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诗经》式微、子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诗经》式微、子衿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8 17: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经》式微、子衿
新知导入
导入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我们学过《关雎》和《蒹葭》读起来都是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好诗。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新知讲解
知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 赋、比、兴。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


新知讲解
知六义
2、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
3、三大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新知讲解
读诗句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新知讲解
读诗句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挑兮
tāo
gōng
嗣音

中露
nìnɡ

子衿
jīn
达兮

城阙
què

式微
诗题意思: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现征夫的痛苦和反对徭役的决心。



解诗题


式微:意思是天黑了。
式:作语助词。
微:昏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 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今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你,何以还在露水中?
何,为什么。
露中,露水中。
(如果)不是。
回家
指贵族统治者。
简析:日落天黑,劳动者还在露水中
劳作,用反问语气透出心中的无奈。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今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
天黑了
身体。
于,在。
简析:结尾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
气,直抒胸臆。
课堂练习
译词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你,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



新知讲解
赏析诗句
古诗赏析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 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 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新知讲解
赏析诗句
古诗赏析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
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新知讲解
赏析诗句
古诗赏析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各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经典之作。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现征夫的痛苦和反对徭役的决心。

总结主题思想
课堂练习
析诗句

1、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采用了反问、隐喻、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婉转而有情致。
课堂作业
1.《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先说说“式微,式微,胡不归?”的意思,然后再说说“胡不归”的原因。
①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②这些征夫在为君主贵族们服役,不得而归。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

悟诗情
回答问题
新知导入
导入语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子衿
诗题意思:写一个女子在城楼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谊深切的真挚感情。



解诗题



子衿:你的衣领。
子:男子的美称。
衿jīn:衣领。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今译:青青的是你的衣襟,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绿色
深思的样子。
岂,难道。
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简析:写女子思念心中的恋人,强烈
的反问写出女子对恋人的责怪之意。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今译:青青的是你的衣佩,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指佩玉的带子。
纵然。
你。
简析:写女子期盼与恋人相见,体现
了女子的爱之深,责之切。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今译:我来回踱着步子呵,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如同,好像。
城门两边的高台。
简析:写女子焦急等待恋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情意绵绵,婉转动人。
课堂练习
译词句
青青的是你的衣襟,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衣佩,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拓展提高
析诗句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拓展提高
析诗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拓展提高
析诗句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对恋人的思念之切;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拓展提高
析诗句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总结主题思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谊深切的真挚感情。

课堂练习
析诗句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
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②从结
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
沓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
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
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怅惘与
幽怨。

课堂作业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全诗三章,采用倒序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谊深切的真挚感情。最后一句的含义: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的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三个月那么漫长。


悟诗情
回答问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