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第一届政协
——筹建新中国
开国大典(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作千头万绪。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共和国的领导者们该怎么做呢?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地主
农民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为了争取农村广大群众,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背景:
(1) 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土地改革开始。
2、土地改革的经过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2、土地改革的经过
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烧地契
农民领取的土地
房产所有证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结果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地主所有
农民个人所有
4、实质: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
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根据材料指出辽宁农民实现了哪一梦想?其梦想为什么能得以实现?
2、归纳材料中农民梦想实现后所带来的变化。
(2)生产积极性提高;
(3)生活水平提高;
(1)获得劳动成果;
材料: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
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
土地改革促进全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课堂小结
土 地 改 革
1. 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 )
A 《中国土地法》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
C
2.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 安徽 B 浙江
C 甘肃 D 西藏
D
3. 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B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2年,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D
4.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A
5.“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
A 土地改革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新中国成立 D 解放战争
A
6.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
①得到农民的拥护 ②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实现了工业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