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
2.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
3.理解an与Sn的关系,能根据Sn求an.如果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公式,如何求它的通项公式?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Sn=an2+bn+c(a,b,c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知识链接] (n≥2).1.数列中an与Sn的关系
对任意数列{an},Sn与an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n= (n=1),Sn-Sn-1S1[预习导引]2.由数列的Sn判断数列的类型
由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
令A=,B=a1- ,则Sn= ,
所以Sn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 函数,反过来,对任意数列{an},如果Sn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 函数,那么这个数列也是 数列.An2+Bn二次二次等差3.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1)在等差数列{an}中,当a1>0,d<0时,Sn有最大值,使Sn取到最值的n可由不等式组 确定;
当a1<0,d>0时,Sn有 值,使Sn取到最值的n可由不等式组 确定.最小(2)因为 若d≠0,则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看:当d>0时,Sn有 值;当d<0时,Sn有 值;且n取最接近对称轴的自然数时,Sn取到最值.最小最大例1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2+ n,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解 根据Sn=a1+a2+…+an-1+an与Sn-1=a1+a2+…+an-1
(n>1),可知,当n>1时,an=Sn-Sn-1=n2+ n-[(n-1)2+
(n-1)]=2n- , ①探究一 利用Sn与an的关系求an规律方法 已知前n项和Sn求通项an,先由n=1时,a1=S1求得a1,再由n≥2时,an=Sn-Sn-1求an,最后验证a1是否符合an,若符合则统一用一个解析式表示.变式训练1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求an.解 当n=1时,a1=S1=3;
n≥2时,an=Sn-Sn-1=3n-3n-1=2·3n-1.
当n=1时,代入an=2·3n-1得a1=2≠3.例2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Sn,求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探究二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于是,当n取与 最接近的整数即7或8时,Sn取最大值. 另解an=a1+(n-1)d=5+(n-1)
an= 解得n≥8,即a8=0,a9<0.所以和是从第9项开始减小,而第8项为0,
所以前7项和或前8项和最大.规律方法 在等差数列中,求Sn的最大(小)值,其思路是找出某一项,使这项及它前面的项皆取正(负)值或零,而它后面的各项皆取负(正)值,则从第1项起到该项的各项的和为最大(小).由于Sn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也可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或性质求解.变式训练2 在等差数列{an}中,an=2n-14,试用两种方法求该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小值.解 法一 ∵an=2n-14,∴a1=-12,d=2.
∴a1
∴当n=6或n=7时,Sn取到最小值.
易求S7=-42,∴(Sn)min=-42.法二 ∵an=2n-14,∴a1=-12.
∴当n=6或n=7时,Sn最小,且(Sn)min=-42.例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探究三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当n≥2时,an=Sn-Sn-1∵n=1也适合上式,
∴数列通项公式为an=-3n+104(n∈N*).
由an=-3n+104≥0,得n≤34.7.
即当n≤34时,an>0;当n≥35时,an<0.
(1)当n≤34时,
Tn=|a1|+|a2|+…+|an|=a1+a2+…+an(2)当n≥35时,
Tn=|a1|+|a2|+…+|a34|+|a35|+…+|an|
=(a1+a2+…+a34)-(a35+a36+…+an)
=2(a1+a2+…+a34)-(a1+a2+…+an) =2S34-Sn规律方法 等差数列的各项取绝对值后组成数列{|an|}.若原等差数列{an}中既有正项,也有负项,那么{|an|}不再是等差数列,求和关键是找到数列{an}的正负项分界点处的n值,再分段求和.变式训练3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3,d=-4,记Tn=|a1|+|a2|+…+|an|,求Tn.解 ∵a1=13,d=-4,∴an=17-4n.
当n≤4时,
Tn=|a1|+|a2|+…+|an|=a1+a2+…+an当n≥5时,Tn=|a1|+|a2|+…+|an|
=(a1+a2+a3+a4)-(a5+a6+…+an)
=S4-(Sn-S4)=2S4-Sn1.因为an=Sn-Sn-1只有n≥2时才有意义.所以由Sn求通项公式an=f(n)时,要分n=1和n≥2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解析式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课堂小结2.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方法:
(1)二次函数法:用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方法来求其前n项和的最值,但要注意n∈N*,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来确定n的值,更加直观.3.求等差数列{an}前n项的绝对值之和,关键是找
到数列{an}的正负项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