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等腰三角形(4)-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等腰三角形(4)-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8 14: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等腰三角形(4)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8分)
1.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
A.有两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 B.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D.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AB=AC,∠C=60°,D,E分别是边AB,BC上两点,且DE∥AC,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60° B.△BDE是等腰三角形
C.BD≠DE D.△BDE是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它们满足(a-b)2+|b-c|=0,则该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在△ABC中,∠C=90°,∠B=30°,AC=3.若点P是BC边上任意一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A.7 B.5.3 C.4.8 D.3.5
5.如图,在△ABC中,∠BAC=90°,∠B=30°,AC=5cm,AD⊥BC于D,则BD=( )
A.10cm B.7.5cm C.8.5cm D.6.5cm
/ / /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5分)
6.在△ABC中,∠A=60°,∠C=60°,则△ABC是________三角形.
7.如图,△ABC中,∠C=90°,∠B=∠BAD=30°,DE⊥AB,若CD=2,则DE= ______ .
/ / /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1=∠2,BD=CE,则△ADE是______三角形.
9.如图,在Rt△ABC中,∠C=90°,点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A=30°,AB=12,则DE的长度是____.
三.解答题(共3小题,第10题10分,第11、12题各15分)
10.如图,在△ABC中,∠C=90°,∠A=15°,∠DBC=60°,BC=5 cm,求△ABD的面积.
/
11.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BC于点F,若AF=BF,求证:△CEF是等边三角形.
/
12.如图,把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BCD拼合在一起,点E在AB边上移动,且满足AE=BF,试说明不论点E怎样移动,△EDF总是等边三角形.
/
试题解析
1.D
【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可知:满足三边相等、有一内角为60°且两边相等或有两个内角为60°中任意一个条件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解:A选项:两个内角为60°,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另一个内角也为60°,故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两个外角相等说明该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相等,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故不能确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3.C
【解析】根据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和偶次方具有非负性可得:a-b=0,b-c=0,再根据三角形的判断方法即可知道该三角形的形状.
解:∵(a-b)2+|b-c|=0, ∴a-b=0,b-c=0, ∴a=b=c, ∴以a,b,c,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C.
4.A
【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的长,再根据AC、AB的值即可得出AP的取值范围,再根据AP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解:∵∠C=90°,∠B=30°,
∴AB=2AC=6,
∴3≤AP≤6,
故选:A.
5.B
【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根据互余关系求出∠CAD=∠B=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解:∵∠BAC=90°,∠B=30°,
∴BC=2AC=10cm,
∵∠BAC=90°,AD⊥BC,
∴∠CAD=∠B=30°,
∴CD=
1
2
AC=2.5cm,
∴BD=BC-CD=7.5cm,
故选B.
6.等边
【解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求得∠B的度数,进一步判断得出答案即可.
解:∵在△ABC中,∠A=60°,∠C=60°,,
∴∠B=180°-∠A-∠C=60°,
∴∠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
7.2
【解析】利用已知条件易求∠CAD=30°,则AD的长可求,又因为∠BAD=30°,进而可求出DE的长.
解:∵∠C=90°,∠B=30°,
∴∠CAB=60°,
∵∠B=∠BAD=30°,
∴∠CAD=30°,
∵CD=2,
∴AD=4,
∵∠BAD=30°,
∴DE=
1
2
AD=2,
故答案为:2.
8.等边
【解析】由条件可证明△ABE≌△ACD,从而AE=AD,∠BAC=∠CAE=60°,所以可知△DA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在△ABD和△ACE中,
????=????
∠1=∠2
????=????

∴△ABD≌△ACE(SAS),
∴AE=AD,∠BAD=∠DAE=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9.3
【解析】根据D为AB的中点可求出AD的长,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DE的长度.
解:∵D为AB的中点,AB=12, ∴AD=6, ∵DE⊥AC于点E,∠A=30°, ∴DE=
1
2
AD=3, 故答案是:3.
10.S△ABD=25cm2.
【解析】先求得AD的长度,再根据S△ABD=
1
2
AD·BC计算可得.
解:∵∠C=90°,∠DBC=60°,
∴∠BDC=30°,
∴BD=2BC=2×5=10(cm),
∵∠BDC=∠A+∠ABD,
∴∠ABD=30°-15°=15°,
∴∠A=∠ABD,
∴AD=BD=10,
∴S△ABD=
1
2
AD·BC=
1
2
×10×5=25(cm2).
11.证明见解析.
【解析】在△ABC中,AF平分∠CAB、AF=BF求得∠B=∠2=∠1=30°,根据外角性质可得∠4=60°,在Rt△ADE中可得∠3=∠5=60°,进而可知∠4=∠5=60°,得证.
证明:如图, / ∵AF是∠BAC的平分线, ∴∠CAB=2∠1=2∠2, ∵AF=BF, ∴∠2=∠B, ∵∠ACB=90°, ∴∠B+∠CAB=90°,即∠B+2∠1=∠B+2∠2=90°, ∴∠B=∠1=∠2=30°, ∵∠4是△ABF的外角, ∴∠4=∠2+∠B=60°, ∵CD是AB边上的高, ∴∠2+∠3=90°, ∴∠3=60°, ∵∠5=∠3, ∴∠4=∠5=60°, ∴△CEF是等边三角形.
12.证明见解析.
【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BD=AD,∠CBD=∠A=60°,∠ADB=60°,根据SAS推出△EAD≌△FBD,推出DE=DF,∠ADE=∠BDF,求出∠EDF=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证明:∵△ABD和△BCD是等边三角形,
∴BD=AD,∠CBD=∠A=∠ADB=60°,
在△EAD和△FBD中,
????=????
∠??=∠??????
????=????

∴△EAD≌△FBD,
∴DE=DF,∠ADE=∠BDF,
∴∠EDF=∠BDF+∠BDE=∠ADE+∠BDE=∠ADB=60°,
又∵DE=DF,
∴△EDF是等边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