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多有“隐民”“私属徒”之类的称呼。“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春秋时期,“隐民”“私属徒”却具有了新的含义,指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剥削关系的出现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D.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
2.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陕北地区主要以祭祀掌管行云布雨之权的龙王为主,杭嘉湖地区则以祭祀蚕神嫘祖较为普遍,闽广地区一般主要供奉保佑海上平安的妈祖。这种现象反映了
A.迷信思想影响经济发展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C.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D.民间信仰信众具有广泛性
4.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B.长城沿线居民不断向中原地区迁移
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不断削弱
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
5.传统中国精益求精、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铸造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有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对中国中国古代钱币形制有重要影响
C.图3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视
D.图4展现了明清时期制瓷技艺的高超水平
6.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A.冲击了当时的等级观念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D.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
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代手工业地位极其重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B.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C.春秋战国时中国开始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D.东汉初期的水排让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8.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9.庄季裕《鸡肋编》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商帮
10.南宋时期对日贸易有所改观。自1167年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后,日本开始改变“自我封锁”政策,推动对外贸易,宋商频繁前往九州的博多、今津一带,双边贸易逐渐进入高潮。以上可以说明
A.外贸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来源
B.日本放弃了贸易封锁政策
C.经济政策调整有利南宋贸易发展
D.南宋朝贡贸易有重大发展
11.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12.《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13.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14.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实行的
C.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15.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16.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
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初经过严重的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在汉朝开国时的62个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15个郡,盛产铜矿的地区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吴楚兩大藩国铜山盛布,中央政府铜料缺乏,也大量铸造耗用铜材量少的轻钱,更使货币市场混乱不堪。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险境。汉武帝不得不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废除所有旧币,销毁各郡国铸钱,由政府统一铸造新的“三官五铢”钱。通过这次彻底的货币改革,汉朝的币值稳定下来。
——摘编自张金一《最美的中国文化: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偶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
?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使图示符合材料描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A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材料中对于“民”和“徒”由奴隶到依附农民的转变说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故A项正确;此时属于公田向私田转换时期,井田制并不是彻底瓦解,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土地性质转换时期,并不是土地兼并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土地公有向私有制转变时期,自耕农经济是战国时期才得以确立,故D项错误。
2.D
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所述工具有利于锄地翻地,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D符合题意;AB均属于无关项;材料没收涉及铁犁牛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
3.B
从材料信息来看,陕北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杭嘉湖地区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而闽广地区则以海上运输或渔业为生,说明当时已形成不同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A
根据“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说明牧区扩大了,可从事农耕的范围缩小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A正确;B是由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决定的,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和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无关,排除D。
5.C
图1属于青铜器中的精品,体现出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水平高超,故A项正确;图二是汉代铸造的五铢钱,在中国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水排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图4的粉彩瓷器是明清时期出现,展现出了明清时期制瓷技术的高超,故D项正确。
6.C
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汉代许多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表明,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商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当时等级观念的冲击,A项排除;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控制的,产品是供皇室和贵族使用的,本身无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对私营手工业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C。
7.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商朝时中国开始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故C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东汉初期的水排是鼓风冶铁装置,改变了人力鼓风的形式,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8.B
根据材料“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表明松江嘉定与境外贸易往来频繁,材料未涉及交通问题和长途贸易的问题,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为以棉纺织业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与材料“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9.C
从题干中“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初数户,后繁之”的信息,可知茶叶贸易促使商业市镇增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茶叶贸易的发展,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AB项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排除。
10.C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南宋时期的对日贸易是双方共同努力达成的,日本方面体现出国家政策的影响,而且南宋时期对商业也采取宽松的态度,这对贸易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我们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B选项只是开始改变,并没有说放弃;D选项错误,对日贸易并不是朝贡形式的。
11.D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反映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迫使政府改变了货币政策,体现了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和私营手工业,故A、B项排除;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与C项无关。
12.D
材料中清朝颁布此律令是针对当时钱庄常有的挪用、侵吞民户存款等恶性事件,意在规范商业行为,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律对商业行为的严格规定,无法体现法律的野蛮,A项错误。钱庄、票号已较普遍并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对待商业的政策,无法推断出清朝推行抑商政策,C项错误。
13.A
根据材料可知,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而是以以粮食多少来划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重视农业生产,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待遇下降,而是强调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而不是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排除C。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与社会大变革有关,而不是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14.B
试题分析:材料中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A、C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时统治者为维护自然经济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在自然经济未占主导地位前并未推行,故D项说法有误,B说法正确。
15.C
根据材料可知,“变造”制度是指将庸调本来应收的实物转换成白银等轻货,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白银的货币地位,而是强调“变造”制度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材料反映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方便缴纳赋税,没有涉及提高政府赋税标准,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家财政困难,而是强调唐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排除D。
16.B
根据材料可知,福建人在海边居住,依赖于海上贸易生存;海禁政策使福建人民无法在海上进行贸易,导致人民贫困,偷盗犯罪越来越多;为了减少盗贼的数量,谭纶主张开放海禁,百姓有了海上贸易的收入来源,就会减少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实行闭关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福建海洋渔业,而是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排除C。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采取抗倭安民政策,排除D。
17.(1)汉初政府允许民间私铸铜钱,没有统一形制,信用度差;钱币粗制滥造,通货膨胀严重,货币市场混乱不堪;对外战争引发财政危机,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2)有助于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打击了富商大贾和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五铢钱的币制和币值长期保持稳定,沿用了七百余年,影响深远。
(1)从“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可以看出汉初政府允许民间私铸铜钱,没有统一形制,信用度差;从“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可以得出钱币粗制滥造,通货膨胀严重,货币市场混乱不堪;从“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险境”可以得出对外战争引发财政危机,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2)根据币制改革的目的来看它的影响。首先币制改革对缓解国家经济危机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这一制度对富商大贾和王国势力是一种打击,因此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长远来看,这次改革使得五铢钱的币制和币值长期保持稳定,沿用了七百余年,影响深远。
18.示例1: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
闸述:战国到明清,中国一直存在土地自由买卖制度,地主、自耕农、佃农一直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结构基本上属于地主经济;秦汉至明清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官制虽有差别,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到明清,儒家文化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总之,秦汉到明清,中国社会内部虽一直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但从社会组织方式来看,大一统帝国和官僚制度、地主经济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却始终是社会的基本框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得以长期延续:(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主经济的稳定。同时,地主经济又是大一统的基础,只有存在大是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国家才会有充足的税收,用以供养皇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宠大的官僚机构。没有儒家的正统地位和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一个宠大的官僚体系之不能形成。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能割裂,它们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首先分析图示内容,理解图示反映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它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的关系。它们之间关系协调,也就能维持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然后确定论题。要求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可以确定“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或“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的论题。联系史实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的具体表现,或者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确定主题可以不同,论述必须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