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18 22: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发生了一起车祸1、某地发生车祸,导致乘客受伤并大量出血,你如果作为急救医生,你将怎么办?答:进行止血、包扎伤口、输血等等 2、那输血需要考虑什么因素?答:血型
最早的输血试验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失血的狗逐渐从濒死状态恢复过来。
1667年,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首先进行了动物血液输人人体的试验。他将400毫升羊血注入一个失血多病的青年人的静脉,这个青年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此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输血试验,也安然无恙。但他在1668年的一次试验中,却以失败而告终。他给一名患者输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大汗、血尿等症状,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死者妻子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为此,法国议会特别制定法律:不许再进行输血。
1825年,英国的布伦德尔医生从一个人直接输血给另一个人首次成功,但是这一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据医书记载:19世纪末叶有346人接受过输血治疗,另有129人被试图输人动物的血液。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血型的不同,因输血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输血是要冒极大风险的。输血的变迁 一、 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B型、AB型、 O型.
红细胞凝集原A型凝集原B型凝集原血清凝集素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红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A型标准血清 (抗B)B型标准血清 (抗A)模拟血型鉴定:血型ABOAB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ABA,B无抗B抗A
无抗A,抗B2、写出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A型、B型、O型、AB型练习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哪几种类型?1、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输血关系表:△注意: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二、同型输血输血关系图:思维拓展 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答: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亲子鉴定以及侦破案件等。ABO血型的遗传关系
思维拓展成分输血技术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答案
(1)应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3、输血的原则是什么?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4、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O型5、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AB型练习6、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
血,他最好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D三、 血量和输血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7、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A 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 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 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 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B8、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

A.2%~3%?? B.7%~8%????C.10%?????D.15%B四、无偿献血流动献血车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无偿献血 人人有责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献血的益处:
a、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b、促进血液的更新首届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晰和杨澜广大市民踊跃献血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