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保护环境、美化淄博是每个淄博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几项措施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垃圾分类回收 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③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④使用清洁燃料 ⑤从输油管道泄漏出的原油直接排放到附近农田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⑤
2.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
C.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 ?????????
D.物质形成溶液的pH:
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橡胶、不锈钢都属于合成材料
B.羊毛、蚕丝、涤纶都属于天然材料
C.酒精、甲烷、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B.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5.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硝酸钾、氯化铵 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并闻气味
B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适量盐酸,然后过滤
C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 g NaCl固体
B.用10 mL量筒量取8.3 mL蒸馏水
C.向50 mL小烧杯中倒入20 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8.下列购买的物质中不能作为氮肥使用的是( )
A.硫酸铵[(NH4)2SO4] B.氨水(NH3·H2O)
C.硝酸(HNO3) D.尿素[CO(NH2)2]
9.光纤通信是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A.铝 B.铜 C.石英砂 D.钢
10.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
A.大力发展煤电 B.开发新型能源 C.禁止焚烧秸秆 D.控制工地扬尘
二、填空题
11.空气质量是城市的名片,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是很多大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 B.SO2 C.N2 D.PM2.5
(2)拥堵公路上的空气使人感到呼吸不畅,而在茂密森林中的空气却使人感到清新舒畅,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天然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2)衣服面料中的腈纶和羊毛可用__________法区别;
(3)电动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备受人们青睐。电动汽车在进行铅酸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2PbSO4+2H2OPb+2H2SO4+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汽车外壳材料主要是钢,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钢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分别将两种塑料灼烧,闻气味
B 比较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
C 区别天然气与一氧化碳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检验燃烧产物
D 判断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对比高锰酸钾固体在冷、热水中溶解的快慢
A.A B.B C.C D.D
14.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酒精; ④氢气;⑤澄清石灰水;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____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4)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
15.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产物与甲烷相同。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丙烷无色无味,为防泄漏,需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你所选择的安装位置是__________。(填墙角或者天花板)
(4)相比于液化石油气,氢气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择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
(5)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性气体,在使用之前必须要验纯,请简要阐述验纯操作: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b的名称:b 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_____,制取该气体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
(4)用B、D的装置组合用于制取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可用D装置收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玲玲家的盆景花卉叶色淡绿,她告诉妈妈花卉缺氮肥。妈妈买回一小袋硫酸铵,玲玲顿生疑惑:硫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呢?第二天玲玲带着样品到学校与同学探究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往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 性
②玲玲查阅花卉种植资料得知其家花卉适宜生长在弱酸性土壤环境里。为此玲玲还要进一步测定适量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的酸碱度。她的正确操作是 。
③如果玲玲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来进行实验,测得的结果 (偏大或偏小)
④玲玲建议妈妈在施肥时不要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她的理由是 。
四、推断题
18.国土资源部2017 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化合物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1)写出M、Q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M与N反应的方程式。_____
19.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举例该物质在生产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_______。
(2)由B转化为C的反应中,________(填“一定没有”“可能有”或“一定有”)单质生成。
(3)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D,常用于检验气体C,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我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计算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态下甲烷的密度是0.7g/L,氧气的密度是1.4g/L)
2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并对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 实验后
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 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
18.0g 13.2g
(1)得到氧气多少克________?
(2)最多能回收二氧化锰多少克________?
(3)回收后的一种物质可以作肥料,它属于______肥,要回收反应后的物质需要用到操作有哪些?
试卷第4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①垃圾分类回收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①正确;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会造成水体污染,故废旧电池不能深埋地下,要集中回收,集中处理,故②错误;③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故要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故正确;④使用清洁燃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⑤从输油管道泄漏出的原油直接排放到附近农田会破坏土壤结构,故错误;故切实可行的有①③④,故选C。
2.D
【解析】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正确;B、空气中含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N2:78%,O2:21%,稀有气体、0. 94%,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正确;C、生铁的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正确;D、食盐溶液的pH=7,纯碱的pH>7,酸奶的pH<7,错误。故选D。
3.C
【解析】A、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B、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C、酒精、甲烷、葡萄糖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点睛:
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4.B
【解析】A、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故正确;
B、PM2.5是空气的污染物,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差,说法错误;
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的汽车,和使用汽油相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5.D
【解析】A、由于紫甘蓝汁在酸碱溶液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可做酸碱指示剂,故此选项分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由表中的信息可知不同pH的碱性溶液甘蓝汁体现的颜色不同,所以可显示不同颜色,故此选项分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颜色是相同的,也就是变色的范围比甘蓝汁要大,酸碱性不如甘蓝汁体现的具体,故此选项分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结合表中的信息,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变色只是说明溶液的酸碱度发生了改变,是否恰好反应无法判断,所以此选项分析有误,正好符合题意。
