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0 15: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8-2019学年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
A.宗法制 B.君主制 C.分封制 D.世官制
2.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3.清代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A B C D

4.“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宋朝 B.隋唐 C.秦朝 D.明清
5.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重农抑商观念占主导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6.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英军割占香港岛 B.太平军进行北伐
C.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D.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9.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不能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B.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C.反割台斗争得到清政府支持 D.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11.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2.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民族革命,推翻满清
C.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13.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14.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D.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15.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讲到:“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49 年 B.1953 年. C.1954 年 D.1966 年
16.“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17.右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B. 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来源:学|科|网]
D. 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的状态
游子身上衣
1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直接“三通”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19.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能够为作者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来源:Zxxk.Com]
C.参加万隆会议 D. 改善中日关系
20.“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来源:学,科,网]
21.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
22.中美在上海《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这主要是针对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壮大 D.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23.1746 年2月10日,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遂让普特尼重新组阁,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当他邀请上届内阁的阁员入阁时,被冷言回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2月12日辞职。这一事件后,英国
①责任内阁开始出现 ②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④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步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5.马克思在其一部书稿中这样写到某事件:“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己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该事件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26.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C.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27.2016年6月,英国“脱欧”沉重打击了面临欧元、难民、恐怖袭击等诸多危机的欧盟,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危机。欧洲一体化开始于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8.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党的领导人彼得?谢列斯特在1962年11月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当时处在战争的边缘。总而言之,我们制造了这种无法收拾的军事紧张局势,然后又想从中脱身。”日记中谈及的是
A.华约组织建立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爆发 D.朝鲜战争爆发
29.2017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朝鲜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美国与俄罗斯相继出兵叙利亚。这些事件反映出当今世界
A.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B.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C.美俄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 D.世界大战危险临近
30.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世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 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B.一体化 C. 多极化 D.集团化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请选A,错误请选B,并在相应方框内填写或涂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这加强了君主专制。
32.明朝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由官方进行。
33.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为中心任务,这说明党中央认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4.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35.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 ……“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材料二所说的“这便大错”的选官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有何弊端?材料二所说的唐代“较以前是进步的”的选官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积极性?(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认识?(1分)


37.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阿克顿(英国历史学家)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请回答:
(1) 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3分)
(2) 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多元利益的妥协”?(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2分)







[来源:学§科§网Z§X§X§K]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七周年。九十七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3分)
(2)国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3分)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4分)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8-2019学年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纸
36. (1)(4分) (2)(5分) (3)(1分)
37. (1)(3分) (2)(5分) (3)(2分)[来源:学科网ZXXK]
38. (1)(3分) (2)(3分) (3)(4分)

2018-2019学年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ABCAC 6-10 DCBCB 11-15 ACBCC 16-20 DCACB
21-25 BDCCB 26-30 DCBB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35 BABBB

36.(10分)答案为:
(1)标准:贤良、孝廉。(2分)
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中央集权);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任答2点2分)
(2)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2分)
制度:科举制。(1分)积极性: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任答2点2分)
(3)认识:选拔人才标准趋向公正;选官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任答1点1分)

37.(10分)
(1)史实: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3分)
(2)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2分)
原则: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三权分立。(3分)
(3)认识: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2分)
 
38.(10 分)
(1)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1分)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百团大战(1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1982年宪法。(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