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滨州)人体呼 吸系统的组成是( )
A.气管、肺 B.呼吸道、肺 C.鼻腔、气管、肺 D.鼻腔、喉、气管、肺
2.(聊城)下列关于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呼吸道的纤毛能分泌粘液,能消灭到达肺部气体中的细菌
C.呼吸道腺细胞能分泌粘液,能湿润到达肺部的气体
D.鼻腔粘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到达肺部的气体
3. (龙岩)痰液中往往含有进入人体的灰尘和病菌,它形成于( )
A.鼻腔 B.喉 C.气管 D.肺
4.(德州)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起来会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 )
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
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 D.空气中的水分子被口腔吸收了
5.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B. 气体交换的场所
C. 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D. 气体进出的通道
6. 既是呼吸器官,又是消化器官,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鼻 B.咽 C.喉 D.肺
7.(黑龙江)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①温暖 ②湿润 ③清洁 ④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湖南卫视热播节目“中国最强音”很受青少年喜欢。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
A.肺 B.喉 C.鼻 D.食道
二、提升练习
9.(济宁)中国气象局已将PM2.5引入气象预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入肺颗粒物.5月26日,我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无烟婚礼和普通婚礼两个现场进行检测,PM2.5分别是206ug/m3和5990ug/m3.由此可见,吸烟导致PM2.5大幅增加,而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D.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10.(菏泽)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雾霾现象时有发生.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
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
11.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原因,近些年我国北方经常受雾霾天气的侵扰,引起众多网友们凋侃“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山朦胧,树朦胧,喉咙有点痛“北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有关雾霾中的污染颗粒进入人体的途径正确的是( )
A. 外界→咽喉→食道→肺
B.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外界→鼻腔→气管→肺
D.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12.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______上部黏膜内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______.
(3)痰形成的部位是______.
(4)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______.
13. 材料一:柴静的《穹顶之下》红遍网络之后,雾霾这个词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
材料二: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呼吸器官是___.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来实现的.
(2)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细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去医院就诊,通过血液检查会发现他的___数量高于正常值.
(3)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工作者,为减少雾霾天气,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即可)___、___.
14.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⑥]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场所.(2)呼吸道是由______组成.(填序号)(3)图中为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③]______,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以免食物进入[④]______,引起猛烈咳嗽.
15. 2015年3月1日,柴静推出的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席卷微博和朋友圈,100多分钟的视频,让我们对雾霾心生畏惧,而又无可奈何.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PM2.5被吸入人体不易被阻挡,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进入肺泡的PM2.5可迅速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颗粒上附着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PM2.5随气流依次经过呼吸道的鼻→___→喉→___→支气管,最终进入肺,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填“收缩”或“舒张”)
(2)肺泡壁和毛血管壁都只有___层细胞构成,PM2.5很容易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到全身,影响身体健康.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PM2.5最先到达心脏的___随后通过___循环运到全身各器官.
(3)为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在一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不同“采样时段”的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小)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而其他条件都相同___.
②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习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在温暖湿润空气时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根据以上知识说明鼻腔能够湿润空气,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鼻腔的特点与功能。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功能单位是肺泡。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内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内的鼻毛能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故选B。
6.【答案】B
【解析】A、鼻属于呼吸道.A错误;
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B正确;
C、喉属于呼吸道.C错误;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错误.
7.【答案】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8.【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喉不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发生的器官.食道属于消化系统,与发声没有关系.
9.【答案】D
【解析】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10.【答案】D
【解析】A、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C、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D、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故符合题意.
11.【答案】B
13.【答案】(1)肺、呼吸运动
(2)白细胞
(3)减少汽车尾气、禁止焚烧秸秆(合理即可)
【解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形成主动的吸气和呼气两个运动.
(2)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故人体被细菌感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若数目明显下降时,凝血功能障碍,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因此,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去医院就诊,经过血常规化验发现血液中的 白细胞数量高过正常值.
