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 第三单元
10 纸的发明(案例一)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你知道,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揭示课题思考:
1.谁改进了造纸术?
2.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书写?揭示课题甲 骨青铜器丝 帛竹 简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生字书写用以下词语造句发明
贡献
笨重
轻便
大约
积累
传承他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贡献。大象的身体非常笨重。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轻便自行车。甜甜胖乎乎的,大约三岁左右。学习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宽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美德。了解内容,总结段意方法提示:
1.摘句法:从段落中摘录能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2.串连法: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
3.归纳法: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纸的发明
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板书设计再见!课件11张PPT。 第三单元
10 纸的发明(案例一)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能筛选重要信息。
2.能根据课文内容,概述不同书写材料出现的时间及特点。
3.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重点难点思考讨论第一组问题:1.造纸术是谁改进的?
学习文章主体部分2.他是什么时代的人?
3.他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4.这样的书写材料有何特点?
3.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明确:1.蔡伦。2.东汉时代。4.既轻便又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明确:
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麻纸。
特点: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这几种材料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帛虽轻便但是价钱太贵;麻纸粗糙。思考讨论第二组问题:课文中,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的书写材料都有哪些?有何特点?
明确:不能。因为这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如果调换就不符合书写材料出现的真实情况了。思考讨论第三组问题:作者介绍的这些书写材料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学习首尾部分思考讨论第四组问题:1.回忆首尾段的段意。2.首尾段有何异同?3.总结归纳文章写法。2.相同之处:都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为详细。3.首尾呼应。明确:1.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拓 展请你为造纸术写一则广告语。 纸的发明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写作方法:首尾呼应板书设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