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8 16: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拉丁神灯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炎热干旱、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阿拉伯半岛
材料一: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
材料二:正因半岛的多神信仰,这片土地成为自由人的乐土。这里有拜火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阿拉伯半岛及穆罕默德》

阅读材料,观察地图,说一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部落混战,渴望统一
多神信仰
一神信仰
安拉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
570
582
596
610
622
630
632
出生
经商
结婚
创立伊斯兰教
占领麦加
出走麦地那
逝世
穆斯林公社
性质: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
公社成员都一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物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伊斯兰教
时间:

经典:

创始人:

信徒:

教义:

七世纪初
《古兰经》
穆罕默德
穆斯林(服从者)
倡导人民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
伊斯兰教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世界影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圣地麦加
麦加 大清真寺
克尔白古庙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中国穆斯林称“天房”。清刘智《天方典礼》云:“天阙即朝堂,又曰天房,盖造物设之以作万方朝向者也。”
阿拉伯帝国
叙利亚
波斯
阿富汗,印度西北部
唐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天宝十年(751)……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
埃及
西班牙
北非


阿拉伯帝国
时间:

版图:


8世纪中期
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为什么阿拉伯的战士能如潮水般涌出阿拉伯半岛进行征战?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伊斯兰教向外传播
伊斯兰教的传播
世界穆斯林人口达到了15.7亿,这意味着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世界穆斯林人口全球前五的国家是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埃及。
这项研究还显示,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要超过利比亚和约旦之和。德国的穆斯林人口超过黎巴嫩,中国则超过了叙利亚。
世界宗教
阿拉伯帝国
材料一:哈里发,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国家政权机构在哈里发以下设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地方行政方面,全国分为 9 省(后来改为 55省),行省总督称艾米尔,由哈里发任命,掌全 省军政大权,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另有税务官掌全省税收,直接对哈里发负责。
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建立了怎样的统治制度?其实质是怎样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存在的隐患。
哈里发中央集权
政教合一
帝国内讧分裂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阿拉伯文化
材料一:
材料二: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招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统编版九年级教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地理优势
哈里发的重视
大量希腊、波斯、印度典籍被翻译成了阿拉伯文
阿拉伯翻译运动
阿 拉 伯 数 字
数学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医学家:拉齐斯-------巴格达医院院长、《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医中之王”
医学
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天 方 夜 谭》
文学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文化
材料一: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如果没有他们,欧洲就不会扮演那么一种超越所有先前进步阶段的角色,如果不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在十五世纪,真正的文艺复兴就不可能发生。”

材料二: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根据材料,评价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用。
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课堂小结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促进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促进
阿拉伯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天方夜谭》
评价:沟通东西方;卓越贡献


世界影响
推动传播
课堂训练
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A
A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
B
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