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08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知识点拨(7大专题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四中2008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知识点拨(7大专题点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3-27 16:45:00

文档简介

国际关系专题史知识点拨
  一、重点知识与解析
  (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趋势: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明以前: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以至亚非欧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
  明清(新现象和新问题):开始遭到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反侵略的斗争;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明时,一方面禁止沿海的民间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以政府名义大力阻止海外贸易活动,清时实行闭关政策。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趋势的变化原因及后果
  原因:汉唐宋元,封建社会处于上升发展时期,国力强盛,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内因);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东来(外因),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进而受到西方的侵略。
  (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代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但受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制约,中外贸易以陆路为主。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朝时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都很发达。两宋时期,由于国内民族政权并立,通过陆路与西方贸易受到阻碍,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直至元明时期。
  2.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大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在官方的对外交往中,常有外国使臣跟随回访。
  3.对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相互交流,西亚的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的宗教,中国文化也不断外传。
  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三)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
  1.概况:
  ①晚清时期:中国外交以屈辱为特征,被动打开大门,逐渐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到《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北洋军阀时期: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遭到列强拒绝。1924年,孙中山北上宣言中提出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五卅运动中提出取消领事裁判权要求。1927年初,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1943年,国民政府收回英美等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外投靠美国。
  2.特点:
  晚清时期与列强既斗争又勾结。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他们在华统治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建国初期
  ①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概况: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抗美援朝战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
  ①政策:积极改善中美、中日关系,开拓外交新局面。
  ②概况:1972年,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日两国签订邦交正常化的协定。毛泽东提出 “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主张。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五)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15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国际关系中心的时期
  (1)15——18世纪,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侵略和争霸
  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但两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结果逐渐衰落下去。随后,荷、英、法等国兴起,展开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到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列强为了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的失败表明欧洲反动势力占优势。19世纪中期,普法战争后德国开始崛起。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这一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殖民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在亚洲,日本侵略朝鲜、中国,又与俄国进行日俄战争;在欧洲,形成两大帝国主义军事政治集团,出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从一战到二战,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美日在一战中大发横财,经济实力大增,欧洲国家因一战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俄国在一战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国际关系出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斗争的新局面;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危机发展。
  (1)一战后到经济大危机之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瓦解
  一战后,帝国主义内部矛盾表现为英法争霸欧洲、反对美国干预欧洲事务;美日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英美争夺世界霸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和平发展的短暂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初期的协约国列强建立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必然不能持久。表现为: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重新瓜分殖民地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2)经济大危机到二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企图把法西斯的祸水东引,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但最终没能遏制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
  3.二战后至今,从雅尔塔体系到多极化趋势
  (1)1945年到50年代末,两大阵营形成、对峙时期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组织华约组织,形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立局面。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殖民体系受到冲击。
  (2)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解体与第三世界格局出现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国等国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帝国主义阵营随着日本、西欧的兴起也出现了分裂。在两大阵营之外,广大的亚、非、拉独立国家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坚持反帝、反殖、反霸,形成第三世界。
  (3)20世纪80年代至今,两极格局走向崩溃,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六)主要双边关系
  1.英美关系
  美国是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的,19世纪英国势力优于美国,美国在许多方面追随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同时又存在着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冲突,尤其是在拉美地区。
  一战后,美国凭借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居优势,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步让位于美国。
  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2.美日关系
  19世纪中期,美国侵略日本,主要表现为美国军舰叩关,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亚太地区疯狂侵略扩张,几乎独霸中国,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侵略利益发生了矛盾冲突,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以四国同盟埋葬了英日同盟,以《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美国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利益。美国对日本逐步采取遏制政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同其他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终于打败日本。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朝鲜战争后,美国为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扶植日本。70年代以来,日本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要求建立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3.美苏关系
  十月革命后,美国参加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的活动。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对苏联的政策,与苏联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进而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峙;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4.英法关系
  英法两国同为欧洲大国,双方之间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取决于自身的利益。17、18世纪,双方在欧洲争霸,同时在印度、北美争夺殖民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期间,英国纠集欧洲的封建国家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同拿破仑进行争霸战争。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在一战中联合对德作战。20世纪30年代英法奉行对德绥靖政策。二战后,都加入了北约。
  英国在欧洲一贯奉行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这就与欧洲大陆另一强国法国产生了矛盾冲突;英法双方的联合多是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
  5.二战后美国、西欧关系的演变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在许多问题上不得不惟美国马首是瞻,追随美国,即不平等的伙伴关系。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崛起,西欧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进入90年代,美国企图独霸世界,遭到西欧大国的反对,但从整体上看,二战以来,美国与西欧是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二、试题训练
