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19 17: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延展性好 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 D.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2.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啧灴,再点燃酒精灯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Fe2O3+3CO 2Fe+3CO2
D.图中一氧化碳参与的化学反应均体现了的还原性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稀盐酸溶解并过滤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
D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5.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6.在一定条件下,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质量分数等体积稀盐酸的烧杯,天平成平衡状态,当加入下列各物质反应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 )
A.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Al,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
B.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CaCO3,盐酸有剩余
D.分别加入24.75g Al和24g Mg ,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7.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

A B C D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比较Fe、Cu 、Ag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2%的石灰水 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合金都是化合物
9.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0.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室内起火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 合理使用化肥 有可能引起土壤、空气、水源污染
C 除铁锈 铁器外刷漆
D 雾霾天气成因复杂 可能与工地扬尘、工业燃煤、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A.A B.B C.C D.D
11.往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锌离子、铜离子、镁离子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铜
C.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和锌离子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2 16 2 3
反应后质量/g x 1 24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9g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是8:1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
13.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 性.
②铁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 、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1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

15.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铁制品绣蚀的原因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作用,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这种保护膜的化学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 。
(3)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回收废旧电池的重要意义是 。
A.节约金属资源 B.增加金属产量 C.减少环境污染
(4)对Al、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①Al、Ag、CuSO4溶液
②Cu、Ag、Al2(SO4)3溶液
③Cu、Al2(SO4)3溶液、AgN03溶液.

