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2.2质点和位移提升作业(2套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2.2质点和位移提升作业(2套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9 12:27:32

文档简介

质点和位移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
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做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
C.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3.2017年5月15日,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张继科以4∶2击败了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关于张继科击球后,乒乓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研究击球的瞬间球的形变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
B.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时可把球看做质点
C.研究球飞行时的旋转时可把球看做质点
D.研究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可把球看做质点
4.如图所示,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这几种情况下:
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化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6.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又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所示,如果AC=50 m,BC=20 m,则质点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位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一定不为零
8.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x的正方形ABCD由A
点沿箭头所示的路径运动到D点,则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是(  )
A.位移为0,路程为0
B.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下,路程为3x
C.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上,路程为3x
D.位移为0,路程为3x
9.某一运动质点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如图所示,OA=AB=OC=CD=1 m,O点为x轴上的原点,且质点由A点出发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 m,路程为4 m
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
10.如图所示是两质点A和B沿一条直线运动的s-t图象,结合图象求出:
(1)质点A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质点B在前2 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3)两图线的交点P表示什么?
(4)A、B两质点相比较哪一个运动得快?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质点虽然不存在,但能使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变得简单、方便,A错误.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B、C错误,D正确.
2.【解析】选A.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A项正确;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时,乒乓球的每一部分的运动都要考虑,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B项错; C项中硬币的形状与研究的问题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硬币不能看成质点,C项错;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当成质点,D项错.
3.【解析】选B、D.研究击球的瞬间时需要确定击球的位置及球的形状变化,因此乒乓球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或飞行时间时,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把球看做质点,B、D正确;研究球飞行旋转时不能忽略形状、大小,C错误.
4.【解析】选C.从北京到重庆,选择的路径不同,因此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走过的路程也不相同,①对②错;不论怎么走,由于都是由北京到重庆,初位置不变,末位置也不变,他的位置变化是相同的,位移是相同的,③错④对,故选C.
5.【解析】选A、D.由矢量、标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
6.【解析】质点的路程等于AC+BC=50 m+20 m=70 m,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AB=AC-BC=50 m-20 m=30 m,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由A指向B.
答案:70 m 30 m 由A指向B
7.【解析】选C.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错.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B错.物体的运动路径不同,但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C对.如果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又回到出发点,位移就为零,D错.
【总结提升】位移和路程的疑点辨析
(1)位移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而路程不仅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还与路径有关,从甲地到乙地,位移是惟一确定的,而路程不是惟一的,路径不同,路程可能不同.
(2)位移和路程相比较时,只能比较其大小,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当涉及到曲线运动时,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
8.【解析】选C.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A、D之间的距离x,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方向向上,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AB+BC+CD=3x,故选C.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与路径有关.
【解析】选B、C.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质点在A→B→C的时间内,位移s1=xC-xA=-1 m-1 m=-2 m,A错.质点在B→D的时间内,位移s2=-2 m-2 m=-4 m,路程等于BD的长度4 m,B对.D点的坐标为xD=-2 m,C对.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
-3 m,D错.
10.【解析】(1)根据图象可以知道,质点A在第1 s内从-4 m处到0 m处,所以sA=4 m.
(2)质点B在前2 s内从2 m处到4 m处,所以sB=2 m.
(3)两图线的交点P表示A、B两质点在第2 s末相遇.
(4)同样是2 s的时间,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的质点A的位移大小是8 m,质点B的位移大小是2 m,所以A运动得快.
答案:(1)4 m (2)2 m (3)A、B两质点在第2 s末相遇
(4)A

