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要点梳理】
知识点1、中和反应及应用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2)许多化工生产需在一定的酸碱性的溶液中进行。
(3)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农作物一般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知识点2、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酚酞试液。
2.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数值0—14之间。
最简单的测试溶液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
【典型例题】
1、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值,酸性最强的是 ( )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D.胃液(0.8~1.5)
2、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食盐和盐酸三瓶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一定量稀盐 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举一反三
1、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刘(pH:12~13)
2、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KCl溶液 B、Na2CO3溶液 C、石蕊试液 D、CuCl2溶液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露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人被蚊子、昆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此时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橘子汁 D.米醋
3、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C.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D.用胶头滴管滴1小滴待测液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4、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5、 用下图装置做趣味实验:在用胶塞塞紧的烧瓶里充满某种气体(X),烧瓶内导管的一端事先已绑好了一个气球。拔开胶塞,迅速倒入另一种溶液(Y),再立即塞紧胶塞,振荡,此时可以看到气球逐渐膨胀的是( )
A.氯化氢(X)、澄清石灰水(Y) B.氧气(X)、氯化钾溶液(Y)
C.二氧化硫(X)、氢氧化钠溶液(Y) D.氢气(X)、硫酸锌溶液(Y)
6、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菊花浸出液显示的颜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7、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
8、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反应生成了H2O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9、现有:①pH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均能够用来鉴别稀硫酸、纯水、澄清石灰水的一组试剂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0、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Mg B.H2O C.NaOH D.CaCO3
1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SO2+2NaOHNa2SO3+H2O B.CaO+2HClCaCl2+H2O
C.2NaOH +H2SO4Na2SO4+2H2O D.Fe2O3+6HCl2FeCl3+3H2O
12、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B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1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
A.二氧化碳 B.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4、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志目的的是( )
A. NaOH中混有少量Na2CO3 B. Na2SO4中混有少量CaCO3
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 D. KNO3中混有少量KOH
1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AgNO3、K2SO4 B. KOH、NaNO3、H2SO4
C. Ba(OH)2、NaCl、CuSO4 D. KNO3、MgCl2、ZnSO4
16、.往5.6g混有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大于0.2g B.等于0.2g C.小于0.2g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NaHCO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
7
水的质量
pH
0
0 硝酸钾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0 加热时间
固体中锰元素
的质量分数
0 氢氧化钾的质量
沉淀的质量
7
加入x的量
PH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