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鼎湖山听泉 2(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鼎湖山听泉 2(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5 22:33:0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北京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泉 水
鼎湖山
鼎湖山
读题质疑
你认为题眼应是哪个词?
鼎 纱 淙 籁
dǐng
枕 聆 浊 眬
shā
cóng
lài
zhěn
líng
zhuó
lóng
认读生字词
楹联 菩提树 怅惘 污垢
汩汩 雀跃 古刹 肇庆
泠泠淙淙 万籁俱寂 释迦牟尼
理解词语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黄昏——晚饭后——夜间
空间顺序:
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1.文章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头点明鼎湖山的气候条件,是作者从想看山发展到听泉的重要前提,为下文的听泉作铺垫。
读课文,探讨:
2.登山使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身心了无杂尘”,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3.在山上补山亭内有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半点尘,上来更有碧千寻”,这是什么意思呢?
读课文,探讨:
4.把泉声比作交响乐,写出了泉声的起伏变化。你能用别的比喻来写泉声吗?试试看。
5.作者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怎样的见解?
读课文,探讨: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仔细品读。
品味语言
品读后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我们走进鼎湖山,感受到鼎湖山的清新秀美,我们听到了许多悦耳的声音。请你仔细观察图片,把想到的进行诗意地说,相信你会比例子中说的更精彩。
我听到山泉在说: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我听到(树木、石头、小草、白云……)在说……
说一说
泉 水
泉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