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学期初三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年春学期初三历史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1-11 0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年春学期初三历史试卷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3、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4、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这里“他“是指: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5、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孝文帝改革内容中的哪一条找到:
A、迁都洛阳 B、学说汉话
C、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6、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时的盛世景象: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肃宗
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是指: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成吉思汗 D、皇太极
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林则徐
10、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是用来庆贺什么事件胜利的: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一二·九运动
12、“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3、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2005年5月,《海南日报》设计了一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问卷,在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③董存瑞 ④江姐 ⑤刘胡兰中,哪几位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正确答案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15、“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6、建国以来,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指:
A、中共八大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十二大召开 D、十四大召开
1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报告中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
A、1553年、1842年 B、1884年、1987年
C、1997年、1999年 D、1999年、2000年
18、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求同存异”这一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则。这次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20、“圣诞节”“十字架”与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1、《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B、限制君主的权利
C、强调人人自由、平等 D、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2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国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
23、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到:“(苏联人民取得之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攻克柏林战役
24、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6万多家,它们创造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
A、单极化 B、区域化 C、全球化 D、多极化
25、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9分,27题、28题各8分,共25分)
2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公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村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是怎样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
(3)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是实施有何意义?
(4)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有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
28、美国诞生至今仅230年历史,但是,它却发展成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2)请说出18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六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三件大事。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逐步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其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你认为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分,共25分)
1— 5 ABCAD 6—10 DBCAD 11—15 BCDAD 16—20 BCBCD 21—25 BCACD
二、非选择题部分(第26题9分,27、28题各8分,共25分)
26、(1)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1分);②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分)。(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3)①民主、科学(2分)。②新文化运动(1分)。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1分)。(4)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分)
27、(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分) (2)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1分)
(3)土地改革。(1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分)
(4)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停滞不前。(2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2分)
28、(1)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2分)
(2)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3分)
(3)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