质点和位移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运动中,研究对象可当作质点的是 (  )
【解析】选C。花样滑冰时,人们欣赏的是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花样滑冰运动员当成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他们当作质点,选项B错误;万米长跑比赛主要考虑的是哪位运动员先跑到终点,可以把长跑运动员当作质点,选项C正确;火车过桥时,火车的长度相对它过桥时间的研究不能忽略,不能把火车当作质点,选项D错误。
【补偿训练】关于乒乓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击球的瞬间球的形变时可以把球看作质点
B.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时不能把球看作质点
C.研究球飞行时的旋转时可把球看作质点
D.研究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可把球看作质点
【解析】选D。研究击球的瞬间时需要确定击球的位置及球的形状变化,因此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或飞行时间时,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把球看作质点,B错误,D正确;研究球飞行旋转时不能忽略形状、大小,C错误。
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2)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
【解析】选D。该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其路程不等,但初位置、末位置相同,即位置的变化相同,故位移一样大,选项D正确。
3.a、b、c三个质点都在同一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0~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
B.在0~t3时间内,质点c的路程比质点b的路程大
C.质点a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D.在t2~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
【解析】选D。位移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点位置,三个质点都在同一轴上运动,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相同,位移相同,故A正确;从图像可知,质点c在0~t1时间内向负方向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质点a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改为向负方向运动,故C正确;c向负方向运动了一段路程,所以b比c运动的路程小,故B正确;在t2~t3时间内a的运动方向与b、c的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
【补偿训练】A、B、C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物体在10 s内的位移相等
B.三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三个物体在10 s内的路程关系为lA>lC>lB
D.三个物体在10 s内的路程相等
【解析】选A。三个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选项A正确;A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然后再沿负方向运动,B、C两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三物体都做直线运动,A物体沿直线往返运动,B、C两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三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因此,路程大小关系为lA>lB=lC,选项C、D错误。
4.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  )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代替 D.科学假说
【解析】选B。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5.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x的正方形ABCD由A点沿箭头所示的路径运动到D点,则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
A.位移为0,路程为0
B.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下,路程为3x
C.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向上,路程为3x
D.位移为0,路程为3x
【解析】选C。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两点之间的距离,即A、D之间的距离x,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方向向上;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AB+BC+CD=3x,故选C。
6.如图所示,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s-t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物体均向同一方向运动
B.甲和乙在8 s内都一直在运动
C.甲、乙两物体运动了8 s后,在距离甲的出发点60 m处相遇
D.甲在前2 s内的位移小于6~8 s内的位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明确图像上某一点的确切含义,即某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
(2)根据图像确定位置的变化规律。
【解析】选C。物体甲在0~2 s和6~8 s内位移增加,向正方向运动,物体乙的位移逐渐减小,向负方向运动,则A错误;物体甲在2~6 s内位移不变,处于静止状态,B错误;8 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相遇点距甲的出发点60 m,C正确;甲在前2 s内的位移是40 m,在6~8 s内的位移是20 m,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7.(10分)如图所示是两质点A和B沿一条直线运动的s-t图像,结合图像求出:
(1)质点A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质点B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3)两图线的交点P表示什么?
(4)A、B两质点相比较哪一个运动得快?
【解析】(1)根据图像可以知道,质点A在第1 s内从-4 m处运动到0 m处,所以sA=4m。
(2)质点B在前2 s内从2 m处运动到4 m处,所以sB=2m。
(3)两图线的交点P表示A、B两质点在第2s末相遇。
(4)同样是2s的时间,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的质点A的位移大小是8m,质点B的位移大小是2m,所以A运动得快。
答案:(1)4 m (2)2 m
(3)A、B两质点在第2s末相遇 (4)A
8.(10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又从B运动到C,A、B、C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A=5m,xB=-10m,xC=-2m,试分别求出物体从A到B,从B到C,从A到C的位移。
【解析】在位移坐标上,位移等于坐标值的变化量。
三个过程的位移分别为:
A到B时s1=xB-xA=-10 m-5 m=-15 m
B到C时s2=xC-xB=-2 m-(-10 m)=8 m
A到C时s3=xC-xA=-2 m-5 m=-7 m
正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答案:-15 m 8 m -7 m
【互动探究】若上题中的物体改为一辆轿车,如图所示,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 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试求:
(1)在直线坐标系上标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
(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
提示:(1)建立一维坐标系,规定正方向,如图所示。
(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位移
x=x2-x1=-500m-300 m=-800 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向西
路程:s=150m+450 m+500 m=1 1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