  1.我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两宋时期逐渐转为以海路为主。造成这一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两宋的统治者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B.南方造船业和外贸发达
  C.长期战争导致西北陆路贸易通道的中断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都已开通
  B.唐朝不仅和亚洲国家频繁往来,和非洲也有往来
  C.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开始外传,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D.明清时期,反侵略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3.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
  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5.下列文件均属重大国际会议通过的文献,其中旨在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大西洋宪章》   D.《波茨坦公告》
  6.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形成了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B.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西欧和日本的渗透
  C.联合国由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的空前发展
  7.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反映了
  ①追求和平、民主、进步的潮流 ②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 ③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⑤两大国际阵营的对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
  8.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参考答案及点拨
  1.C。从两宋与辽夏金对峙考虑。
  2.C。造纸术外传在唐朝。
  3.D。《辛丑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B。
  5.A。《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主宰的局面。
  6.A。美苏“冷战”制约世界政治格局半个世纪。
  7.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冷战”结束后才日益明显。
  8.B。“盟国”是指欧洲、日本等国,由“1992年”和“关系紧张”可知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即欧盟、日本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矛盾局面。政治专题史知识点拨
  【高三学法指导】
  学习历史,需要具备两种知识,一是教材的章节知识,二是教材的专题知识。章节知识是基础,专题知识用来梳理章节知识。两种知识构成历史科复习的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一)中国古代的统一和分裂
  1.历史分期
  三次大分裂: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四次大统一:秦统一;西晋统一;隋统一;元统一。三次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2.统一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影响
  原因:(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是使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大河流域农业文明需要统一国家政权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3)文化传统。儒家“大一统”思想的传承。(4)民族融合催化民族认同感。(5)统一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影响: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权巩固、民族融合、文化进步、边疆开发、赈济灾荒、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3.造成古代中国分裂的原因、影响
  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分裂割据的经济根源。(2)地方势力膨胀是分裂割据的政治根源。(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及民族矛盾尖锐是造成分裂的重要原因。(4)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是经济根源。(5)中央集权不力是分裂割据的直接原因。(6)少数民族内迁是分裂的外在原因。
  影响:引发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国弱民穷、加剧民族矛盾、降低国际地位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逐渐扩展等,而且分裂时期也孕育着诸多统一的因素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l.概念
  (1)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演变历程
  理论来源于战国法家,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明清以前重在强化中央集权,明清重在强化君主专制。
  3.作用
  (1)进步性: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③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边地建设。④有利于中外交流。⑤在明清时还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证。
  (2)消极性:①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②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③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延缓封建制度的瓦解。
  4.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三公”诸(九)卿制(秦朝开始)、三省六部制(隋朝开始)、六部制度(明朝开始)、军机处(清朝)。
  规律认识: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逐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其实质是封建专制的逐渐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朝推行全国)、郡国两制(西汉初期)、行省制度(元朝开始)。
  规律认识: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在分权的基础上,中央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日益强化。
  (三)近代中国列强的六次侵华战争
  1.六次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
  2.分析评价:
  从原因来看,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根本目的是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落后和反动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反映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扩大商品输出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反映向垄断过渡,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反映日本法西斯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战争野心。
  从侵略国家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日德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侵华战争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另一方面,侵华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
  (四)近代中国各阶级(无产阶级除外)的抗争与探索
  1.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洋务运动。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和新式教育。
  局限性:刚刚解脱闭关锁国桎梏,对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性和本国封建主义弊端的认识肤浅;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利用西方宗教与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资政新篇》中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最终失败。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和盲目性。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意义与局限性: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充分显示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但平均主义的空想性与盲目排外的极端性又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保守与落后的一面。
  3.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抗争与探索
  资产阶级维新派:①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②康梁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学习传播西方的文化,结果昙花一现。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革命党人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组建革命政党,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结束封建帝制和推翻清王朝。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抗争与探索:面对“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①具有广泛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②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义和团例外)。
  ③具有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逐步加深。
  ④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又扩展了“师夷”的内容。但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早期维新派由洋务派转化而来,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质的飞跃,他们反对封建统治。
  ⑤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
  (五)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②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修改了八大关于经济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科学论断。“反右倾”斗争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⑤“文化大革命”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失误。
  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决定改革开放。
  ⑦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的结论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⑧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⑨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性认识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指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般分析主要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前三次革命运动。
  1.从根本原因看:工场手工业时期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突破陈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2.从主要任务看:推翻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可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斗争。
