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一中2008届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试题(山东省滨州地区惠民县)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一中2008届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试题(山东省滨州地区惠民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4-13 15: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一中2008届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制度建设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回答1~3题
1.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六安西汉诸侯王墓的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六安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B.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先后分封了大批刘姓诸侯王
C.分封制是西汉初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到汉武帝时仍在延续
D.“六安王”刘庆应该没有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2.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基本上其运作模式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那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二府三司制 D.明清内阁制
3.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对史料的挖掘和研究使我们更能了解真实的历史。回答4~6题。
4.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
A.玉面人的年代 B.玉面人的特征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5.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 地主 佃农 工人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6. 中国古代农民尽管“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人口过多的压力  B.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C.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D.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共同发展。回答7~9题。
7.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一千年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 )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8.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回答10~14题。
10.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11. 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 (  )①新航路开辟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④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代议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13.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网络信息技术
14.罗素(Bertrand Russell)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回答15~22题。
15.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16.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17.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19.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20.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21.“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2.游就馆是日本靖国神社的博物馆。2007年新年初游就馆调整展示内容后重新开放;在对南京大屠杀的介绍中增加了“将中国军队击退到下关处并歼灭。对穿著便装的残兵也进行了严格的处罚”等文字。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靖国神社的调整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②游就馆所宣扬的历史观没有变③日本承认了在南京犯下的罪行④展示内容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缓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经济政策的调整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回答23~25题。
2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24.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A. 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 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25.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何时?(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两极格局的确立  
C.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D.苏联及东欧共产体制解体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回答26~30题。
2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27.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8.读《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下列因素中,直接影响20世纪80年
3.6
3.2
3
2.8
2.6
2.4
2.2
A.市场经济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D.科学技术发展创新
29.左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 )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30.山东广饶大王镇刘集村保存有我国一本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在1922年翻译出版。有人评价该书在中国的出版“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 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 ) ①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非选择题
31.(19分)鸦片战争以后,包括洋教在内的西方文化大量进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记载,李佳白在1883年受美国长老会的派遣来华传教,开始时在山东的烟台、济南一带活动。到中国后,他改穿中国服,戴假辫子,“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进行他的传教活动。
(1)为什么李佳白在中国传教时“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2分)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实践。(3分)为什么康有为“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2分)康有为的思想宣传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
材料三 康有为在1898年曾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注:英国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和林乐知(注:美国传教士,1860年来到中国。)的著作。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也是靠了传教士的帮助才逃脱清政府的追捕。……但西方列强却把洋教当成他们“藉以张国威”、“藉以广土地”、“为商业之先”的工具,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
(3)材料三中“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是指什么?(1分)依据材料分析洋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4分)
(4)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阅读了以上材料后,决定以《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影响》为题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该研究性学习写出选题依据。(要求:至少写出二条。)(4分)
32.(16分)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 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②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 ___。
理由是_____ 。(2分)
③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 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 。(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 (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2分)
(3)19世纪70年代,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共和制。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内容。(6分)
国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法国
33.(12分)百年“张裕”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它经过了产生——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视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二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1)“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4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张裕公司的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3分)
34.(18分)产生于西欧的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革命者斗争的思想武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进行充分的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将其思想理念变成了现实。以英国、美国为例,《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3分)简要分析这些原则能够变为现实的客观条件。(3分)
(2)在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接受了启蒙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但革命并未取得成功。请你回答:在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过程中,中国与英国、美国有什么相似之处?(5分)为什么中国失败了?(3分)
(3)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成功地完成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到现实的过程。请你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完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惠民一中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30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D D C D A B D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C C C C A D D A D B D A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B
31.(1)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这样可以减少传教的阻力。(2分)
(2)①主张:因信称义。(1分)实践:领导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创立了新教。(2分)②原因: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2分)(或: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③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
(3)斗争:义和团运动。(1分)
积极: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支持中国的变革运动或先进人士。(2分)
消极: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2分)
(4)当今改革开放年代,西方文化再度大量进入中国;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中国的发展,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的长处,做到洋为中用。(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给4分。其它说法,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2.(1)①公民大会。(1分)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国家大事。(1分)
②议会。(1分)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1分)
③皇帝。(1分)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1分)
(2)特征: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及政府不向国会负责;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等。(2分)
表现: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最高行政首长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领导者,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分)
(3)(每空1分)
国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皇帝 世袭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或皇帝操纵议会)
法国 总统 议会选举 互相制约与平衡,总统向议会负责
33.(12分)(1)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1分)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1分)
(2)由国有企业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1分)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技持;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只有不断改革、调整、企业才能充满活力。(3分)
34.(18分)
(1)原则:反对专制、实行分权、依法而治。(3分)
条件:工场手工业发展;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资产阶级结束了旧制度。(3分)
(2)相似: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颁布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果实。(5分)
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3分)
(3)原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3分)
1,3,5
1,3,5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