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蜜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蜜蜂(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9 13: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教版
6.蜜蜂
【教学目标】[来源om]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弃、证、扔、免、闷、拥、阻、劣、环、括、沿”。
2.理解课文,探究蜜蜂辨路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作者探究蜜蜂辨路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蜜蜂有哪些本领吗?(指名回答,集体交流)蜜蜂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蜜蜂》来更进一步了解它吧!(板书课题)
2.学习课题中的“蜜蜂”。
(1)读音:mì fēng
(2)记字形:蜜字是上下结构,蜂是左右结构。
二、初读感知 :Z&xx&k.Com]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问老师。
①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②挑战词语,老师出示词语,找学生来读。
抛弃 证实 避免 闷热
阻力 拥挤 恶劣 包括
③理解词语。
抛弃:扔掉不要。
恶劣: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
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证实:证明其确实。
沿途: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这段。读了这段,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2.学习第2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进行试验的?
(作者捉了四十只蜜蜂,把它们带到二里半路的地方,抛弃在那里。)
3.细读3-5自然段:
(1)作者怎么证明飞回的蜜蜂是被扔的那群?
(作者在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2)“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3)你怎么理解“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这两句话的意思?
(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4.精读6-8自然段
(1)两次回来的蜜蜂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两只蜜蜂飞回来,飞了四十分钟左右,身上还带了花粉。
第二次飞回来了十五只蜜蜂,是在第二天回来的。
(2)作者捉了四十只,二十多只受伤,十七只飞回到家,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3)从法布尔的身上我们受到怎样的启发?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课堂总结
课文写“我”通过一个试验,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作者的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五、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pāo qì zhèng shí bì miǎn mēn rè
( ) ( ) ( ) ( )
zǔ lì yōng jǐ è liè bāo kuò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证(  )   蜜(  )   蜂(  )   阻(  )   闷(  )
征(  )  密(  )  峰(  )  组(  )  问(  )      
六、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并在合适的地方画上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
【板书设计】
蜜蜂
听说——做实验——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蜜蜂》这篇课文叙述线路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给20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理解到为了要跟其他蜜蜂区别开来才这么做,体会到他很聪明细心。本课留有遗憾的地方时:下课铃声响了,还有一个问题没来得及提出:“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飞回来了,那么还有三只哪去了呢?”这个问题很值得让孩子们探讨,虽然可以留到下节课上再问,但是感觉对于本节课总是缺少什么,所以今后一定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