门。
8、 倡导的 原则, 会议上周总理提出“ ”方针,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双方签订《 》,中美关系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 问题。
9、新中国实行民族 、 、 的民族政策。
是民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0、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1、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北京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二、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答: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答: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初三上册
一、填空题:
1、 发现美洲; 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 ; 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2、英国于 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物是 ,1689年的《 》为限制王权提供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 政体。 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世界近代史开端。
3、 国的 统治严重阻碍北美社会经济发展(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正式宣告美国独立; 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4、 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是《 》;1799年11月, 政变上台,他制定《 》,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范本。
5、工业革命于 世纪下半叶率先从 国开始, 改良蒸汽机,研制出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 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6、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 代表工人斗争日益具有组织性和自觉性;1848年, 和 撰写《 》,它的发表标志 的诞生。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是诞生于 年“ ”。革命失败后,鲍狄埃创作了一首革命诗篇《 》。
7、独立后的美国,存在北方各州的资本主义 和南方各蓄奴州的 的矛盾, 的存废成为矛盾的焦点; 当选为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 年南方挑起内战, 年4月,美国内战以 胜利而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 革命。
8、日本通过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9、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 》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二、问答题
1、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答: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强大起来,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
2、评价拿破仑:
答: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 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3、评价华盛顿:
答: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廉洁奉公,不居功,不恋权,不敛财的高尚品质,以身作则,为美国政府官员树立了一个为官清廉的光辉榜样。(1)、他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不畏艰险,领导大陆军和殖民地人民,坚持武装反英斗争,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他坚持共和制,反对君主制,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3)、他坚持任期制,反对终身制,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后,拒绝第三次出任总统,开创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4、评价林肯:
答:(1)、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2)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初三下册
1、 填空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 、 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发明大王” ;1885年,德国工程师 和戴姆勒发明汽车;1903年美国 制造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 时代进入 时代;资本主义进入 阶段。
2、 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 论”; 提出相对论,为研制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提供理论基础。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 同盟国和 、 、 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 和 而爆发的世界大战。“一战”的导火线是 ; 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一战”的性质是 战争;“一战”最后以 的失败而告终。
4、俄国十月革命是 年由 领导在 发动的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的实施促进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1919年1月战胜国召开 ,签订《 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权益全部移交给 ,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概,引发 。
6、“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
7、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 。美国 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德国 上台疯狂扩军备战。
8、“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年9月1日 国进攻 。
1941年德国突袭 ,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 ,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二战”全面扩大。“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的签署。
9、亚洲四小龙: 、 、 、 。20世纪70年代 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10、印度“圣雄” ; 的独立标志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
11、“欧洲 联营”迈出欧洲联合第一步;1993年11月欧共体十
二国正式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9年正式使用欧洲统一货币 。
12、 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1991年 宣布苏
联解体。
13、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的瓦解,以 国为首的 组织和以 为首的 组织军事对峙局面结束。
14、20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以 、 、 、 、 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首先兴起于 。 成功地将第一颗 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15、1995年, 正式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巴拿马人民从 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二、问答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是一次令人发指的浩劫,但客观上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某些推动作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符合历史发展的辨证过程。请对这一学术争论谈谈你的看法。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一场浩劫,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引发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战后解放运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反过来由此推出战争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而肯定战争的结论。
2、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主要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国家产业复兴法》)、复兴农业(《农业调整法》)、试图抑制巨富。
意义: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缓和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实施“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兴建了很多市政设施和公共工程,既有利于日后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罗斯福新政还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而且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多的国家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3、从日本、韩国、新加坡发展的史实中,人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答:(1)、坚持不懈地狠抓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竞争。(2)、要加强同外国的科技合作,大胆地引进海外人才,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同时要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科技。在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特色。(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4、一战的影响。
答:(1)、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2)、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战略战局。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和日本迅速崛起。(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5、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答:(1)、俄国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3)、它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
6、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巴以双方的极端势力都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立场,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极端方法来制服对方,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的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什么?
答:从战争中东事态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同双方的极端做法有一定联系。每当一方或双方提出极端的口号,采取极端的行动,想压服对方时,双方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导致战争爆发,而当一方采取理智的态度,作出和平尝试时,双方的矛盾就会缓和,冲突渐趋平息。巴以双方极端势力的做法,只会加剧矛盾,使冲突一轮一轮地升级,永无休止。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认识到,双方都不可能用武力达到目的,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怀着和平的愿望处理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为自己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产生双赢的结局。
7、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加入世贸给我国社会与个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1)、中国需要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加入WTO,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并且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战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次重大政治经济行动。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多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值均居世界前列。
(2)、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社会来看,入世既推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对中国构成挑战,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失业。从个人来看,入世后人们享受到部分物美价廉的外国产品,包括各种水果、农产品、汽车等。同时,在部分行业中工作的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8、关于人口、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世界上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可预测的未来,人口增长会超出地球供应能力,人类将面临饥饿和能源枯竭,并窒息于自身排出的烟雾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其潜在的资源非常多,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找到新的资源,因此,为地球确定一个人口的极限,是毫无意义的。你的看法如何?
答: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人类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也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包括控制自身数量的增长,一般不会达到自身毁灭的程度。同时,由于地球空间的有限性,水源、空气等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类数量过快增长,也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9、二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目的有:振兴经济;抗衡苏联东欧;摆脱美国控制。
10、“二战”影响:(1)、前所未有的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运动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5)、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