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建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建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19 22: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化学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能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设疑、引思、辅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
钠燃烧、集气瓶内大量白色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 2NaCl
在食盐晶体中Na+与CI-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成键条件:
①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②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③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的碱
④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铵盐。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原子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Na+ Mg2+
电子式的写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 ]”和“电荷数”
[练习]: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S 、S2- 、Br、 Br-
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MgO、K2S、MgCl2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C)
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3.xy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    ;Y所在的族为   ;xy2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    ;Y所在的族为   xy3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    ;Y所在的族为    
答案:ⅠA或ⅡA、ⅦA或ⅥA、ⅡA、ⅦA、ⅢA、ⅦA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I2 NaF MgS K2O
5.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