  3.从领导阶级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金融或商业资产阶级。
  4.从主力看:是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
  5.从经过看:(1)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舆论准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则以清教为旗帜。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启蒙思想为理论武器。(2)斗争方式激烈。封建统治者(或殖民统治者)的势力强大,使用暴力镇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采取起义、革命战争的暴力方式来夺取政权,政权运用法律形式制定治国原则。
  (3)革命的道路曲折。英国革命出现复辟王朝,法国革命呈现三个阶段,美国独立战争先失利后转折。
  6.从结果看: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但未彻底实现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这是因为建立起全面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只能在工业革命之后建立起完全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时才能真正实现。
  【练习】
  1.下列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的评价,错误的是
  A.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体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B.全国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崩溃,是造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总体上看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从根本上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的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话理解最确切的是
  A.既要争取和平,又要准备斗争    B.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
  C.尽量避免内战           D.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指
  A.农村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经营    B.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C.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D.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
  4.从权力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         B.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其根源在于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C.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南南合作成功,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参考答案及点拨
  1.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削弱或不力时,易造成国家分裂状态。
  2.A。陈独秀只讲“合作”,放弃斗争,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
  3.D。改革开放前农村旧体制就是“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业生产的发展。
  4.D。世界范围内由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二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三是公民取代臣民。本题是从第二个特征延伸出来的。
  5.A。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考虑。民族关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专题史知识点拨
  一、重点知识与解析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地区:
  (1)唐朝时,在东北设黑水都督府、建立渤海政权。
  (2)元朝时设辽阳行省。
  (3)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4)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南、东南地区:
  (1)秦朝: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2)两汉: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3)唐朝: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4)元朝统一后设云南行省。
  (5)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6)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3.西北地区:
  (1)两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
  (2)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
  (4)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新疆、宁夏两个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西藏:
  (1)元明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2)明朝时:设立卫所进行军事控制,并实行僧官制度。
  (3)清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规定以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台湾:
  (1)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3)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割占。
  (4)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要求,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
  1.战争形态:
  (1)民族掠夺战争。把掠夺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
  (2)民族征服战争。如公元1125年金灭辽;又如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了中国境内的许多政权。
  (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例如清初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等。
  (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元末农民战争。
  (5)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例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康熙帝组织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2.和平形态:
  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1)和亲。汉初和亲;昭君出塞;唐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等。
  (2)互市。这是民族之间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如宋辽澶渊之盟后的互市,明朝与鞑靼和好后开设互市等。
  (3)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如唐蕃“长庆会盟”,宋辽澶渊之盟。
  (三)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特点
  1.民族融合:
  指历史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了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本质含义:民族间互相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2.主要途径:(民族融合的具体原因)
  (l)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在汉、唐、元、清等王朝的大统一局面下,都便利了民族融合。
  (2)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民族融合。如秦始皇的移民边地、孝文帝的改革等。
  (3)政权之间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如文成公主入藏;俺答汗与明修好等。
  (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联合斗争)加强了民族融合。如班超经营西域;元末农民战争等。
  (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如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土特产的互济、互市和榷场等。
  (6)各族人民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融合;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内地人民向边境地区迁徙;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3.进步意义:
  (1)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2)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
  (3)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文化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四)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
  3.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各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各民族共同繁荣:
  (1)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及认识
  1.探索过程:
  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八七会议上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创建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2.中共为实现民主革命胜利而进行的革命斗争:
  ①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
  ②土地革命战争: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③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组建抗日军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④解放战争:领导人民通过政治、军事斗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3.土地政策:
  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4.统一战线:即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军队建设: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建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6.根据地建设:
  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井冈山等10个革命根据地。
  ③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根据地。
  ④解放战争时期开辟了大别山等解放区。
  7.思想理论建设:
  (1)中共一大: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决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5)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6)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主张。
  (7)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8)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9)《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10)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
