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函数
专 项 练 习
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1.(2018·河南)如图,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过格点(网格线的交点)P。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图中用直尺和2B铅笔画出两个矩形(不写画法),要求每个矩形均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四个顶点均在格点上,且其中两个顶点分别是点O,点P;②矩形的面积等于k的值。
2.(2018·江西)如图,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A(1,a),B两点,点C在第四象限,CA∥y轴,∠ABC=90°
(1)求k的值及点B的坐标;
(2)求tanC的值。
3.(2018·酒泉)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P在x轴上,且S△ACP=S△BOC求点P的坐标。
4.(2018·枣庄)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
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n为常数,且n≠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CD⊥x轴,垂足为D,若OB=2OA=3OD=12。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记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E,求△CDE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
5.(2018·聊城)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A(1,4),B(4,m)是函数(x>0)图象上的两点,连接AB,点C(-2,n)是函数y=(x<0)图象上的一点,连接AC,BC。
(1)求m,n的值;
(2)求AB所在直线的表达式;
(3)求△ABC的面积。
6.(2018·攀枝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a,6),AB⊥x轴于点B,cos∠OAB=,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支分别交AO,AB于点C,D。延长AO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另一支于点E。已知点D的纵坐标为。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EB的解析式;
(3)求S△OEB。
类型二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7.(2018·岳阳)如图,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经过点A(2,3)和点B(点B在点A的右侧),作BC⊥y轴,垂足为点C,连接AB, AC。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ABC的面积为6,求直线AB的表达式。
8.(2018·常州)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过点A作AC⊥x轴,垂足是点C,AC=OC,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1)求点A的坐标;
(2)若四边形ABOC的面积是3,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
9.(2017·衡阳)如图,△AOB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BAO=45°,且△AOB的面积为8。
(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过点A,B的抛物线G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C。
①若△ABC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将抛物线G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恰好与直线AB只有一个交点N,求点N的坐标。
10.(2017·广州)已知抛物线y1=-x2+mx+n,直线y2=kx+b,y1的对称轴与y2交于点A(-1,5),点A与y1的顶点B的距离是4。
(1)求y1的解析式;
(2)若y2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且y1与y2都经过x轴上的同一点,求y2的解析式。
类型三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
11.(2016·衢州)已知二次函数y=x2+x的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将方程x2+x=1的根在图象上近似地表示出来(描点),并根据图象,写出方程x2+x=1的根(精确到0.1);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自变量x取值在什么范围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二次函数的值;
(3)如图,点P是坐标平面上的点,并在网格的格点上,请选择一种适当的平移方法,使平移后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P点上,写出平移后二次函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并判断点P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请说明理由。
12.(2017·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2),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为B。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点M在对称轴上,且位于顶点上方,设它的纵坐标为m,连结A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AMB的余切值;
(3)将该抛物线向上或向下平移,使得新抛物线的顶点C在x轴上。原抛物线上一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Q,如果OP=OQ,求点Q的坐标。
13.(2018·泰州)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2mx+m2+2m+2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1)当m=-2时,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2)过点P(0,m-1)作直线l⊥y轴,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A在直线l与x轴之间(不包含点A在直线l上),求m的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设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直线l相交于点B,求△ABO的面积最大时m的值。
参考答案及解析
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1.解:(1)∵点P(2,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即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如图(答案不唯一,正确画出两个矩形即可)。
2.解:(1)把A(1,a)代入y=2x,得a=2,所以A(1,2),所以k=2.
由对称性可知,B(-1,-2)
(2)如图.方法1:设AC交x轴于点D.tan∠ACB=tan∠AOD===2。
方法2:过点B作BF∥AC,过点A作AE⊥FB,垂足为E,则∠ACB=∠BAE,
所以tan∠ACB=tan∠BAE===2。
3.解:(1)把点A(-1,a)代入y=x+4,得a=3,∴A(-1,3).
把A(-1,3)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k=-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联立两个函数表达式得,解得,。∴点B的坐标为B(-3,1).
当y=x+4=0时,得x= - 4。∴点C(-4,0).
设点P的坐标为(x,0)∵S△ACP=S△BOC,∴×3×|x-(-4)|=××4×1.
即|x+4|=2,解得x1=-6,x2=-2.∴点P(-6,0)或(-2,0).
4.解:(1)∵OB=2OA=3OD=12,∴OB=12,OA=6,OD=4,∵CD⊥OA,∴DC∥OB,
∴,CD=20,∴点C(-4,20),B(0,12),A(6,0),∴,
解得,∴一次函数为y=-2x+1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C(-4,20),∴n=-80,∴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
由 得 或 ,故另一个交点坐标为E(10,-8),过点E作EF⊥CD,垂足为F,则EF =XE - XC=10-(-4),∴S△DCE=CD×EF=×20×14=140;
(3)由图象可知kx+b≤的解集为-4≤x<0或x≥10。
5.解:(1)由A(1,4),B(4,m)是函数y=(x>0)图象上的两点∴4=,k1=4.
