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0 11: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二战”胜利后的最大成果,是东欧和东亚的多个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苏联时期海报1.表现: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 1918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南斯拉夫支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贡献。曾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战后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 1941年4月6日,德军实施"第25号计划",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王国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经过短短的10天,南斯拉夫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已不复存在,成为沦陷于法西斯的第12个欧洲国家。铁托领导南共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为武装起义作准备。4月底,他召开南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在会上作关于全国形势的详细报告。会议提出反对侵略者的起义问题,确立了民族解放阵线的基础。--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特点:高度集权政治经济模式苏联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苏联模式与本国国情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开始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比较有特色的改革:东欧改革背景:匈牙利改革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
经济上:调整工业中的农轻重工业比例,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进行了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效:
1.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经济稳步发展。国家政局也保持了长期稳定
3.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20世纪70年代的匈牙利成了“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的改革应该学习其从体制上进行全面的改革,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改革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布拉格之春1、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走有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道路。
2、莫斯科寒流: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1968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告终。 苏联出兵波兰由于这些改革未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而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英国人:“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法国人:“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人:“他们一定是苏联人,没有衣服穿,吃得很少,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苏联模式
弊端1、片面重视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
2、忽视农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3、造成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农业发展缓慢,单位面积产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粮食产量从1913-1953年基本没有提高。影响材料一: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材料二: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了阻碍社会进步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第三任领导人。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赫鲁晓夫的改革(时间:1956-1964)经济改革农业改革削减农业税
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
大规模开垦荒地——经济改革突破点因为当时农业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对于食品、工业对于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措施:原因:结果:有好转,但冒进+恶劣气候,农业又出现危机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赫鲁晓夫举着玉米高呼口号的形象成为当时的经典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提出反对个人崇拜,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措施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使不少人的冤屈得以昭雪。要一分为二.客观地评价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苏联社会主义早期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领导人,斯大林功绩卓著,不能因其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而抹杀。显然,赫鲁晓夫的做法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斯大林模式---个人崇拜严重,
社会主义民主遭到严重破坏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时间:1956-1964)政治改革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苏共“二十大”现场1956年苏共“二十大” 闭幕后,赫鲁晓夫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秘密报告 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苏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本国建设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探索的开始。
由此,苏共推行反华政策,中苏关系破裂1956年3月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至少可以指出两点:一是他揭开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你如何理解 ?肯定:破除了迷信,平反了冤假错案,思想得到解放,
为改革提供机遇和环境不足:认识的片面性和批判的不彻底性, 造成思想
混乱,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困难砸毁斯大林铜像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把苏联搞乱了思想乱了经济乱了 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没有结合国情,不经反复实践和深思熟虑就鲁莽行事,激化了各种矛盾,改革注定失败,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执政初期,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也为了实现超越美国的梦想,他实行了全国规模的生产大跃进。梁赞州领导人拉里奥诺夫为了升官,承诺本州向政府上交的肉产品从1958年的4.8万吨增加到1959年的15万吨。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赫鲁晓夫为了鼓舞士气,认可了他的计划。最后,拉里奥诺夫不惜以动用暴力手段不准州内百姓消费任何肉食、从邻近州武装抢购肉类、全州动员投入到“为牛肉而战斗”的疯狂行列中去,才算勉强完成了15万吨牛肉上交的政治任务。拉里奥诺夫当然成了苏联的英雄,被授予列宁勋章。但是,他面临的光荣使命是,第二年要完成30万吨牛肉的上交任务。他只好开枪自杀。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启示 ①要从体制上进行全面的改革;
②要深思熟虑,反复实践,科学论证,稳步前进;
③高度重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⑥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记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影响:①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前期改革(60年代)措施:后期改革 (70年代初开始—1982年)影响: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一些变化逐渐停滞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②使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过分追求稳定, 改革缓慢, 经济呈现停滞
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
积聚,苏联陷入因境。A、针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纠偏地方本位主义到坚持中央集权制农业为主到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僵化B、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的原因对外霸权增加了经济负担、政治生活僵化缺乏民主。没根本改变原有体制、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把苏联搞僵了体制僵了经济结构僵了对华关系僵了(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3)霸权主义政策和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
前者收效甚微,
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③失败主要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异:
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