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一天,迪亚戈首先出场)
A.我叫迪亚戈,住在山区,妻子早逝,家中有一位生病的老母和三个儿女,大女儿9岁,小女8岁,最小的儿子6岁,家中一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我不得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但是到丰收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所以我还有一名字叫“六一汉”,叫我什么都无所谓啦,只要全家能吃饱穿暖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了,但是……这六分之一怎么能让我全家一年吃饱呢?唉!租种这些地可是以我的人身作抵押,今年收成不好,缴租都不够,家里开销就甭提了,如果再一个礼拜到期限还还不上的话,我甚至我的儿女就都要成为债务奴隶。那可怎么办呢?(蹲下,双手捂面,非常沮丧,后又环视了一下四周,站起来接着讲)
(不远处走来一个人,图修斯慢慢向迪亚戈那边走去)
那边趾高气扬走过来就是我的债主,可恶的吸血鬼图修斯,我这样在心里骂他已经不止千遍,其实早就想这样当面骂他了,可是谁让他是贵族呢!(无奈的表情,接着又有点得意)
其实贵族又有什么,上次雅典就发生了武装暴动,卫城一度还被我们占领了呢!
(偷偷的)说实话,其实我走到半路就回去了,你们不要笑我胆小鬼,毕竟家中我是顶梁柱啊,如果牺牲了,他们该怎么办呢!也幸好后来撤回去了,因为后来这次暴动被镇压了,死了好多人。首席执政官德拉古为此重新编定了法典,稍微限制了一些贵族们的权力,但是法律对于我们平民来说还是很苛刻,比如说……(停顿一会儿,不愿提起的样子)想到这件事我就难过,上次和我住同一村子的格拉姆就因为实在饿得不行了,偷吃了那吸血鬼家的一点蔬菜和水果,最后被拉到广场处死。
(抬头看着天空,说了一句)愿可怜的格拉姆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幸福!
(又很愤怒的样子)这些贵族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不顾我们平民百姓的死活,千方百计地压榨我们,太可恶了!政治上我们成年男子尽管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但它却是形同虚设,贵族占据了重要的职位。这次我有幸被他们推选为“山地派”的代表之一来参加辩论,表达我们的希望民主政治的主张,我很高兴。权力应该为我们平民所有,我们要当家作主,必须要彻底改革。
B.(图修斯趾高气扬的上场,自我介绍)
我就是比较富有同情心,天下最仁慈的大善人图修斯,我拥有许多土地,那个迪亚戈正是因为我才有了地可以种,好养活他那一家子人,还有好多人都受到了我的恩惠呢!我不得不再夸自己一下。(自我陶醉,得意洋洋的样子)
说到经济来源嘛除了收地租,还放高利贷,家里也有一些债务奴隶可以使唤,可这些钱够还不够我消费,最近的不论家里还是外面的开销都大啊!我可不想与隔壁的那个亚利纳矮一截!何况谁不想过得更好呢!咦?!那边好像是迪亚戈嘛,他怎么会到这来?(表示疑虑)
(走到迪亚戈的旁边,与他对话)
迪亚戈,没想到除了在农田里能看到你,在这里我们也会碰面啊!(对迪亚戈鄙视的挖苦的表情)
C.(迪亚戈理直气壮的说)我今天是作为“山地派”代表之一过来的。
D.(图修斯鄙视且不屑的说)
你吗?! 真是没想到啊!就凭你这种出身和经济实力?!我们的迪亚戈本事还真大!我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迪亚戈呀!
(威胁的语气)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期限了,别忘了!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那条路啦!还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吧!
E.(迪亚戈无奈回答)我知道,我会尽快还上的。(说完离开)
F.(图修斯很有信心的说)今天我是作为“平原派”的代表来到这里的。我要维护我们贵族的利益,任何人休想试图改变现在权力分配!
