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
冀教版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12个生字。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读音及写法。
2.能正确拼读拼写 “漂、禁”两个多音字。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诗歌。
2.指导学们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到春天勃勃生机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导入)
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是诗情画意的季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播放音频),通过这首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天吧![如诗、如歌、如画,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春天。同学们你们谁能说出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呢?(学生进行汇报),同学们真棒!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他通过春的使者,会给我们带来一副怎样的美丽图画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春的消息》(板书:春的消息)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出示生词:
消息 爱怜 盼望 欣喜 唤醒
漂白 牵引 雏菊 捕捉 禁不住
(1)理解词语,扫除生字、词障碍
(2)教师领读生字,加深同学对生字的记忆。
3.学生读词语,了解多音字(漂:piǎo漂白piào漂亮;禁:jīn禁不住,jìn禁止)
4.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生领读,边读边想,感受春的消息。
(2)通过字里行间,合理展开想象,表达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三、精读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想一想第一小节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它们是怎样传达春天的信息的?
(风、水;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2.找一找第一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动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动词:“摇绿、漂白” 运用的非常精妙,使我们感受春风春水,绿树白鸭,这是多么美丽的春景啊!)
3.“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表达了我们什么心情?
(希望春天赶紧到来的迫切心情)
4.再读第一小节,请大家读出对春天的企盼和看到绿树白鸭时的欢悦心情。
5.第二节春的消息是“我们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上山冈”,通过“飞”这个字,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6.第三节春的消息是“看到第一只蝴蝶”,通过蝴蝶飞舞,“捕捉”“爱怜”这两个词,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7.第四节春的消息是“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通过雏菊绽放,“雀跃”表达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8.第五节春的消息是通过“绿苞”“唤醒溪流”,可以体会到枝头吐绿,溪流歌唱,追逐春天的脚步,这是多么的惬意啊!
9.第六节春的消息,通过“太阳的照耀”,“钻出的小草搔痒我的面颊”, 可以看到春天的田野,到处生机勃勃,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小结:本处“瘙痒”一词是人类才特有的动作,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草生命的活力,增强了诗歌语言的美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春的消息,感受到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勃勃生机。走进春天,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更加喜爱春天了呢?让这美好的景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吧!
五、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āo xī ài lián pàn wàng xīn xǐ huàn xǐng
( ) ( ) ( ) ( ) ( )
piǎo bái qiān yǐn chú ?jú? bǔ zhuō jīn bú zhù
( )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雀(?? )?? 捕(?? )??换(?? )?? 笨(?? )?
省(? )? 铺(?? )??唤(?? ) 奔(?? )
3.把正确的读音填在( )里
漂:
(1)小红今天穿的裙子太漂( )亮了!
(2)我们吃馒头有的是经过漂( )白加工的。
禁:
(1)看到这样的问题,我就禁( )不住想答一下。
(2)在我们的小区,都有一个牌子“禁( )止乱丢杂物”。
六、作业布置
1.课后生字一音,三字,一词。
2.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春的消息
摇绿、漂白 春风春水,绿树白鸭 美丽的春景
换上春装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 欢快喜悦之情
捕捉、爱怜 蝴蝶飞舞 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雏菊 雏菊绽放 快乐的心情
绿苞、溪流 枝头吐绿,溪流歌唱 惬意的心情
照耀、搔痒面颊 春天的田野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段描写春天的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课文以优美、流畅的音韵将“景”与“情”紧密结合,把春天的特点展现在眼前。让学生带着欣喜的感情去朗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这样的诗歌,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进度的开展。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够诵中生情,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