  (11)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六)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
  1.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
  (1)新航路开辟后,主要是葡萄牙在亚洲进行侵略。葡萄牙占据中国澳门,荷兰占据台湾,沙俄侵略中国东北。
  (2)工业革命后,英国率先侵略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其他列强随之加入侵略中国、日本的行列。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除日本外,亚洲其他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瓜分殖民地。美国和日本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争夺激烈。中国再次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竭力把危机转嫁给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特别尖锐。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加紧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6)二战后,日本在亚洲各国的殖民统治崩溃,但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阻挠中国政府解放台湾。
  2.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上半期)。任务是反殖民侵略反封建。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高潮。中国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掀起洋务运动。
  (2)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革命是其新的特点,主要事件是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共产国际七大反法西斯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倡导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把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密切结合起来,这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主要事件有中国、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积极主动地付诸实践。在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抗日,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二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二战后,亚洲各国人民相继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赢得了独立。一些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如蒙古、朝鲜、越南、中国。万隆会议使亚非国家走上了团结反帝的道路。
  (5)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新加坡、韩国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西亚国家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七)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20世纪初至二战)
  1.基本史实:
  (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国际共运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苏俄(联)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和五年计划战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来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在经济方面存在着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而片面追求重工业、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个人崇拜、破坏甚至践踏民主与法制等严重缺陷。
  (2)20世纪3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点工作是反法西斯。共产国际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苏联也对一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给予过实际的帮助。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2.基本认识:
  (1)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
  (2)苏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使轻工业、重工业和农业等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
  (八)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二战后初期至今)
  1.基本史实:
  二战后,国际共运经历了迅速发展──分化动荡──暂时挫折──探索发展的曲折历程。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继十月革命以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伟大的胜利。
  (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苏联模式的影响都进行了改革,但改革都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加上苏联的粗暴干涉和“冷战”格局的不利影响,社会主义改革纷纷受挫。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中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中苏关系于20世纪60年代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趋于瓦解。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动荡时期。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加之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政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但是,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和可贵经验。
  二、试题训练
  1.阿保机、元昊、阿骨打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们的施政措施对本民族的发展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A.学会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B.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C.发扬了本民族的传统
  D.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D.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4.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价,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起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总演习
  B.巴黎公社起义是特定条件下的偶发事件
  C.巴黎公社起义是国际工人运动开始的标志
  D.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产物
  参考答案及点拨:
  1.D。社会发展阶段转型是最大的贡献。
  2.D。民族区域自治在建国前后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3.C。在各项因素中,民族形成是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形成民族,才会提出民族反抗和民族独立的要求。
  4.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巴黎公社革命不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由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的无能等诸多因素促成的。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
  问答题解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历史知识储备不够,难于解好问答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
  一、问答题的审题要求
  一般来说,一道完整的历史问答题,包含四种构题成分:
  1、提示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题目中的“简述”、“比较”、“论证”等等。根据这些解答的提示语可确定题型。
  2、主干语(或中心语):即指明答项内容的对象的成分,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3、答项语: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的成分,如“情况”、“经过”、“内容”、“结果”等等。
  4、限定语:限定解答内容或解答对象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等的成分。
  【例】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注:红色字体为提示语,蓝色字体为中心语,深绿色字体为求答项,浅绿色字体为限定语。)
  二、问答题的答题要求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
  三、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一)叙述题
  [题型特点]
  叙述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叙述。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典型题例]
  简述近代以来我国首都被外国侵略者占领的耻辱,并说明其原因。
  [分析指导]
  此题第一问就是要求考生把分散在中国近代史不同时期的有关首都沦陷的情况进行归纳叙述,简单列出要点,以体现我国近代蒙受的屈辱。由于单纯的叙述题主要是考查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能力考查层次偏低。所以此题的第二问在能力要求上作了调整提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首都沦陷的原因。
  [答案要点]
  1.首都三次被占:
  (1)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
  2.原因:当时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
  (1)1860年时,清政府败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00年时,清政府败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7年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丧师失地,首都沦陷。
  (二)论证题
  [题型特点]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
  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试用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
  [分析指导]
  此题要求用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证明毛泽东的论断,属正面论证题,解题时要注意既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史实,又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史实,从而说明中共在统一战线中,不搞无原则的退让,必须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的正确。此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论证题的“讲道理”,一定要建立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即以史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陈独秀害怕统一战线破裂,接受蒋介石的要求,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政府内的反动势力也不断增长,反动军官制造“马日事变”。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禁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解除工农武装。结果,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陈独秀以退让求团结,导致统一战线完全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多起反共惨案,制定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方针和反对顽固势力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进攻。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发动全国性的抗议运动,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被迫缓和紧张局势。中国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最终巩固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比较题