点睛:
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6.D
【解析】A、NH4Cl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铜和水,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点睛: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7.D
【解析】A. 用托盘天平称取2.9 g NaCl固体,天平精确度是0.1g,故A正确;B. 用10 mL量筒量取8.3 mL蒸馏水,量筒的选择根据接近原则,故B正确;C.向50 mL小烧杯中倒入20 mL蒸馏水,故C正确;D. 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应为正整数,故D错误。
点睛∶正确读数是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pH应为正整数﹙0--14﹚。
8.C
【解析】
能用作化肥的一般都是显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的盐,对于强酸或强碱虽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也不能用作化肥。硝酸中虽然含有氮元素,但因它是强酸且具有强烈腐蚀性而不能用作氮肥。
9.C
【解析】A.铝是用来电力或船舶飞机等工业,故A错误;B.铜最大的用途就是电力系统,常用来制导线,故B错误;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正确;D.钢是用来做结构的,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硅常用于半导体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10.A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的PM2.5主要是一些固体颗粒物造成的,只要增加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含量的行为,都是不利于PM2.5治理的,故答案选择A
考点:空气污染的防治
11. BD 公路上污染物含量高,森林中氧气含量高(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1)CO2 和N2是空气中的成分,不是污染物, SO2 和PM2.5 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BD;(2)公路上污染物含量高使人呼吸不畅,而森林中的树木进行呼吸作用放出氧气,氧气含量高,人呼吸舒畅。
12. 肥皂水 煮沸 灼烧,闻气味 PbO2 氧气和水蒸气
【解析】(1)常用的区分软硬水的方法利用肥皂水鉴别,因为硬水遇肥皂水时泡沫较少,而软水遇肥皂水时泡沫较多,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法,因为煮沸后多量的钙镁离子会形成沉淀沉降下来成为水垢;
(2)腈纶属于合成材料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燃烧时现象的不同,燃烧时出现刺激性气味的是腈纶,有焦羽毛味出现的是羊毛;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物中铅、硫、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10、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铅、硫、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8、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铅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PbO2。
(4)铁生锈的实质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睛: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13.B
【解析】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分别将两种塑料灼烧,气味不同,闻气味。故A正确。
B
比较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盐酸中,均不反应。故B错误。
C
区别天然气与一氧化碳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产物不同,检验燃烧产物。故C正确。
D
判断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对比高锰酸钾固体在冷、热水中溶解的快慢,热水快,冷水慢。故D正确。
14. ⑤ ④ ② ③ ④ ⑥ ①
【解析】(1)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2)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4)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5)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氧气。(6)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
15.(1)长颈漏斗(2)C3H8+5O23CO2+4H2O氧化反应(3)墙角(4)AB或AC(5)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慢慢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若发出“噗”的一声(或发出很小的声音),则证明氢气已纯。
【解析】
试题分析: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3H8+5O23CO2+4H2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纯净的丙烷无色无味,为防泄漏,需在家中安装报警器。选择的安装位置是墙角,因为丙烷的密度大于空气;相比于液化石油气,氢气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择AB或者AC装置来制取,因为过程中不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是A,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同时氢气难溶于水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性气体,在使用之前必须要验纯,验纯操作: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慢慢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若发出“噗”的一声(或发出很小的声音),则证明氢气已纯。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氢气的验纯
16. 水槽 2KMnO4 △ K2MnO4+MnO2+O2↑ 过滤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 CO2↑ Zn+H2SO4=ZnSO4+H2↑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b是水槽;(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MnO2 + O2↑;高锰酸钾、锰酸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要得到二氧化锰,可将剩余固体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固液在常温下的反应,选B做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装置;(4)B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D装置是用向下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装置,故可用与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还生成了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Zn+H2SO4=ZnSO4+H2↑。
17.(1)酸
(2)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3)偏大
(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解析】
试题分析: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往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酸性,花卉适宜生长在弱酸性土壤环境里。为此玲玲还要进一步测定适量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的酸碱度。她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如果玲玲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来进行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大,因为相当于将酸稀释,酸性降低,PH变大;玲玲建议妈妈在施肥时不要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她的理由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考点:化学与实验验证
18. CH4 CO2 CH4+2O2CO2+2H2O
【解析】
化合物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M是甲烷,N是氧气,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P是氢气。(1)M、Q的化学式是CH4,CO2。(2)M 与 N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19.CO 作燃料或冶金工业 可能有 CO2+Ca(OH) 2 = CaCO3↓+H2O
【解析】
【分析】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CaCO3,B、C为氧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C为CO2,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CO,A为黑色固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C,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1)B是CO,其用途有:作燃料或冶金工业;
(2)CO转化为CO2,可以利用CO跟氧气反应或跟氧化铜等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C为CO2转化为CaCO3,常用于检验气体CO2,该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 = CaCO3↓+H2O。
20.2L
【解析】先计算出甲烷的质量,再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解需要氧气的质量,然后再算出氧气的体积。1L甲烷的质量=1×0.7g/L=0.7g;设0.7g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H4+2O2 点燃 2H2O+CO2
16 64
0.7g x
x=2.8g
需要氧气的体积==2L
答: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2L。
21.4.8克;5.75克。钾肥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18.0g﹣13.2g=4.8g
(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0g﹣12.25g=5.75g
(3)氯化钾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钾肥使用。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获得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