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四单元
14 蜜蜂(案例一)
第一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时目标重难点 资料袋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句:(1)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一想:“我”想做个什么实验?细读感悟 学习1、2自然段 读一读:把第1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实验?学习第1自然段: 画一画:画出表示“我”做实验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我”是怎样做实验的?写一写:请把画出的词句写到黑板上。学习第2自然段: (2)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需的?议一议:(1)表示“我”的实验方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来?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讲一讲:自己讲,同桌复述。记忆字形 指导书写 记忆字形方法1.“熟字+偏旁”识记:阻 括 确2.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蜜(密)、蜂(峰)、辨(辫)、途(徐)
再见!课件8张PPT。
第四单元
14 蜜蜂(案例一)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课时目标2.了解作者是怎样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3.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重难点精读课文 学习3~7自然段自由朗读3~7自然段,回答问题:
1.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2.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赏读片段 表达感情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表演读小女儿和爸爸说的话。寻找结论 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回答问题:1.蜜蜂为什么会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呢?2.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实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作业布置1.摘抄好词佳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