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耳和听觉(课件 33+32张PPT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耳和听觉(课件 33+32张PPT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21 10:53:13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第1课时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夯实基础 巩固练1.如图是耳的结构图,请指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功能。1耳廓返回2外耳道3鼓膜6听小骨4鼓室5咽鼓管7半规管8前庭9耳蜗夯实基础 巩固练2.听觉的形成:________收集外界传来的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________,使其产生振动。鼓膜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________振动,听小骨把声音经放大后传入________。耳蜗内充满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______________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便听到了声音。耳廓返回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脑部3.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耳中的_______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________保持平衡,从而防止对耳的损伤。同样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______,这样可以使得________张开,使________内外的大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________而失去听觉。也可以迅速捂紧双耳。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咽鼓管空气压力张口咽鼓管鼓膜鼓膜4.患鼻炎时,及时治疗,避免病菌从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咽鼓管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5.挖耳屎不当很容易造成传导性耳聋,最有可能被损坏的是________。鼓膜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6.耳还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人晕车、晕船和航空病,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受到过强或过长时间的刺激而引起的。半规管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前庭7.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  )
A.头骨   B.听小骨  
C.神经   D.鼓膜D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8.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
清楚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D点拨:在耳朵构造中,耳廓是位于头部两侧,前凹后凸,起收集声波的作用。9.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 B.前庭和半规管
C.听小骨 D.大脑B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人们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0.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
A.听小骨  B.耳蜗 C.听神经 D.大脑D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返回11.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耳朵
D.物体振动——良好耳朵——介质C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然后经过介质,传入人耳中,声音会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动,此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再传给大脑,所以人最后会听到声音。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2.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耳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
B.声音→耳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声音→耳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D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耳蜗等结构传给听神经,再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只有鼓膜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声 音的
B.如果只有听小骨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 声音的
C.如果只有听神经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 声音的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返回C夯实基础 巩固练14.当飞机降落时,空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B.保持身体的平衡
C.减少噪声
D.防止呕吐A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15.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根据人耳感知声音的条件可知,声音从发声处发出,由空气传播到人耳中,引起振动进而由听神经感知声音,如果听神经损坏,人就不能感知声音了。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6.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 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 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神经,引起听觉整合方法 提升练A 在耳的结构中,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三部分分别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故A错误。返回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7.如图,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
B.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
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C.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
D.小明产生的幻觉,实质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C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此时敲打衣架的声音是通过细绳、食指传到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并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8.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
固体可以传声
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波超强,所以不经过鼓膜也可以传声B整合方法 提升练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听到声音是经过鼓膜、听小骨、听神经,最后传到大脑才听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人听到声音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耳朵,二是通过骨骼进行传播。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19.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 到听神经的
D.饼干太干了C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自己嚼饼干时发出的声音是经过头部骨骼直接传到自己的听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人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人感觉不到明显的声音。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20.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B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放爆竹和礼花时,空气振动剧烈会导致耳朵鼓膜受到的压力剧增,容易被击穿。张开嘴可以使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捂住耳朵闭上嘴也是为了避免外界气压的瞬间改变,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培优探究 拓展练2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培优探究 拓展练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但是如果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放大后播放出来,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立体的声音。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培优探究 拓展练(1)双耳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之所以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是因为________。
(3)要想录制立体声,至少要________个话筒,并用________个声道播放。
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双耳效应两两返回课件32张PPT。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第2课时 声音的特性夯实基础 巩固练1.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低由__________决定,频率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跟人离声源的________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发声的方法有关。音调振动频率快高振幅远近返回响度音色材料结构夯实基础 巩固练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___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返回大赫兹赫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把频率高于20 000赫的声波叫做________。频率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0~20 000赫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超声波低于20赫4.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声音叫做________。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做________。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________。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和工地的噪声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________,夜间不能超过________。乐音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噪声国际公害85~90 dB50 dB40 dB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防止一要在________处减弱,二要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三要在________处减弱。声源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传播过程人耳6.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的
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 与人的年龄无关
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 与人的年龄无关
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 与人的年龄有关D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不同的人听觉频率范围不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声音频率的范围越来越小。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7.我们能听到蚊子靠近耳朵飞行时的“嗡嗡”声,但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  )
A.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
B.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
C.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
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C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蚊子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较快,发出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8.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 000 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
D.15 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夯实基础 巩固练C返回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 000~150 000 Hz,人耳只能听到20~20 000 Hz的声音,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9.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D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琴弦绷紧后,频率变大,音调变高;振幅大小与拨动琴弦的力度有关,此题无法判定。返回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 音调要低一些
C.“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
D.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D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一些;太空中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天宫二号”在太空应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因为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则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乐音让人赏心悦目,而噪声妨碍生活,有害健康
B.超声波是百害无一利的声波
C.通过接收次声波,可以监测核爆炸,预报台风
D.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却能听见B返回点拨: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牙齿,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肾结石。夯实基础 巩固练12.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返回A夯实基础 巩固练13.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C.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4.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D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由图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的声波图。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5.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子发出不同声音A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音调越低。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不同,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
A.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
C.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整合方法 提升练D16.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返回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B选项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7.早早同学携带了一个音频发生器到学校,他打开了这个音频发生器,同桌佩奇同学想弄清楚他听不到音频发生器的声音的原因。根据本题所给的信息,判断他听不到声音的原因一定不可能是(  )
A.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太慢,不 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B.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不同于普通 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A整合方法 提升练C.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D.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振幅太小,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点拨:听不到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声音频率太高或太低,也可能是声音振幅太小,但与声音传播的介质和速度无关。返回整合方法 提升练18.“大器之弦音,醉人美如画”是网友对某品牌高保真音响的评价,所谓“高保真”是指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高保真”是指通过音响播放的声音与原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同。音色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19.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笛子内的空气柱a点拨:c位置空气柱最长,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培优探究 拓展练20.探究声音的特性——音调与响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尺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尺子振动的快慢;使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再次拨动,使尺子每次的振动幅度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实验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有关。改变不变振动频率培优探究 拓展练(2)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尺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尺子振动幅度;使拨动尺子的力度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再次拨动,使尺子每次的振动频率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实验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改变不变振动幅度培优探究 拓展练(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尺子,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尺子发出的声音为次声,人耳听不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