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年动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1-07 08:01: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光临!第四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教学目标:记住“文化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知道两个反革命集团。
了解“四五运动”的原因、目的、经过、意义。教学重点:
文革的危害、四五运动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文革短片(视频):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文化大革命:时间:1966年5月爆发-1976年6月结束。
发动原因: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式,作了错误的判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过程:A、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
大革命”的通知--标志文革开始B、1966年8月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C、1968年10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1969年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4、结束:A、“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B、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标志文革的结束。5、实质: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内乱。6、危害:A、政治上: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
制的建设。C、文化上:毁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国民素质
下降。B、经济上:十年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拉大了同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四五运动:发生的原因:“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四人帮”对周恩来、邓小平的诬陷伤害了人民群众。
时间:1976年4月5日
目的: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
意义: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有一定发展的原因:全国人民和各级干部坚决抵制“左”的错误。
发展的表现:红旗渠的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立。讨论:怎样看待毛泽东一生的功劳和过失?
文革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必须正确处理领袖和党、领袖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既要维护领袖的威信,又不能搞个人崇拜。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
必须正确进行党内斗争,尽力维护党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练一练:1、下列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是:( )
A、三反五反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四五运动
2、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3、为粉碎“文化大革命”奠定的群众基础是:( )
A、谭震林等老同志严词批评“文化大革命”
B、周恩来主持工作时提出批“左思潮”
C、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
D、四五运动DDD4、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该物的生产年代是:( )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5、下列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③、四五运动 ④、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
A、① ② ③ ④ B、 ④ ③ ② ① C、 ② ④ ③ ① D 、④ ② ③ ①
6、“四五”运动的主要意义是:( )
A、使全国局势趋于稳定B、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CDB小结:十年文化大革命A、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标志文革开始B、1966年8月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C、1968年10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1969年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1966年5月-1976年6月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内乱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时间、目的、意义)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