  [题型特点]
  比较型的问答题最明显的特点是“比”,即要求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比较题的提示语有“比较”、“对比”、“与……相比”之类。
  解此类题,考生应有两手准备。试题设定比较项,按试题规定项目比较解答;假如题目没有指定或限制比较的项目,一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比较:
比较项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原因
目的
条件
过程 内容
方式
概况
评价 性质
特点
结果
作用
影响
局限
  当然,行文作答时并不要求列表,但是,构思拟纲的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上先列简表。另外,比较项的选择,要依据有关要求与史实进行取舍,并不要求面面俱到。上表所列的为较为重要的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典型题例]
  试从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者身份、主张及策略,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
  [分析指导]按照异同分别列表
  同   背景   日本加紧侵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
  领导者   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
  策略   同共产党合作
  异   主张   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建立了反蒋政权
  西安事变主张“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结果、影响   福建事变被蒋介石勾结日军镇压,十九路军瓦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答案要点]
  (1)都是在日本加紧侵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
  (2)领导者都是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
  (3)两者均采取的同共产党合作的策略。
  (4)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建立了反蒋政权;西安事变主张“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5)福建事变被蒋介石勾结日军镇压,十九路军瓦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四)评价题
  [题型特点]
  评价题要求依据自己所学的历史和其它学科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给予中肯的评判和估价,其提示语有“试评”、“评价”、“你的看法如何?”之类。评价题与论证题不同,论证题概括所论证的观点,结论是明摆在题目中的,而评价题答案的观点,则是考生自己在分析综合中提炼出来的结论,属考生本人的见解。这种见解,只要观点正确,论据确凿,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肯定,因此它可以较好地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例如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评价是多年来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同等记分。这充分体现了评价题检测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题型特点。此外,在历史问答题中,单纯的评价题并不多见,它一般与叙述题结合形成“评述题”。下面就开放性的评价题和评述题各举一例。
  [典型题例]
  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分析指导]
  此题就戊戌变法的评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各执一见,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便可视为较好的答案。它适应了知识经济形势下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导向是一致的。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在平日的学习中一方面要转变“师讲生听”“教材为经典”,“教师为神明”的观念,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另方面也要认识到开放性试题仍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答题时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需要夯实基础,因为开放性的试题并不赞许漫无边际,空话连篇,而应是基础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运用。
  [答案要点]
  第一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这个运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主张,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第二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因而不彻底,也不会成功,最后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五)综合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化,历史问答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复杂化,综合化的趋势,在一条问答题中往往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题型。回顾上述我们所选取的典型题例就是很好的例证:叙述题中既“简述”、又要“说明原因”;分析题中的提示语也有三个“指出”、“说明”、“分析”;比较题中既要“比较”,又要“分析”。所以对于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各自的解题技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到综合问答题的解答中。下面以最初提到的试题为例说明:
  [典型题例]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分析指导]
  例题的第一小问“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即为概述型题。例题的第二小问“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比较求取共同点,属比较型题。例题的最后一问“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属论述型题。整题是一道综合型问答题。
  例题的中心词是“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规定了作答的对象;提示词“概括、指出、分析”,规定了作答的方式;求答项“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则限定了作答的内容。限定词“在目标追求上”和“对中国近代历史”则限定了答题范围。
  在编写答案时要注意:一是瞻前顾后,把要叙述和评述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编写,层次分明,使文理自然流畅。如本题可按提纲拟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作答。二是注意文字语言的运用,要使文字语言简明扼要、逻辑严谨、紧扣主题。三是要注意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允许学生有自己见解的开放型试题增多。这就要求学生在解答试题时,注意提高在分析问题上的创新性。四是要根据分值或题目本身的内容要求,进行详略作答,分值高或内容多的要多答,反之则略答。
  [答案要点]
  注:为了简明便于观查,这里利用表格方式写出部分答案,实际答题时最好以自然段方式答出,展示文理连贯性和逻辑性。
  (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经济专题史知识点拨
 
撰稿教师:徐雁   编审老师:赵利剑   责编:陈敏
  一、重点知识与解析
  (一)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因素
  1.分析方法一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政策的调整(共同点: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且政策具有连续性。(重要条件)
  (3)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科技条件)
  (4)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
  (5)中外交往的加强。
  (6)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
  (7)前朝经济的发展。(继承性)
  2.分析方法二
  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赋役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等。
  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制度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民族及对外因素:民族关系(政策)与对外关系(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安定。
  地理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种植、生长。
  (二)中国经济重心转移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指古代农耕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
  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农业区居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劳动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南北两大经济中心形成。安史之乱以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中国近现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近现代经济重心变迁主要指近代工业城市经济在东南沿海地带的兴起。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工业形成并发展,东部地区首先开始了以工业化为特征的近代化,并形成新的经济中心。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地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为保住中国微薄的工业基础,沿海地区的民营工厂毅然内迁,对抗战胜利和后方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重心放在了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而全国的经济中心仍然在东部沿海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国进行了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使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及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将日趋合理,东西部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
  1.中国早期工业化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和外商企业进入。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显著发展,官僚资本形成。抗战期间,民族工业遭到严酷摧残。抗战后,美国资本与官僚资本又把中国民族工业推入绝境。
  2.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
  ①内容: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②主要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①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②原因:总结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①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②原因: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现代化建设。
  (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其特征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