G.(海提亚出场)我叫海提亚,住在沿海地区,主要从事橄榄油出口贸易,经常出入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这些年靠一些从外邦掠夺来的奴隶为我工作,应该说是一个较成功的商人,所以还是MONEY还是有一些的,吃穿是不愁的啦!(稍有点得意的样子)
(接着又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很不甘心的样子,继续说)
可我还是比不了那些贵族,他们再经济、政治上都算是富有阶层,而我们这些工商业奴隶主呢,虽然腰包是越来越鼓,但政治上却不能和那些人分享权利,那公民大会表面上说是最高权力机关,但实际权力全掌握在贵族手中,这太不公平了! 这次我作为“海岸派”的代表之一,一定要为我们阶层争取至少与我们实力相匹配的政治权利。
课件14张PPT。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背景)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内容)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影响)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的背景)
课标: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本课线索:从政治、经济、个人三个角度揭示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古希腊文明史:
爱琴文明时代(前20-前12世纪)
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9世纪)
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
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
1、爱琴文明包括哪两部分?2、什么是荷马时代?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两部分 《荷马史诗》是人们了解爱琴文明后三个世纪(公元前11-前9世纪)的历史的主要资料,这一段历史也被命名为”荷马时代”。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阅读[历史纵横],思考: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回顾必修一内容: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一.雅典的地理位置1.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2.地形:小块的平原
3.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多山 多岛 环海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影响:
A.经济: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主;山地居民游牧业为主;平原居民农业为主。总体上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B.政治: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一)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时间:
标志:
社会成员: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贵族、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 )(二)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B、经济上:贵族压榨平民,实行债务奴隶制。(2)表现:
(3)影响:
632B.C.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者敲响警钟,必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2.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前提:
表现:
影响: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A、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B、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
工商业的发展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三)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思考: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
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
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疯诗人事件;梭伦收复萨拉米斯岛)
5、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何关联? 1、萨拉米斯岛问题
2、当选首席执政官:公元前594年 开始改革政治: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必然性: 总结: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可能性: 个人因素: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承担改革的重任。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不会有梭伦改革”? 一、雅典的地理位置 二、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三、首席执政官梭伦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的背景)课堂小结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尖锐萨拉米斯岛问题公元前594年开始改革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课标要求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大约 三个世纪被称为荷马时代3.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4.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阅读摘要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工商业的发展
1.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
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
首席执政官梭伦
1.萨拉米斯岛问题2.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三、课时:1课时
四:重点: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难点: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改革,梭伦改革就是这些改革中发生得比较早且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梭伦改革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与其他地区的早期国家不同,雅典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既是雅典城邦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回顾探讨梭伦之前雅典城邦曾经充满危机的历史。
[学生打开书到单元导言]1、总说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
2、希腊文明回顾:(结合必修一内容和P4“历史纵横”)
爱琴文明:公元前20-12世纪,先是克里特文明,后是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
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
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
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
3、探索新课:
一.雅典的地理位置
看P4地图,提醒同学注意:
1.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2.地形:小块的平原
3.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这种地理位置环境便于发展什么经济?(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工商业)
看【学思之窗】与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政治、经济有怎样的影响?(造成的后果)
地理环境的不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着小块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
造成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重点分析,归纳出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一)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
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
[三位小学生表演简短历史剧,其他学生在听得同时思考: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矛盾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继续讲授新课内容。]
(二)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问题: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1)原因:
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名年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长老会议(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
B.经济上: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对平民实行经济压榨。
[贵族握有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耕种债主土地的平民被称为“六一汉”(他们需将大部分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平民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2)表现: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武装暴动。
(3)影响:给贵族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2.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问题:工商业的发展的前提什么?表现在那些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表现: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
[阅读教材P5第三段,了解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
各自的主张如何?产生不同主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分政治权力成为“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
(三)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师指出,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的历史宏观背景。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改革,尽快平息雅典的动荡,加快经济发展,成为有识之士特别是工商业奴隶主的强烈要求。
三、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一)萨拉米斯岛问题
(二)当选首席执政官开始改革(公元前594年)
阅读P6思考以下问题: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
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
[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激起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慨]
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疯诗人事件;梭伦收复萨拉米斯岛]
6、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何关联?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不会有梭伦改革”?
(1)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萨拉米斯岛问题。
总结: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
(2)梭伦改革的A、必然性:①政治: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平民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②经济: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革,反对旧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海外贸易。]
B、可能性:个人因素
[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
课堂小结: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梭伦改革的背景)
一、雅典的地理位置 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
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尖锐
二、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萨拉米斯岛问题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当选首席执政官开始改革(公元前594年)
作业布置:本课测评及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