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课件1 窃读记(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课件1 窃读记(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1 09: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海音
(R)五年级上册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长于北京。她在北京生活了25年,并将北京生活的点滴写成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深得读者喜爱。1948年8月举家迁回故乡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1.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1)会写的生字
qiè
chǎo
guō
diǎn

è

chōng
yán
zhòu
wǎn
suān
chēng
guì

(2)积累词语
窃读 腋下 贪婪 惧怕 书柜
支撑 炒锅 踮起 屋檐 皱起
倾盆大雨 饥肠辘辘
1.“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偷偷地
2.“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偷读
3.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4.读书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可本文的作者为什么偷偷的读呢?
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于是只能去书店偷偷地读书。
赶到书店匆匆忙忙
贪婪地读着
藏在大人之中
借雨天读书
吞下所有智慧
离开书店,浑身轻松
夜幕降临
窃读经历
放学后
到达书店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作者窃读时的滋味,能找出来吗?
默读精思,品读“窃读”滋味
快乐是( )
惧怕是( )
读到了心爱的书!
怕被老板赶出来 !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感受和作者的感情。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害怕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驱逐。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1.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从作者的动作和心理角度出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海音?
品味“苦中带甜”滋味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表现出了书店的人多和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表现了“我”终于发现书没有卖出去,“我又可以继续读下去时的喜悦之情。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将作者自己比作饿狼。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好吗?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品味“甜中有酸”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这段文字表现了什么?
表现出了“窃读”的辛酸历程和求知欲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通过发愁的表情和高兴的心情的对比,写出了“我”为雨天有充分的理由读书而十分高兴。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突出了作者为了读书费尽心思,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品味“酸中有甜”的滋味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当作者美滋滋地做着甜丝丝的“白日梦”的时候,作者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小海音读书很辛苦。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1.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此时的滋味。
“咽了一口唾沫”这个动作写出我尽管腿脚酸麻,饥肠辘辘,却在读完书后很有满足感和充实感,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

2.当“作者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时候,实际上作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以求暂时的休息。
分析人物:
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热爱读书、勤奋刻苦的人。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她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她为了读书可以表现像一匹“饿狼”;她为了读书每天体验着“酸甜苦辣”多种滋味。因为,她始终记着这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归纳总结
板书:

1.摘抄“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

2.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展开交流,感受书的魅力。

3.读一读《城南旧事》,写写自己的读书感想。
拓展延伸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读书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