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19 17: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高一年级下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同学们喝过糖水吗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量少)
(量多)
举例:泥水溶液、氯化钠溶液
【随堂练习题】
请判断下列混合物哪些是分散系?并指出下列哪些物质是分散质?哪些是分散剂?
eg.1、灰尘分散在空气中
(是 灰尘是分散质,空气是分散剂)
eg.2、925银
(是 铜是分散质,银是分散剂)
eg.3、泥水
(是 泥沙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

(是 酒精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

(是 氯化钠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

eg.4、白酒
eg.5、氯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
2.分散系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态





液 态
固 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9种





1nm
100nm
2、若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又可将它们分为三种组合方式:


溶液
(<1 nm)
浊液
(>100 nm)
胶体
(1~100 nm)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 后,停止加热。
(2)实验步骤:
(1)原理: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注意: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②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
③不用“↓”,写胶体
(3)、实验现象:
制得的Fe(OH)3胶体呈红褐色
2.分散系分类
(2)当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质粒子大小 所属分散系 外观现象



d<1nm
1nm<d<100nm
d>100nm
溶液
浊液
胶体
均匀、透明、稳定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均匀、有的透明、介稳定
★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位于1~100nm的分散系
胶体本质特征:
100nm > d粒子 > 1nm
常见胶体:
Fe(OH)3胶体、AgI胶体、淀粉胶体(溶液)、蛋白质胶体(溶液)、牛奶、豆浆、土壤、有色玻璃、云、雾、烟、墨水、血液、肥皂水等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光亮通路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小,散射极其微弱
胶体的直径较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科学探究2
无光亮通路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大,使光全反射
硫酸铜
溶液
氢氧化铁
胶体
粒子小,全透射
粒子较大,散射
粒子很大,全反射
?丁达尔效应:
(4)、胶体的性质
含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原因:胶体粒子直径较大,对光有散射作用
粒子小,光线直接通过
粒子较大,散射
粒子很大,全反射
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它属于物理变化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
放电影时放影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滤纸上无滤渣,滤液颜色不变
由浑浊变澄清,滤纸上有不溶物
结论: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而悬浊液粒子无法通过滤纸。

科学探究3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证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
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
思考:1.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泥土 浊液,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呢?
2.淀粉胶体中混有食盐溶液,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呢?
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用过滤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浊液
半透膜是一种孔隙比滤纸更小,可以让小分子或离子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一类膜的总称
半透膜
分散系及其分类
(细胞膜,动物膀胱,鸡蛋膜)
利用半透膜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
②布朗运动:
是指花粉悬浮在水中进行的无秩序、不停的运动。






















胶体粒子也做布朗运动。
③电泳——
例如 :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选择性吸附)→向阴极移动→阴极区颜色逐渐变深
警示:是胶体粒子带电,胶体不带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原因:


Fe(OH)3

Fe3+
Fe3+
Fe3+
Fe3+
Fe3+
Fe3+
Cl-
OH-
Cl-
OH-
Cl-
Cl-
OH-
Cl-
Cl-
OH-
OH-
Cl-
OH-
Cl-
Cl-
Cl-
Cl-
Cl-
整个体系不带电性
尽管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
④胶体聚沉
方法一: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方法二:加电解质溶液
方法三:加热
例:把稀H2SO4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铁胶体中的
现象是 。
原因是 。
先沉淀后溶解
氢氧化铁胶体遇稀硫酸电解质先聚沉,
后氢氧化铁沉淀又溶于稀硫酸
(3)胶体聚沉的实际应用
三角洲的形成:河流中的水流动的过程中使其溶有大量的杂质,入海时与海水接触,海水中含有的电解质使河水胶体聚沉,长年累月从而形成三角洲。
石膏点豆腐:黄豆经过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蛋白质胶体,向其中加入少量石膏(CaSO4),使蛋白质胶体聚沉而得到豆腐。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分 散 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粒子
分散质粒子直径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
均一、透明
小于1 nm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粒子
集合体
1~100 nm
均一
较稳定

不能
不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
大于100 nm
巨大数目的粒子集合体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随堂自测:

1、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都能透过滤纸

D、都呈红褐色
C
2、胶体最本质的性质是( )
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胶粒能作布朗运动
C、胶粒能电泳
D、胶体粒子直径是10-7~10-5cm
D
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B
练习巩固
烟、云、雾
牛奶、豆浆、蛋白质胶体、

烟水晶、有色玻璃


胶体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胶体分为:
胶体的分类
固溶胶:
液溶胶:
气溶胶:
Fe(OH)3胶体、AgI胶体
固溶胶
烟水晶
有色玻璃

气溶胶

白云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淀粉溶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