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与社会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运用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B A D C D A B C C D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B A B A B C B
26、(4分)(1) 尼罗河 (2) ③
(3)《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任意1个即可) (4) ④ (每小题1分)
27、(13分)问题一:条件:中国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地圆说”盛行; 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分)(任意答对2个即可)
主要目的: 获取大量的黄金和香料 (1分)
问题二:麦哲伦 首次环球航行 (2分)
问题三:明朝 马六甲海峡 非洲 (3分)
问题四:欧洲殖民者疯狂进行殖民扩张,并引发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 (3分)
问题五: 欧洲殖民者毁坏了当地文明,郑和则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当地的开发。(2分)
28、(10分)问题一: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 (1分)
问题二:文艺复兴。 意大利 (2分)
问题三:封建专制 法西斯专制 (2分)
问题四:启蒙运动(1分) 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 (1分)
中国: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分)(任意答对1个即可)
问题五: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监督作用,促进社会和谐(2分)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9、(10分)问题一: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造成了人口膨胀、
住房拥挤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2分)(任意答对2个即可)
问题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从英国开始 (2分)
问题三:经济发展迅速(1分)因为日本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1分)。(二者其一即可)
问题四:为了掠夺工业原料、抢占广阔的商品市场(这些地方统治薄弱)(2分)
问题五:西方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造成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另一方面也传播了西方文明,
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30、(13分)问题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分) 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 (1分)
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吞并(或侵略)整个世界 (2分)
问题三: “同盟国” 与“协约国” (1分) 五四运动 (1分)
问题四: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击法西斯的侵略,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2分)
问题五:犹太民族 南京大屠杀 (2分)
问题六:德国认真深刻反醒历史,并付诸行动 (1分)
日本极力掩盖、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甚至为战犯招魂、翻案 (1分)
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学校 姓名 考号
……………………………………………………………………………………………………………………………………………………………………………………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试卷作O分处理
在了解社会,熟悉历史,迎接挑战
九 年 级 期 末 考 试
历 史 与 社 会 2008.1.14
亲爱的同学: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了丰富的世界历史知识,具备了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学。现在,尽情地来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吧!
说明: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综合运用题。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号填在密封线内。
4、本次考试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右边两幅图画反应的古代文明是
A、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埃及文明
D、希腊文明
2、古印度的种姓制中,等级最高的是
A、刹帝利 B、首陀罗 C、吠舍 D、婆罗门
3、阿拉伯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集是
A、《一千零一夜》 B、《人间喜剧》 C、《马可波罗行记 D、《飞鸟集》
4、下列关于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 它们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②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③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圣经》,基督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④ 佛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B、都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
C、都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D、都设立了维护公民权利的保民官
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这里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是指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天竺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的开辟
7、右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
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妇女解放
B、改革创新
C、人文主义
D、禁绝欲望
8、我们经常使用的0-9十个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中国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印度人
9、在今天的英国、荷兰、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仍保留有国王或天皇的称号。
这一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部文献确立的政体有关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王老师从网上搜集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攻打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等资料做课件。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讲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11、勇于冲破宗教神学的禁锢,并提出右图天体运行学说
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布鲁诺
C、哥白尼
D、达尔文
12、如果你来编写《美国独立战争》的课本剧,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的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华盛顿 D、罗伯斯比尔
13、下列属于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是
A、但丁 B、达·芬奇 C、拿破仑 D、伏尔泰
14、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成立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工人运动兴起 D、十月革命胜利
16、下列四国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17、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 B C D
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9、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十月革命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B、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
C、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D、革命的主力是资产阶级
20、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
英 德 美 法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欧盟和独联体的形成
21、下列有关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A、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B、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英德不列颠空战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23、下列有关“一战”和“二战”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大战的发动者都是日本 B、根本原因都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大战前都建立了两大对立军事集团 D、美国都是战争刚打响就积极加入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个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是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土耳其
