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9 18: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邓 稼 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主目录04 当堂达标第一部分课文导读Add your title description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作者简介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物介绍  
1. 积累词语,掌握文中“奠基”“选聘”“可歌可泣”“妇孺皆知”等词语的书写与含义
2. 了解传记的一般特点,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3.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整体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4. 学习作者通过精选生活片段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其中,就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新课导入第二部分字词学习Add your title description宰割( ) 元勋( )
氢弹( )? 奠基( )
选聘( ) 妇孺皆知( )
筹划( ) 殷红( )
挚友( ) 彷徨( )zǎixūnqīnɡdiànrúpìnchóuyānzhìpánɡ huánɡ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很少有人知道。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层出不穷:
热泪盈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第三部分课文赏析Add your title description新颖、醒目划分结构提示内容听朗读,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邓稼先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成功地领导设计、研制并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没有小心眼儿 忠诚纯正 朴实 没有私心 与人为善
甘于奉献 治学严谨 实事求是 身先士卒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读课文,说一说文中是怎样评价邓稼先的?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就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本文的语言很平淡,很朴实,像老朋友面对面谈话一般。
本文语言饱含深情。“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
本文的句式很有特点。有时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灵活多变。时而庄严沉稳,时而活泼轻快。第四部分当堂达标Add your title description基础训练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yùn yù(   )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ēn zhī(      )的科学家。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了。
(4)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páng huáng(    ),没有矛盾。孕育鲜为人知妇孺皆知彷徨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辨是非就轻信它。
B. 他是我的挚友,从6岁起我们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C. 小宁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位居班级第一,可以说,他在(3)班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D.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各地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解放军战士。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B. 有几个敌国的导弹专家我国能自行研制原子弹持高度怀疑的态度。
C.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D.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D4. 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更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花朵的凋谢中时间的短暂我们读出了从集结的牛群中我们读出了团结的力量课内精读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引用他和邓稼先在昆明读大学时一起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
气概。从侧面写出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而更
显示出邓稼先奉献精神的可贵。7. 请赏析选文中画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此篇选文的标题“我不能走”,如果改成“忠于职守”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邓稼先的工作责任之
重大。句式整齐,富有表现力。不行,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突出他
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五部分课文小结Add your title description 同学们,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邓稼先的伟大人格,也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还要学习作者不拘一格的人性化的创作精神。积累字词、抄写动人的句子。
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整理自己的感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课后作业下 课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