∴y=(x>0),∴m==1。∵y=(x>0)的图象与函数y=(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点A(1,4)关于y轴的对称点A1(-1,4)在函数y=(x<0)的图象上,∴4=,k2=-4,y= -(x<0)。由点C(-2,n)是函数y= -(x<0)图象上的一点,∴。
(2)设AB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kx+b,将A(1,4),B(4,1)分别代入y=kx+b,
得,解方程组,得,∴AB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x+5.
(3)自A、B、C三点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A′,B′,C′,则CC′=2,AA′=4,BB′=1,C′A′=3,A′B′=3,C′B′=6,
∴S△ABC=S梯形CC′A′A+S梯形AA′B′B - S梯形CC′B'B
=×(2+4)×3+×(4+1)×3-×(1+2)×6=9+-9=。
6.解:(1):cos∠OAB=,∴。∵AB=6,∴OA=10.∴a=OB==8.
∴D(8,)∴k=8×=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由点A(8,6)可知直线AE的解析式为y=。
解方程组,得 或。∴点E的坐标为(-4,-3).
设直线EB的解析式为y=kx+b,则由点B,E的坐标得解得。
∴直线EB的解析式为y=。
(3)S△OEB=·OB·|yE|=×8×|-3|=12.
类型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7.解:(1)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A(2,3)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3=,∴k=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作AD⊥BC于点D。点B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设B点的坐标为。
又∵BC⊥y轴,BC=a.∴AD⊥BC,∴AD=、∵S△ABC=·BC?AD=6,
即:?a?(3 - a)=6。∴a=6,∴B点的坐标为(6,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
8.解:(1)设点A(x,y)由AC=OC,可知x=y又在反比例函数y=(a>0)图象上,可得x=,又x>0,解得x=2,∴A(2,2).
(2)A(2,2)又在一次函数y=x+b图象上,得2k+b=2,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B,则B(0,b),因而OB=b,AC=OC=2.易知四边形ABOC为形,其面积为S=(OB+AC)·OC=3.
即(b+2)·2=3,解得b=1,又2k+b=2,解得k=。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9.解:(1)A(4,0),B(0,4)
(2)①当点C在点A的左侧时,易知C(-4,0),B(0,4),A(4,0),顶点为B(0,4)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4,将(4,0)代入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当点C在点A的右侧时,△ABC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这个显然可能,此种情形不存在,
综上所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
②设过点A(4,0),B(0,4)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4.把点A的坐标代人得
16a+4b+4=0,所以b=-4a-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4a+1)x+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m,所以有,解得k=-1,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
为:y=-x+4.因为抛物线与直线AB只有一个交点,所以方程组只有一组实数解,所以△=0,所以a1=0(不合题意,含去);a2=-1.
把a代人原方程组解得x=2,y=2,所以点N的坐标为N(2,2)。
10.解:(1)y1的解析式为或。
(2)y2的解析式为或。
类型三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
11.解:(1)如图,作出y=1的图象,得到作图精点。∴x1≈-1.6,x2≈0.6
(2)如图,画直线y=x+。观察图象可知x<-1.5或x>1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二次函数的值。
(3)向上平移个单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平移后的顶点坐标为点P(-1,1)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1)2+1或y=x2+2x+2
把点P(-1,1)代人y=x+,得左边=右边,∴点P在函数y=x+的图象上。
12.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x==1,即,解得b=2。
∴y=-x2+2x+c,将A(2,2)代入得:-4+4+c=2,解得c=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2。配方得:y=-x2+2x+2=-(x-1)2+3,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3)
(2)如图所示,过点A作AC⊥BM,垂足为C,则AC=1,C(1,2)。
∵M(1,m),C(1,2),∴MC=m-2。
∴cos∠AMB==m-2.
(3)∵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3),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在x轴上,
∴抛物线向下平移了3个∴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PQ=3.∵OP=OQ,
∴点O在PQ的垂直平分线上,又∵QP∥y轴,∴点Q与点P关于x轴对称.
∴点Q的纵坐标为。将y=代人y=-x2+2x-1,得-x2+2x-1=
解得:x=或x=。∴点Q的坐标为(,)或(,)。
13.解:(1)当m=-2时,函数为y=x2+4x+2,令y=0,则x2+4x+2=0,
解得x1=-2+,x2=-2-,∴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2+,0),(-2-,0)
(2)∵y=x2-2mx+m2+2m+2=(x-m)2+2m+2,
∴A(m,2m+2),∵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开口向上,
∴点A在x轴下方,由题意得,解得m的取值范围是-3<m<-1.
(3)由(2)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m,顶点为A(m,2m+2),∵-3<m<-1,
∴A在第三象限.∵B为抛物线对称轴与l的交点,∴B(m,m-1)且点B在点A下方,
∴AB=2m+2-(m-1)=m+3,∴S△ABO=(-m)(m+3)=,
∴当m=时,S△ABO最大。
综上,△ABO的面积最大时m的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