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N?l蟚釼觺. p p t(共31张PPT)
学习目标
一、我国民族总体特点如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少数 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坚持什么原因?实施状况如何?实施该政策有什么意义?
三、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地区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习目标
哪些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
分布特点:形成以 族为主体的
、 的格局
民 族:中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 个。
民族关系: 、 的关系。
我国民族
总体特点
56
55
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汉
大杂居
小聚居
我国民族
总体特点
昭君出塞
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少数 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坚持什么原因?实施状况如何?实施该政策有什么意义?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动脑筋:
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 )
2、民族区域自治区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
×
×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状况:现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 、 等。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原则:国内各民族 。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 、
、 和地区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一律平等
5
自治州
自治县
民族平等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傣族泼水节
新疆吐鲁番葡萄节上的维吾尔族儿童
佤族木鼓舞
拉萨大昭寺大法会
团结颂
三、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地区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各民族 的政策。
成果:①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胜利
完成 ,废除了 制度,
进入 阶段,现已成为我国的 。
②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 基地。
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 基地
④今天, 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 民 族
共同发展
新机遇:实施 战略。
共同发展
民主改革
封建农奴
社会主义
重要牧区
商品粮
第二大橡胶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
川藏公路
新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
B
精思巧选
1、目前我国的民族居住特点是( )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聚居格局
B、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C、各民族均衡的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D、各民族均衡的大聚居格局
2、我国最高级别的少数民族自治机构是( )
A、自治省 B、自治区 C、自治洲 D、自治县
3、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是( )
A、非常均衡 B、基本均衡
C、政治、文化均衡,经济不均衡 D、很不均衡
4、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B、有利于落实民族平等政策
C、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D、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独立的政治制度和开展独立外资
5、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于下列哪一少数民族地区( )
A、海南省 B、云南傣族自治州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D
B
B
D
各抒己见
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有
何特点?你认为怎样实施西部大开
发才有利于少数民 族地区的发展?
想一想: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为民族团结能做些什么?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
相处?
意义
内容
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
民族总体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则
各 民 族
共同发展
政策
表现
新机遇
民
族
团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