  (2)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是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时期。
  (3)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阶段)。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
  (5)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战之后至192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化,以美国最为典型。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化两种趋势。从美国首先兴起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
  (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含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交易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过程。
  2.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与创制。
  3.形成的过程
  (1)16——18世纪为开始形成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还推动海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初步形成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到处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1)16——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
  (2)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
  (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六)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原因和条件: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治前提;圈地运动使自耕农破产──劳动力条件;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物质基础;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技术条件;海外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2)特征:先从英国开始,然后再扩展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发明过程:纺织——动力——交通部门。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3)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对东方构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和条件: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
  (2)特征:几乎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一些较落后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并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列强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原因和条件: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科技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迫切要求,如国际竞争的空前激烈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征: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等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多,分工细;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方向发展。
  (3)影响: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
  二、试题训练
  1.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D.都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2.中国古代江南经济发展过程中,古代先民围湖造地,兴建圩田,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对此种现象评价正确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③表明古代人民已经能够战胜自然 ④绿化了山区 ⑤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 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七届二中全会上
  C.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时
  D.党的八大上
  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联系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7.20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最直接原因是
  A.欧共体和日本与美国展开贸易竞争
  B.苏联军事实力赶上美国
  C.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油价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参考答案及点拨:
  1.D。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的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封建自然经济,所以选项C不成立。
  2.C。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能否战胜自然是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结果。
  3.B。经济上半殖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依赖,选项②和③都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经济上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封建自然经济势力依然强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B。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5.B。选项B强调了工业革命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6.D。选项A、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状况,选项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变化,引发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和斗争。
  7.D。“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从经济上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工具。热点专题史知识点拨
  一、重点知识与解析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农业税,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知识与认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各朝都重视对农具的创制和改进,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桔槔、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等。
  此外,历朝还通过土地政策和赋役制度等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促进农业的发展。
  (1)土地政策的调整。调整的整体趋势和动机是:缓和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以北魏实行、隋唐沿用的均田制为标志,各朝代开始重视满足农民对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愿望,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结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赋役制度的调整。主要的趋势是:简化征收手续和种类,逐渐废除丁税、杂税和户税,突出田亩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从两汉的“编户齐民”到北魏的租调制、隋唐的租庸调制、两税法和明清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地丁银”的制度,从而逐渐废除了人头税,简化了征收的种类和手续,将税收逐渐摊入田亩中,依据田亩数量进行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货币地租的出现和人口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二)提倡自主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方面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党和政府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成果。这一时事热点与历史学科联系的均是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也极具教育意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区域。
  知识与认识:
  (1)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优秀文化,以众多的创新成就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明清时期传统科技总结,近代科技难以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科技的主张以及科技成就,近现代中国学习西方科技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和影响。如“师夷长技”的内容及局限。
  (4)建国后,党和政府为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及其突出成就。
  (5)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科学思想的推动。
  (6)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 注意一国(如英国)在不同时期对待科技的不同态度及影响,注意一国(如日本)重视科技走上强国之路的经验。
  (三)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以至于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树立了一个负责的大国形象。
  一年来,我们稳定地发展同大国的关系,推进周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参与多边外交,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强有力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知识与认识: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是因为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海陆交通发达,多数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2)交往是双向的。我国传往国外的事物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生产技术和物产等,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国的长处,其他地区的文化对我国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外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3)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和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闭关锁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4)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使中国倍受侵略与奴役;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执政为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中国历史各个不同时期,中共都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知识与认识: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遇到两次严重挫折,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一次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后来都转危为安、反败为胜,考生要关注这方面的史实。