三、实验题
16.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锈可视为Fe2O3·nH2O),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1)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
(2)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D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17.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对滤液A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想:
①Mg(NO3)2、AgNO3、Cu(NO3)2 ②Mg(NO3)2、Cu(NO3)2 ③Mg(NO3)2、AgNO3
④只有Mg(NO3)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④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固体B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8.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____。
19.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已知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一定含_____________,写出符合该条件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回答下列金属和合金的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中含碳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3)高温下,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来冶炼生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100t,理论上最多得到纯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t。
21.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丽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3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0.04 0.02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6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能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ZnSO4=MgSO4+Zn。故选D。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C
【解析】
试题分析: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外界环境对其的进一步腐蚀,所以更耐腐蚀,不能说明其活泼性;③硫酸铜、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是因为铁比铜活泼,可以将铜置换出来;④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是因为铜比银活泼,可以将银置换出来。
考点:金属活动性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
3.C
【解析】
【详解】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故A错误;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还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的作用,故B错误;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C正确;
D、图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体现了CO的还原性,点燃尾气,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C。
4.D
【解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B. 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分析解答;
C.根据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铁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银进行解答;
D.依据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后产生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
解:A.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取酒精的可以燃烧,蘸取水的不能燃烧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故错误;
B.由于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C.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铁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银。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无法比较,故错误;
D.羊毛在点燃时会产生出焦羽毛味,而合成纤维没有焦羽毛味,所以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该两者。
点睛: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5.C
【解析】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加入铁后无变化的分析,也就是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硫酸铜及硫酸的存在,这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A、A、根据Mg→2HCl→H2和2Al →6HCl→3H2的关系可知,镁恰好反应,Al有剩余,Mg、Al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不一样,天平不平衡,故错误
B、Al、Zn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不一样,天平不平衡,故错误
C、Na2CO3和CaCO3与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一样,天平不平衡,故错误
D、24.75g Al和盐酸反应生成2.75g的氢气,24g Mg和盐酸反应生成2g的氢气,天平保持平衡,故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g,即不能得到2%的石灰水;稀硫酸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不能鉴别。故选B。
考点:实验方案
8.A
【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正确;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错误;C、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错误;D、合金是在金属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A。
9.A
【解析】A、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溶液中水减少了,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2,错误;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酸完全反应,氢气中氢全部来自酸,酸的质量相等,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错误;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1:8,错误。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0.A
【解析】A.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A错误;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因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B正确;C.将铁器外刷漆,增加保护层,可防止铁生锈,故C正确;D.工地扬尘、工业燃煤、汽车尾气排放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故选A。
11.B
【解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铜>银,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反应结束再与硝酸铜反应,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 (NO3)2+2Ag、Zn+Cu(NO3)2=Zn (NO3)2+Cu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依据图像中的曲线可知,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因此:
A、ab段(不含两端点)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镁离子,错误;B、bc段(不含两端点)是锌和硝酸铜的反应,所以析出的金属是Cu,正确;C、C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镁离子和锌离子,可能含有铜离子,错误;D、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或64份质量的铜,所以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错误。故选B。
点睛: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对于盐中的金属而言,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12.B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不变,故12g+16g+2g+3g=x+1g+24g+3g,解得x=5g,选项错误;B、根据表中数据,甲质量减小7g,乙质量减小15g,丙质量增加22g,丁质量前后不变。故甲、乙为反应物,丙为生成物,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乙质量减小15g,丙质量增加22g,故反应质量比为15:22,选项错误;D、物质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13.①导电;②化合物;刷漆;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根据铜具有导电性解答;
②根据铁化学性质活泼,防锈一般是控制生锈的条件完成.
解:①铜具有导电性,铜丝可以做电线;
②铁化学性质活泼,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答案:①导电;②化合物;刷漆;
14. 汞 4Al+3O2==2Al2O3 Zn+2AgNO3==Zn(NO3)2+2Ag Zn(NO3)2、Fe(NO3)3
【解析】(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汞;(2)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4Al+3O2==2Al2O3 。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Zn(NO3)2、Fe(NO3)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5.(1)氧气 (2)Al2O3; (3)AC; (4)②
【解析】试题分析:(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3)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节约金属资源;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Al、Ag、CuSO4溶液:铝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说明铝比铜活泼;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可以证明:Al>Cu>Ag;
②Cu、Ag、Al2(SO4)3溶液:铜和银均不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三种金属中铝最活泼,但是无法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③Cu、Al2(SO4)3溶液、AgN03溶液:铜不能置换出硫酸铝中的铝,说明铝比铜活泼,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证明Al>Cu>Ag。故选② 。
考点:铁生锈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资源的保护
16.(1)2H2O2 2H2O + O2↑ 浓硫酸 C D D E
(2)Fe +2 HCl = FeCl2 +H2↑ FeCl3
【解析】
试题分析:(1)打开K1,分液漏斗中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故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 + O2↑;因为所示装置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故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除去氧气中的水分,以控制变量;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C(干燥的铁丝,无水)、D(潮湿的铁丝,有水);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D(氧气浓度大)、E(空气中,氧气浓度小)
(2)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由于C中无水,铁丝不生锈,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 +2 HCl = FeCl2 +H2↑;而装置D中的铁丝生锈形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充分反应后D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考点:铁生锈就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17.③ 镁先与硝酸银反应; 取固体加入盐酸 镁、铜和银
【解析】
试题分析: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③,其理由是:镁先与硝酸银反应;不会先将铜离子置换;根据现象看出过程中应该是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中含有镁,因此铜和银被完全置换。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18. Ca(OH)2 置换反应 2HCl+?Na2CO3=?2NaCl+?CO2↑+?H2O H2O
【解析】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E的俗名叫熟石灰,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氢气只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A、F可能是氢气,F是氢气时,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是氢气,B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所以C是盐酸,D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E的化学式是Ca(OH)2;②A与B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③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HCl+Na2CO3=2NaCl+CO2↑+H2O;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水。
19. H2O2 CO2 Fe2O3 C、H CH4(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H2O2 2H2O+O2↑ 3C+2Fe2O3 4Fe+3CO2↑ 置换反应
【解析】A是一种液体,反应①后还有B,则B作催化剂,A是过氧化氢。H是一种红色固体,与单质碳能反应,则H是Fe2O3,反应②能生成G,反应③也能生成G,则G是CO2,D是O2。 2H2O2 2H2O + O2↑,则C是H2O,E燃烧生成CO2、H2O ,E中含一定有C、H元素。(1)A是H2O2,G是 CO2,H是Fe2O3 (2)E的组成元素一定含C、H,符合该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是CH4或C2H5OH。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 + O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3C + 2Fe2O3 4Fe + 3CO2↑,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再找出此题的突破口,此题中A、H是突破口,找出突破口后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0.钢 氧气和水 Fe2O3+3CO2Fe + 3CO2 56t
【解析】
【详解】
(1)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合金,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它们中含碳量较少的是钢,故填钢;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故填氧气和水;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写为Fe2O3+3CO 2Fe + 3CO2;
(4)解:设理论上最多得到纯铁的质量为x

=
X=56t
答:理论上最多得到纯铁的质量是56t。
21.(1)1(2)19.6%
【解析】(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g+0.04g+0.02g=0.1g;(2)设1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Zn+H2SO4=ZnSO4+H2↑
????????98???????????????? ?2?
?????????????????????????0.04g
, =1.96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共制得氢气0.1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