(3)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能有效减轻雾霾天气;
秸秆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烟尘和一氧化碳等会污染大气,故禁止焚烧秸秆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
14.【答案】(1)肺;气体交换
(2)①②③④⑤
(3)咽;气管
【解析】(1)、(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⑥肺两部分.如图,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和⑤支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②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④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15.【答案】(1)有限的.(2)4层;左心房;(3)氧气;有毒、有害物质;(4)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5)植树造林.
【解析】(1)用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泡和其外面包绕的毛血管的特点都是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M2.5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肺部毛细血管网,至少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即4层细胞膜.再由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再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
(3)入肺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4)“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是PM2.5,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
(5)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章
三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图片和视频播放,掌握呼吸系统组成
2.举例说明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一比和播放视频,学习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呼吸道的作用,体会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结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
1.通过图片和视频播放,掌握呼吸系统组成。
2.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举例说明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尝试憋气,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从此,你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你的健康。
知道呼吸的重要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材P40“想一想,议一议”
长跑时,最好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的道理。
【用鼻子吸气,可以使外界寒冷、干燥、不洁的空气在经过鼻腔的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张大嘴巴吸气,外界气体未经过鼻腔的处理,直接通过咽、喉、气管下行到肺,容易对肺造成伤害。】
这与人的呼吸系统有哪些关系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和各器官的功能
视频:呼吸系统的组成
拓展:
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呼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由软骨做支架,可以使喉腔内气流通畅。
二、呼吸道的作用
1.分析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如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C”形软骨,保证了气流通畅。
(2)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在37.5℃左右,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温度很低,寒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吸入鼻腔内的气体中的灰尘;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干燥空气,也可以黏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使空气变得清洁;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空气对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的刺激。
拓展:鼻腔可以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空气,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另外,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鼻子较大,有利于温暖寒冷干燥的空气。
【①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以及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4)气管的下端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肺、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在肺内形成树状的分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部是痰。
视频:痰的形成
注意:痰液中有黏液、灰尘和细菌,暴露在空气中会随空气流动在空气中传播,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讨论②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人体内的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拦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自助游不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5)呼吸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但是,有时吸入气体中的一些粉尘、病原微生物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讨论③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讨论④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含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部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6)由于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因此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需要戴口罩以及减少灰尘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还要佩戴防毒面具。
【讨论⑤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2.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肺的通道。
(2)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能阻挡灰尘的进入,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灰尘、细菌等有黏附的作用,对进入肺的空气具有清洁作用。呼吸道黏膜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的血液的温度为37.5℃,对吸入的空气具有预热作用。所以,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视频:讲究呼吸卫生
3.呼吸与吞咽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只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喉腔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意外事故。
4.呼吸与发声
喉腔侧壁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裂。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
视频:声带
提示: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声调都会发生变化,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所以单调较高;男孩的喉腔较大,声带较宽、较厚,所以单调较低低沉。变声期时声带会充血、肿胀,所以很容易受伤。为了保护声带,应避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
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视频等得知呼吸系统的组成
了解拓展内容
知道保持气流通畅的原因
知道呼吸道有温暖作用
知道鼻的结构和功能
完成讨论
知道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知道呼吸道的作用
完成讨论
知道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
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了解呼吸与吞咽人关系
了解呼吸与发声的关系
了解青春期用嗓卫生
引导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图文视频等介绍得知呼吸系统的组成
拓展内容
介绍保持气流通畅的原因
介绍呼吸道有温暖作用
介绍鼻的结构和功能
指导完成讨论
介绍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介绍呼吸道的作用
指导完成讨论
介绍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
引导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介绍呼吸与吞咽人关系
介绍呼吸与发声的关系
介绍青春期用嗓卫生
课堂练习
1.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的结构是( B )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 喉结
2.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D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细菌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 D )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4.下例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 )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
5. 咽炎是教师中比较普遍的职业病,一方面与教师用嗓子非常频繁有关,另外还可能是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
A.长期吸入粉笔粉尘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弱
C.教师的抵抗力差
D.长期疲劳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能阻挡灰尘的进入,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灰尘、细菌等有黏附的作用,对进入肺的空气具有清洁作用。呼吸道黏膜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的血液的温度为37.5℃,对吸入的空气具有预热作用。所以,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