  (2)中共在抗战最艰难的1941-1942年为克服困难,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
  (3)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政策措施,包括“三反”、“五反”运动;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整风运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历史的转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包括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和“基本法”的实施等。
  (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开发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长三角、珠三角的工业化、城市化,西南地区、中部崛起、红色旅游等问题,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
  知识与认识:
  在历史复习中,可根据有关重点城市和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结合热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环渤海地区的古代开发、近代演变和新中国发展。
  (2)西部地区,关中地区的兴盛和衰落、四川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开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3)东北地区,古代历史上的东北、近代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建国后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等。
  (4)沈阳、天津、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要结合地图归纳梳理。
  (六)调整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一时政热点从历史学科角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中外近(现)代化发展历程怎样;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能够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古今中外有哪些思想、发展经济的举措值得借鉴;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等等。
  知识与认识:
  (1)中外历史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古代的“节约”思想。有的是教材中明确提到的,有的是通过材料引入的,如老子、孔子、墨子、管子、荀子等都有关于“节约”的论述;古代统治者(如汉文帝、唐太宗等)采取的“节约”措施及取得的政绩。
  (2)中外历史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史实。如中国古代对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情况;中国古代有利于节约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如农耕技术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厉行“节约”的传统。如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中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3)中外历史上为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和改革。
  (4)吸取中外历史上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教训。如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清朝时期,由于地丁银制度的推广,人均耕地急剧减少,导致滥垦滥牧,围湖造田,生态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末,在“左”倾思想影响的年代里,片面强调“人定胜天”,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被错误发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环境污染更为突出: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物种灭绝,资源枯竭。
  (5)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及其获取的正确认识。
  (6)世界各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及其获取的正确认识。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德国均从国外获得资源,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却对被掠夺国造成灾难,加剧国际紧张局势。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里约热内卢宣言》,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7)当今知识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源利用的影响:扩展了资源的利用范围,增强了资源的开发力度。资源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国际关系。知识经济的出现,使解决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可能。
  (七)台湾问题、国共关系与祖国统一
  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存在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陈水扁上台以来,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刻意模糊、回避,甚至公开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推行“渐进式台独”,最近又废除“国统会”,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知识与认识:
  (1)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荷兰占台湾、日本割台湾、国民党败逃台湾)。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①1924年到1927年:合作。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后来,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制造反革命政变,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②1927年到1937年:对抗。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与国民党政权对峙。同一时期,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实现,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
  ③1937年到I945年:再合作。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公布,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经过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④1946年到1949年:再对抗。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对抗。经过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上国共进行了两次合作,证明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达成了共识,两党共识向全中国人民昭示,反对“台独”,两岸共享和平、稳定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八)关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吸收先进文明成果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源泉。这一点应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重视。
  知识与认识:
  (1)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及其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儒家思想及其地位变迁。
  (3)古代史上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4)近代新思想的演变和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西学成份。
  (5)中国历代思想解放运动。
  (6)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7)世界近代思想文化成就及其形成原因。
  (8)特别关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成立中华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的影响;新三民主义: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②毛泽东思想。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井冈山斗争、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中共“七大”上确立。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的思想及其实践。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③邓小平理论。形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一国两制”的构想。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二、试题训练
  1.下列水利工程修建的先后顺序是
  ①通惠河 ②都江堰 ③江南河 ④灵渠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2.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清朝后期开埠通商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加入WTO,本质不同点在
  A.入关税率不同      B.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C.开放地区范围不同    D.人民受惠程度不同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7.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伸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8.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出现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B.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从科学到技术再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D.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及点拨
  1.B。
  2.A。从政治经济的根本制度上找原因。
  3.A。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没有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4.C。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是经济建设;“基本点”一是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是改革开放。所以,选项②、④符合。
  5.B。本质应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上看。
  6.D。选项D时间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在1947年。
  7.A。这里的“理性”是指不依赖外界的权威(宗教的和世俗的),独立自主地思考与判断。
  8.C。从科学理论的发现到技术的突破再到生产应用的周期大大加快。文化专题史知识点拨
一、重点知识与解析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1.主要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学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了“百家争鸣”局面,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化与思想上“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化成果气势恢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科技取得新成就,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范缜的《神灭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技文化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诗歌进入黄金时代,艺术多姿多彩。盛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三大发明将中国古代文化推上了巅峰,宋词元曲繁荣,民俗画流行、史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但停滞的趋势明显;文化领域专制色彩浓厚,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
