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营市胜利二中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月考试题 2007-12-3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回答1——4题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指
A .魏源 B .林则徐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
A .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 B .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
C .要不要师夷之长技 D .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 .符合西方基督教教义 D .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4.下列属于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思想论战的内容的是
① 要不要实行共和政体 ② 要不要兴民权
③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 要不要废“八股”,学习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回答 5 一 10 题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 《新青年》在上海的创刊 B ,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C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D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6.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 .民主与科学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7.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 B .当时袁世凯推祟儒家思想
C .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 .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 .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 .缓和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B .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 .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 .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
9.下列人物中对封建礼教抨击最激烈的是
A .李大钊 B .胡适 C .吴虞 D .鲁迅
10.民国初年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北洋政府的改革 D. 儒家思想被打倒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回答 11一 13 题
1 1.下列哪项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内容
①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②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③ 建立中华民国 ④ 实行平均地权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2.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进步,主要体现在
A .反对民族压迫 B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 .国家的阶级性质. D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3.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 .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涵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 .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14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A .《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B .《 庶民的胜利)
C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 .《共产党宜言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接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回答 15 ——17题.
15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 .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 .共产国际的支持
16 .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十四大
17 .中共“八大”确定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 B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 .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理论。回答 18 —— 20 题
18 .解决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争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的事件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 .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9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特征是
A .改革开放 B .实事求是 C .开动脑筋 D .团结一致
20 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对人类杜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1.1781 年人们发现了海王星,是根据
A .哥白尼日心说 B .万有引力理论 C .量子理论 D .相对论
2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A .完全继承 B .完全否定 C .既否定又发展 D .没有任何关系
23.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
① 牛顿力学 ② 相对论 ③ 量子论 ④ 分子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高新科技改变了世界。请回答24 一 28 题
24.目前,世界上已经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有
① 美国 ② 俄罗斯 ③ 中国 ④ 英国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正式诞生在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6 .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
① 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② 能够存储信息和进行计算
③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 ④ 体积变小,更轻便实用
A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7 .生物工程形成的基础是
① 遗传学的发展 ②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③ 遗传工程的发展 ④ 克隆技术的进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28.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首先发射成功于
A.美国 B.中国 C.苏联 D.日本
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29——31题
29.“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的现实意义是
A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C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D .迫使美、苏改善了对华关系
30.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
碑成就是
A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B .青藏铁路的开通
C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D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31.下列科学技术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 ② 130 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 ①②③ D .③②①
功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请回答 32 ——36 题
32.“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的教育宗旨被确定下来是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 .1958 年开始实施的“教育大革命”的核心是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改革学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为核心
C .改革教学方法和招生分配制度为核心 D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为核心 34 .1963 年,中国高等教育进人稳定发展的轨道是因为
A .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 B .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
C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 .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35.“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的表现不包括
A .大学停止招生 B .大批专家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
C .大批教授遭到残酷批判 D .片面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36 . 80 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三级学位制度,是指
A .学士一硕士一博士 B .硕士一博士一博士后
C .学士-博士一博士后 D .硕士一学士一博士
“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势荣。请回答 37 —— 40 题
37.文革期间“双百”方针被意识恣意篡改和歪曲。独占戏剧舞台的“样板戏”包括
① 京剧 ② 越剧 ③ 芭蕾舞剧 ④ 交响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38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强调“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 D .党的十二大上
39 .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的含义是
A .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B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 .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 .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40 .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B .“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 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41题23 分,第42题17分共40分)
4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
( l )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 3 分)
( 2 )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 ( 6 分)
( 3 )读图三,联系中共十三大的有关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4 分)
( 4 )读图四回答,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 6 分)
( 5 )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4 分)
4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各小题。(17分)
材料一 :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不能叫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技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4分)
(2)试举三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进步的原因。(7分)
一、选择题:
1——5 BCBCA 6——10 AABDA 11——15 ABCCC 16——20 ABCCB
21——25BCDCB 26——30 DACCC 31——35 DCACD 36——40 ABCAA
二、材料题:
41.
(1) 三民主义
意义: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带动农村革命
据的广泛建立。
方针政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用国家资本主义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3)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科学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意义: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
揭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在党的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纲。
(5)关系: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三者一脉相承。
42.
(1) 原子能、火箭和空间技术领域。
(2) 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州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3) 国家的独立(保障)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