25、二战结束后,东西方出现了对峙格局,其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铁幕演说、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B、北约和华约的出现、苏联解体
C、杜鲁门主义、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苏联解体
第二卷 综合运用题(共50分)
26、阅读下图一完成下列问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图一 亚非文明发源地
(1)图一中哺育 ① 所在文明的大河是
(2)佛教的发源地是图一中的数字
(3)图一中 ② 所在文明的文明成果有
(4)2007年10月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的是图二中的数字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15世纪,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技术已经传入欧洲,欧洲的造船技术提高很快。当时已日益流行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因此一批新兴的资产者,为了得到
大量的黄金和香料,在文艺复兴提倡的积极冒险精神的感召下,凭借先进的航海
技术和装备很好的武器,率领船队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
图一 新航路开辟 图二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
HYPERLINK "http://www.zszx.info/imagematerial/upload/ls/DUFRECJUASOP6I78.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zszx.info/imagematerial/upload/ls/DUFRECJUASOP6I78.jpg" \* MERGEFORMATINET
图三 殖民者占领了美洲 图四 瓦特和蒸汽机 图五 攻占巴士底狱
材料四: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
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
郑和下西洋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了16国
使臣1200多人。……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问题一:材料一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条件?(2分)材料一指出了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问题二:材料二图一中“字母A”代表的是哪位航海家的航线?(1分)
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
问题三:材料二图二中“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1分)下西洋的过程中必定经过图二中哪个海峡?(1分) 图二中“字母B”代表现在的哪个大洲?(1分)
问题四:材料三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3分)
问题五:材料四分别说明了“欧洲殖民者”和“郑和下西洋”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罗马元老院 图二 罗马执政管
材料二:这个时期因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发生了一场提倡复兴希腊、
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伟大运动,这个运动后来逐渐遍及全欧,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
材料三:
材料四: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他们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科学”,掀起了欧洲历史上第二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同时对美国、中国和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问题一: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共同说明了古罗马实行什么政治制度(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伟大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在哪里?(2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查理一世和墨索里尼的结局分别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结果?(2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1分)各举一例说明该运动对美国和
中国的巨大影响?(2分)
问题五:以上材料给我们国家现在的政治建设有何启示?(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下面是1855年的一幅石版画,画上是英国设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那时设菲尔德的人口增长了500%,达到了135000人。
材料二: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二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
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1853年,印度第一条运载旅客的铁路开通。
1854年,恒河运河完工。1851年,印度国内出现了第一封电报。1865年,开通了
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材料三: 1868年-1893年日本经济状况表
名称 年代 工业企业 铁路里程 蒸汽动力船吨位 金融机构
1868年 405家 15498吨 2家
1893年 3344家 增长数百倍 110202吨 703家
材料四:截至1900年,94.4%的非洲领土,56.6%的亚洲领土,27.3%的美洲领土,以及整个
大洋洲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剩下的绝大部分也被纳入资本主义列强的势力范围,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造成了当地的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问题一:材料一反应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影响?(2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铁路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2分)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1868~1893年日本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结合材料三和学过的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分)
问题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争相在亚洲和非洲疯狂侵占殖民地?(2分)
问题五:综合材料二和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我们怎样评价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一 刺杀“斐迪南夫妇” 图二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集团”的侵略野心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德国在
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了日本,引发了中国的爱国学生运动……
材料三:随着法西斯集团侵略的不断加剧,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组成了正义集团与法西斯邪恶势力进行作战。法西斯分子和战争刽子手最终都受到了正义的审判和应有的处罚。
材料四:二战后,德国领导人多次为二战的法西斯罪行道歉,尤其是对“二战中被屠杀了
600万人的民族”怀着深深的歉意。日本则不然,他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和
美化侵略,甚至说“1937年底在中国一个城市屠杀30多万人士”是虚构和荒诞的,首相小泉纯一郎更是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罪魁祸首的靖国神社。
问题一:材料一中图一反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与一战有何关系?(1分)
问题二: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是哪次大战?(1分)图二中法西斯集团的侵略野心
是什么?(1分)
问题三:材料二反映了一战的交战双方是哪两方?(1分)“引发了中国的爱国学生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2分)
问题五:材料四中被德国“屠杀了600万人”的是哪一民族?(1分)
“1937年底在中国一个城市屠杀30多万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
问题六:材料四中德国和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中国应吸取什么
教训?(1分)
学校 姓名 考号
……………………………………………………………………………………………………………………………………………………………………………………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试卷作O分处理
在
1821年
1770年
工业
农业
31%
26%
24%
40%
B
①
③
A
②
④
图四 死后倒吊示众的墨索里尼
图三: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1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