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8 20: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切菜刀磨得很锋利,目的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受力面积。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2.如图所示,撑着雨伞在风中行走时,关于伞面上、下方的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伞面下空气流速大,使伞面下的压强较大
B.伞面下空气流速大,使伞面下的压强较小
C.伞面上空气流速大,使伞面上的压强较大
D.伞面上空气流速大,使伞面上的压强较小
3.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 B.座垫呈马鞍型,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自行车的刹车是费力杠杆
4.在下列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连通器无关的是(?)

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压路机上碾子质量很大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瓶500 mL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N??? B.人双脚站立对地压强约为105Pa
C.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1N????? D.大气压强约为760cm水银柱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1 :4 B.4:3 C.4:1 D.1:2
8.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身体积大小,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在上浮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
B.鱼在下潜过程中,体积减小浮力不变
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不相等
D.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时,它受到的浮力也会变大
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0.如图所示,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两种液体内部的两个点,且hA=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相等
B.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
C.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D.若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12.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同样深度的水,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球所在的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甲<F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1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14.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甲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小于乙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


三、实验题
16.如图,在小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1)小江认为,根据液体具有________ 的性质,这个小瓶可以当成一个简易温度计,把它放到热水中液柱就会升高.若想要液柱在同等温度情况下上升得更高,可以将玻璃管换成更________ 的;
(2)小晶戴着隔热手套用力挤压小瓶,发现液柱也有所升高,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________
(3)如果戴着隔热手套拿着这个小瓶上楼,随着海拔的升高,管内液柱的高度________ (“会”或“不会”)变化.
17.洪亮同学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和深度关系”的实验数据纪录如下表所示:

(1) 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ρ表示液体密度,用h表示深度,用P表示压强,请你用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1)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试卷第2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生活中的菜刀的刀刃要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试题分析:伞的形状是上方凸起的,当气流经过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伞容易被风吸起来.
故选D.
3.B
【解析】
试题分析:自行车的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不是减小摩擦,选项A不正确;座垫呈马鞍型,可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选项B正确;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利用惯性,但没有增大惯性,惯性只于质量有关,选项C不正确;自行车的刹车是省力杠杆,在手上用一个较小的力就能在轮胎上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使自行车很快停下来,选项C不正确。故本题选B。
【考点定位】摩擦力、压强、惯性、杠杆
4.D
【解析】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
B、三条半规管内部是连通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器原理;
C、船闸的上游与闸室下面通过阀门相通,当下游阀门关闭,上游阀门打开,上游与闸室内的水位逐渐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以进入闸室;同理,船再进入下游,就通过了船闸。所以船通过船闸使用了两次连通器;
D、喷水枪是利用水的压强的原理制成的,无论结构还是原理都不符合连通器。
故选:D。
【点睛】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管、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5.A
【解析】试题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A符合题意;书包背带较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B不符合题意;
铁轨下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C不符合题意;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D不符合。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6.A
【解析】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 一瓶500 mL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500g=0.5kg,重力约为G=mg=0.5kg×10N/kg=5N,故A正确;
B. 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1.0×104Pa,故B错误;
C.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C错误;
D. 一标准大气压强约为760mm高的水银柱,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1)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所以;由ρ=可得V=,,则,由V=L3可得,A、B两正方体边长(高)之比:;
(2)因为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ρLg,所以,两正方体A. 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故选A
8.D
【解析】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鱼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当鱼的体积减小时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鱼在水中静止,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在水中当鱼的体积变大时,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详解】
A、鱼在上浮过程中深度h变小,根据p=ρgh得到水对鱼的压强变小,故A错误;
B、鱼下潜过程中,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得到鱼受水的浮力变小,故B错误;
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为一对平衡力,鱼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水V排g得到鱼受水的浮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中物体漂浮,乙中物体悬浮,且V排甲<V排乙,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BD错误;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式ρ液=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故A错误、C正确,故选C。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0.D
【解析】
试题分析:A.碗沉入水底时与漂浮在水面上时,质量相同,所以重力相同,故A错误;
B.据浮沉条件可知,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故B错误;
C.碗沉入水底时,浮力小于重力;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相同,所以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故C错误;
D.据C可知,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即据可知,小瓷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则下降,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液体的压强
11.BD
【解析】
【分析】
①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重力,对容器底的压强用公式p=比较;②固体能够传递压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重力之和;③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已知密度相同,压强大小用公式p=ρgh分析;④由公式p=ρgh知,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成正比,压强是否相等决定于密度和深度的对应关系.
【详解】
A. 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G=mg知,液体重力相等,由图知:容器粗细均匀,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所以也相等;而底面积不同,由公式p=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同。此选项错误;
B. 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G=mg知,液体重力相等,又已知容器质量相同,即重力也相同,所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也就是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此选项正确;
C. 由图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如果液体密度相同,由公式p=ρgh知:A点液体的压强小于B点。此选项错误;
D. 由图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如果液体密度不相同,且左面液体密度较大时,由公式p=ρgh知:A.B两点产生的压强可能相同。此选项正确。
故选B. D.
12.A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中告诉的信息:两球的体积相等,根据图示两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可以确定两者V排大小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确定两者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利用V排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水的深度,进而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确定两者压强的大小。
【详解】
两球体积相等设为V,都浸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则V排甲<V,V排乙=V,所以V排甲<V排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即F甲<F乙,故A正确,B错误。
由于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原来水的深度相同,由于V排甲小于V排乙。
所以水面升高的高度△h甲<△h乙;
则最后的深度:h甲<h乙;
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BCD
【解析】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了解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实例。
(3)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但是不能减小压力,不符合题意;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外界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天花板上,从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深海里的鱼,捕上岸时会死掉,符合题意;
故选:BCD。
14.AC
【解析】
试题分析:A、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
C、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D、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A、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故A正确;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嘴里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到嘴里,故C正确;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不是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AC.
15.AC
【解析】(1)读图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则浮沉条件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A正确,B错误;(2)小球在甲杯中漂浮,甲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在乙杯中悬浮,乙的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故C正确;(3)两杯中液面相平,h相等,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公式p=ρgh可知,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1)根据漂浮与悬浮的条件可判断小球在不同杯子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根据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杯中盐水密度的大小关系;(3)再利用压强公式p=ρgh判断压强的大小。
16.热胀冷缩细形变会
【解析】
【详解】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玻璃管越细、热胀冷缩越明显,若想要液柱在同等温度情况下上升得更高,可以将玻璃管换成更细的;(2)用力挤压小瓶,发现液柱也有所升高,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形变;(3)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拿着这个小瓶上楼,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减小,引起玻璃管内液柱升高。
【点睛】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玻璃管越细、热胀冷缩越明显、越容易读数.(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17. 据表中1、3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略; 略 略
【解析】(1). 据表中1、3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设某一平面在静止液面下的深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①这个液柱的体积:V=Sh;
②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③这个液柱的重力也就是对水平面的压力:F=G=mg=ρgSh;
④该平面受到的压强。
18.7×107N 8.24×104Pa 3×104m
【解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