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明清文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3-16 14: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仁寿一中第21课 制作:江淼
2006年5月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学习目标
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 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归纳明朝的科技成就,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观察上图故宫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什么?回答:雄伟壮观一、建筑成就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明朝北京城的格局是怎样的?回答:布局严整, 方城十字街,南北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以万岁山为中心。这样的布局又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呢? 回答:君权至上猜猜看这副图是什么?2、明长城观察上图回答明长城的起始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约六千公里 。 回答:二、科技成就科技巨著出现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②科学家的积极投入和研究。明朝的科技巨著有哪些?回答:《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这本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后来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实验,例如亲口品尝曼陀罗花,经过27年的努力写成《本草纲目》。 动脑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回答: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材料题:请回答:1、上文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朝。2、此书被誉为什么?书中提到了一个什么重要观点?《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朝。从右图你可以得出什么?讲述: 徐光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农政全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一、建筑成就
1、北京紫禁城
2、明长城
二、科技成就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