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直角三角形(1)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8分)
1.下列四句话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任何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C.若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命题也为真。 D.若原命题为假,则其逆命题也假。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x为( )
A.
13
B.
5
C.
13
或
5
D.无法确定
3.如图,∠BAC=90°,AB丄BC,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ABC中,若a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5.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25海里 B.30海里 C.40海里 D.50海里
/ / / /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5分)
6.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命题.
7.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此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________.
8.如图,在6×6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处,则AC边上的高的长度为_____cm.
9.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形盒中,一只蚂蚁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B,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小题,第10题10分,第11、12题各15分)
10.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且满足b2+2ab=c2+2ac.
(1)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6,b=5,求△ABC的面积.
11.小敏通过学习,知道了“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她猜想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为了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形.她又结合图形把这个命题理解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角边BC的长等于斜边AB长的一半时,BC所对的锐角∠A的度数等于30°”.请你根据小敏的图形和理解,补全已知和求证,并完成证明.
已知:在Rt△ABC中,∠ACB=90°, .
求证: .
小敏把自己的猜想与数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经过充分交流、研讨,得出了以下两种想法:
想法一:取AB中点D,连结CD,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解决;
想法二:沿AC翻折△ABC,得△ADC,构造特殊的三角形,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选择其中一种想法,帮助小敏完成解答过程.
/
12.如图,已知????????????中,∠??=90°,∠??=60°,????=3????,????=6????.点??在线段????上以1????/??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同时,点??在线段????上以2????/??由点??向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1)当??=1时,判断????????的形状(可直接写出结论);
(2)是否存在时刻??,使????????与????????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的值,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以原来的运动速度分别从点??、??出发,都顺时针沿????????三边运动,则经过几秒后(结果可带根号),点??与点??第一次在哪一边上相遇?并求出在这条边的什么位置.
/
试题解析
/
2.C
【解析】分类讨论当3为斜边时和x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等式即可解题.
解:当3为斜边时,
32=22+x2,解得:x=
5
,
当x为斜边时,
x2=32+22,解得:x=
13
,
∴x为
13
或
5
,
故选C.
3.C
【解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得到互余的角.
解: 由∠BAC=90°可得∠B+∠C=90°①;∠BAD+∠CAD=90°②;再由AD⊥BC,可得∠BDA=∠CDA=90°,所以∠B+∠BAD=90°③;∠C+∠CAD=90°④.所以图中互余的角共4对.
故答案为:C.
4.C
【解析】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逐一分析即可.
解:A、∠B+∠A=∠C,所以∠C=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a2=(b+c)(b-c),所以a2+c2=b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若∠A:∠B:∠C=3:4:5,最大角为75°,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不项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AC、AB的长,然后连接BC,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长即可.
解:连接BC,
/
由题意得:AC=16×2=32(海里),AB=12×2=24(海里),
CB=
??
??
2
+??
??
2
=40(海里),
故选C.
6.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真
【解析】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真
7.6米,8米,10米 直角三角形
【解析】根据题意三边长为三个连续偶数,可设三边分别为:n-2,n,n+2,然后根据周长为24,列出关系式即可求出三边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解:根据题意得:设三边分别为:n-2,n,n+2,则n-2+n+n+2=24,解得:n=8,所以n-2=6,n+2=10,所以三边长分别为:6,8,10;∵62+82=102,∴此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是:6米,8米,10米;直角三角形.
8.2
2
【解析】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度,然后利用等面积法求得AC边上的高的长度.
解:如图,在Rt△ABC中,AB=4cm,BC=4cm,
由勾股定理知,AC=
??
??
2
+??
??
2
=
4
2
+
4
2
=4
2
.
设AC边上的高的长度为hcm,则
1
2
AB?BC=
1
2
AC?h,
∴?=
?????????
????
=
4×4
4
2
=2
2
(cm).
故答案是:2
2
.
9.
5
【解析】由题意可知,蚂蚁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B,将正方体盒展开,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
解:如图,
/
∵AB=
2
2
+
1
2
=
5
,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5
.
故答案为:
5
.
10.(1)△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12.
【解析】(1)由已知条件得出b2-c2+2ab-2ac=0,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得出(b-c)(b+c+2a)=0,得出b-c=0,因此b=c,即可得出结论;(2)作△ABC底边BC上的高A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BD=DC=
1
2
BC=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
??
??
2
???
??
2
=4,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b2+2ab=c2+2ac,
∴b2﹣c2+2ab﹣2ac=0,因式分解得:(b﹣c)(b+c+2a)=0,
∴b﹣c=0,
∴b=c,
∴△ABC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作△ABC底边BC上的高AD.
/
∵AB=AC=5,AD⊥BC,
∴BD=DC=
1
2
BC=3,
∴AD=
??
??
2
???
??
2
=4,
∴△ABC的面积=
1
2
BC?AD=
1
2
×6×4=12.
11.BC=
1
2
AB;∠A=30°
【解析】想法一: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 ????=????=????=
1
2
????.根据已知条件????=
1
2
????,得到????=????=????.求出∠??=60°.即可求出∠??的度数,
想法二:沿????翻折△??????,得△??????,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判定????=????=????,得到∠??=60°.即可求出∠??的度数,
解:想法一证明:取????中点D,连结????.
∵∠??????=90°,
∴????=????=????=
1
2
????.
∵????=
1
2
????,
∴????=????=????.
∴∠??=60°.
∴∠??=30°.
想法二证明:沿????翻折△??????,得△??????,
∴△??????≌△??????.
∴????=????,????=????,∠??????=∠??????=90°,
∴∠??????+∠??????=180°.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1
2
????,
∴????=????=????,
∴∠??=60°.
∴∠??????=30°.
/
12.(1)????????是等边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存在时间??,使????????和????????全等,时间??=1.5??;证明见解析;(3)经过(6+3
3
)秒点??与点??第一次在边????上距??点3????处相遇.
【解析】(1)分别求出AP、AQ的长,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全等的条件和已知分别求出AP、CP、AQ、CQ的长,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已知得出方程2t-t=AB+BC,求出t的值即可.
解:(1)????????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
∵??=1,
∴????=3?1×1=2,????=2×1=2,
∵∠??=
60
°
,
∴????????是等边三角形;
(2)存在??,使????????和????????全等,
∵点??的速度为1????/??,点??的速度为2????/??,
∴当??=1.5??时,????=????=1.5????,????=3????,
∴????=????,
又∵∠??=
60
°
,
∴????????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
????=????
????=????
,
∴?????????????????,
即存在时间??,使????????和????????全等,时间??=1.5??;
(3)在????????????中,????=
??
??
2
???
??
2
=
6
2
?
3
2
=3
3
,
由题意得:2?????=????+????,即??=6+3
3
,
∴点??运动的路程是(6+3
3
)????,
∵3+6<6+3
3
<3+6+3
3
,
∴第一次相遇在????边上,又(9+3
3
)?(6+3
3
)=3,
∴经过(6+3
3
)秒点??与点??第一次在边????上距??点3????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