2.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②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前提。
③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
④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⑤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中国古代文化连绵不断,前朝文化的繁荣为后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成就。
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创造。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成果的直接创造者。
当然,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不会完全一样,应注意不同时期文化发展原因的特殊性。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变迁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提出“礼”的主张,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代表人物为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5)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儒家思想。
(6)太平天国创立拜上帝教,吸收儒家的大同思想。
(7)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道理。
(8)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读经和尊崇孔子。
(9)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批判礼教。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10)“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迎合政治斗争的需要。
2.基本认识: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具有丰富的、优秀的内涵,我们应该弘扬、发展其优秀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和改进:西汉甘肃天水放马堆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蔡侯纸)。
传播:造纸术向东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向西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印刷术
发明和发展: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
传播: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3.指南针
发展历程:人们又利用磁针指南特性,制成了指南针,到了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传播: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发明和发展: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北宋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发明“突火枪”。
传播: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火器的广泛应用,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铁的需要,促进了冶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近代前期思想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开眼看世界,面对现实。其对中国的影响重在思想,没有具体实践。
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新式学校,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进一些西方近代的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和教育制度上打开缺口;诱导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百日维新的发生,但是失败,其伟大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中国的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抵制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人们的思想,并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五)中国近代前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从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的发展。主要特点有:
①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文化过渡特点。既有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又有侵略与抗争的分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矛盾和斗争,最终动摇了中国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碰撞中不断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成分,获得新生。
②救亡图存是文化发展的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近代思想的发展更是显示出面对危难时局,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特点。先进的中国人把挽救民族危亡同发展资本主义,同追求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推动近代文化的进步。
③发展变化速度快。由于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快,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化发展变化也迅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和阶级性不断变化。也正是由于变化快,未及深入就变,近代文化又具有发展不深入,层次较浅的特点。
(六)世界近代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近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发展。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打破神学世界观的束缚,突出人性,在思想界出现了肯定人的价值,推崇人性的文艺复兴运动。伴随着人文主义的传播,早期资产阶级积极发挥个人才能,采用多种手段积累原始资本。人文主义的宣扬,还是开辟新航路的思想动力之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他们直接提出反封建专制的启蒙思想,要求建立法治社会,用至高无上的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美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开展开辟了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产生,他们希望摆脱政府的种种规定,能够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同时他们要求更多地参与政治。这样首先在英国出现了自由主义。随着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自由主义成为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经过不懈努力,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渐得以实施。
到20世纪前期,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的经营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日益增长。英国的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学主张。二战后,由于欧美各国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七)世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1.发展阶段:
(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电的概念提出、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理学创立等都体现了兴起的特点。
(2)近代科学的综合化阶段: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
(3)现代科技的飞跃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物理学的革命为科技飞跃奠定了理论基础。而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程度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2.三次科技革命:
(1)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向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扩展。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3)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科技革命是近现代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进程大为缩短,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试题训练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佛教广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绘画题材 B.建筑风格
C.哲学斗争 D.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4.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民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14——18世纪欧洲相继形成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①都表达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都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观念,追求自由平等③都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④都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6.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开始产生重大影响是在
A.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B.一战以后的经济改革中
C.罗斯福推行“新政”期间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时期
参考答案及点拨
1.B。本题从和谐社会的热点知识出发考查孔子“仁”的思想主张。贵贱有“序”是礼的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主张,所以答案是B项。
2.D。佛教、佛学思想从来没有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3.B。《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瀛环志略》完整介绍世界各国史地情况。
4.D。新文化运动前的斗争重在政治领域,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深刻的革命运动。选项A是辛亥革命的功绩。选项B,辛亥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彻底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5.C。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选项③,文艺复兴运动是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是为未来资产阶级掌权提供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设计。所以,文艺复兴运动没有这一作用。
6.C。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第一次大规模成功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实行是在二战以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