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20 16: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要测量食盐水的密度,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A. 量筒、天平、烧杯 B. 量筒、天平
C. 量筒、直尺 D. 量筒、天平、水
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比水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错误或多余的是( )
A. 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
B. 取一个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记录读数
C. 将铁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此时的体积
D. 将铁块和木块系到一起后再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打算用天平、烧杯、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定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铁球是否空心;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其中能够完成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如表所示为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实验考试时测出的石块密度(该石块的密度为2.50克/立方厘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黄
小明
小扬
石块的密度/(克/立方厘米)
2.45
2.52
2.56
2.60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该石块的密度为2.50克/立方厘米
B. 只有小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真实值
C. 只有小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 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 用公式ρ=算出石块的密度
6、小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猕猴桃汁的密度,以下是她的实验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猕猴桃汁的总质量m1;b.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猕猴桃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猕猴桃汁的体积V;d.将猕猴桃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猕猴桃汁的总质量m3。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猕猴桃汁的密度ρ= ②小丹实验的正确步骤是bdca ③步骤b是多余的 ④因为量筒中会有少量猕猴桃汁残留,所以小丹测得的密度偏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填空题
7、如图所示是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根据图中的测量情况填写下表。
第7题图
石块的质量/g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cm3
石块的体积/cm3
石块的密度/(kg/m3)
__ __
__ _
__ __
__ __
__ __
8、中考物理实验考查时,小明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
第2题图
(1)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__ 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_ 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_ __g。
(3)用细绳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8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 __cm3,密度为__ __kg/m3。
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第3题图
(1)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测质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应该(   )
A.将平衡螺母向右旋
B.将平衡螺母向左旋
C.将游码向右移动或添加砝码
D.将游码向左移动或减少砝码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 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 __kg/m3。
(3)小楚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楚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 __。
请帮小楚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__ _。
10、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 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G.水;H.烧杯;I.三角板。
(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 (填字母)。
(2)实验步骤有: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b.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c.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1
d.用量筒测出水和铝块的体积V2
e.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f.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3
g.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3
h.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①若要测盐水的密度,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__(填字母)。
②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__。
③若要测铝块的密度,则正确的步骤顺序是__ _(填字母)。
11、小姬采用以下方法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 __。
③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④算出水的密度ρ。
【实验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__ __。
【实验拓展】 改进实验后,小姬测得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她想:水在固态时和液态时的密度一样吗?
【继续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后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克
冰的体积V/立方厘米
冰的密度ρ/(克/立方厘米)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结论】 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 __。
12、学习了“物质的密度”这节课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产生了兴趣,于是决定测出它的密度:
,(第12题))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 _ 克,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立方厘米,则柑橘的密度为__ __千克/立方米。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 __(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重新演示了一遍: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再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为柑橘的体积。
小明认为小楠的做法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 _。
三、简答题。
13、小明想测量酒精的密度,于是去实验室借来了没有砝码的天平、烧杯、一只粗细均匀的玻璃杯、足量的水、细沙、滴管、刻度尺,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酒精密度的表达式。
4.3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测量盐水的密度时,需要烧杯装食盐水,需要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2、【答案】B
【解析】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需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先测出铁块的体积,再测出铁块和木块的总体积,即可得到木块的体积,而没有必要测出水的体积
3、【答案】C
【解析】(1)、可以用量筒装同样质量的水和牛奶,用天平来实现.那么水和牛奶的质量都知道,因为水的密度已知,水的体积量筒可以读出,那么牛奶的质量和体积一样可知了,那密度就可知了.
(2)、用量筒装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和质量,然后将戒指放入量筒,看量筒增加的体积和天平增加的质量,那也可算出戒指的密度,金的密度是多少?这个可以查表.
(3)、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他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
(4)、这个跟(2)的方法一模一样.
(5)、先用上面的方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测出总的质量.故选C.
7、【答案】25;30;40;10;2.5×103
【解析】石块的质量:从图中天平的砝码可以看出为25;量筒内水的体积为30立方厘米;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40立方厘米,石块的体积便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去量筒内水的体积。密度根据ρ=m/V进行计算。
二、填空题
8、【答案】
(1)水平;①物体和砝码位置放错;②用手拿砝码;③调平衡时没将游码放零刻度线上
(2)26.4 g;
(3)12;2.2×103
9、【答案】
(1)C ;(2)32;1.07×103
(3)测出烧杯及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ρ=
10、【答案】
(1)ABDEH;(2)aebc;ρ=;afgd
11、【答案】
m2-m1;烧杯中有液体残留;水在固态时和液态时的密度不一样
12、【答案】
(1)水平;左;(2)220.8;0.96×103(3)大;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
(4)用来接水的小烧杯上也会沾有水,导致测得的柑橘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大
三、简答题
13、【答案】实验步骤:①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粗细均匀的玻璃杯放在右盘,调节天平平衡,向左侧烧杯中加入适量细沙,向右侧玻璃杯中慢慢加水,直到天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内水的高度h1;②左侧烧杯与细沙不动,将右侧玻璃杯中的水倒出,用酒精润洗后,再向空玻璃杯内慢慢加入酒精,直到天平再次平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内酒精的高度h2。
设玻璃杯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等效替代法,水的质量等于酒精的质量,即m水=m酒精,由m=ρV可得,ρ水Sh1=ρ酒精Sh2,解得ρ酒精=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