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B版必修2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B版必修2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21 09: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解析几何简介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也是科学技术中最基本的数学工具之一.十七世纪初,法国数学家迪卡儿和费马首先认识到解析几何学产生的必要和可能.他们通过把坐标系引入几何图形中.解析几何的产生 十六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力学、航海等方面都对几何学提出了新的需要.比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是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体试验着抛物线运动的.这些发现都涉及到圆锥曲线,要研究这些比较复杂的曲线,原先的一套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这就导致了解析几何的出现. 1637年,法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发表了他的著作《方法论》,这本书的后面有三篇附录,一篇叫《折光学》,一篇叫《流星学》,一篇叫《几何学》.当时的这个“几何学”实际上指的是数学,就像我国古代“算术”和“数学”是一个意思一样.后世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学家都把笛卡尔的《几何学》作为解析几何的起点.笛卡尔 从笛卡尔的《几何学》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起一种“普遍”的数学,把算术、代数、几何统一起来.他设想,把任何数学问题化为一个代数问题,在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到去解一个方程式.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一、数轴
二、向量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重点难点数轴上的基本公式、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一、数轴直线坐标系:一条给出了原点、度量单位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或说在这条直线上建立了直线坐标系。如图:(1)数轴上点P与实数x的对应法则是怎样规定的?数轴上的点P与实数x的对应法则:
如果点P在原点朝正向的一侧,则x为正数,且等于点P到原点的距离;
如果点P在原点朝负向的一侧,则x为负数,其绝对值等于点P到原点的距离;
如果点P在原点,则表示x=0,
(2)依据这个法则,实数集和数轴上的点之间建立了怎样的一种关系? 依据这个法则,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即数轴上每一个点都有惟一确定的实数与之对应;
反之,对于任何一个实数,数轴上也存在一个确定的
点与之对应.
(3)数轴上点的坐标是怎么规定的? 如果点P与实数x对应,则称点P的坐标为x,记作P(x).N(-2)M(3)(1)实数x和数轴上的点P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一一对应 (2)如果两个数是相反数,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原点对称
(3)你能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
依据两个数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相对位置,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二. 向量 1.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位移向量,简称向量。从点A到点B的向量,记作 ,读作“向量AB”。点A叫做向量的起点,点B叫做向量的终点;2.向量 的长度:线段AB的长叫做向量的长度,记作| |;32O13.相等的向量:数轴上同向且等长的向量叫做相等的向量;4.数量:用实数表示数轴上的一个向量,这个实数叫做向量的坐标或数量。
常用AB表示向量 的坐标。如何理解相等向量?
(1).数轴上同向且等长的向量叫做相等的向量,定义中没有对向量的起点和终点作出限制,实际上不管起点在什么位置,只要方向相同,长度相等,这样的向量就是相等向量。
(2).相等的向量,坐标相等,反之,如果数轴上的两个向量的坐标相等,则这两个向量相等。3.如果把相等的所有向量看成一个整体,作为同一个向量,则实数与数轴上的向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三. 基本公式1.位移的和:在数轴上,如果点A作一次位移到点B,接着由点B再作一次位移到点C,则位移 叫做位移 与位移 的和,记作2.数量的和:对数轴上任意三点A、B、C都有关系AC=AB+BC;3.数量的坐标表示:
使 是数轴上的任意一个向量,点A的坐标为x1,点B的坐标为x2,则AB=x2-x1;4.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用d(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则d(A,B)=|x2-x1|.数轴上向量的坐标公式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向量的坐标公式AB=X2-X1推导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此公式是由数轴上任意三点的向量加法关系式变化推得的. AB=AO+OB=-OA+OB=OB-OA
2.在向量的坐标公式中,起点和终点的顺序可以交换吗?为什么?
分析:如果交换起点和终点的顺序,求得的数值应为 的坐标,与原向量 的长度相同,方向相反.
3.距离公式中,起点和终点的顺序可以交换吗?
分析:可以交换,交换起点和终点的顺序之后,虽然表示的两个向量不一样,但是两个向量的长度是相同的,与方向没有关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及向量长度.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
(B)
(C)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D)相等的向量的坐标(数量)一定相同D例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点:A(-3),B(-1),C(1),D(2),并找出与C的距离是1 两点M、N,并写出它们的坐标.解:如图: 与C的距离是1的点M、N分别位于点C的两侧:M(0),N(2),点N与点D 重合例3. 已知A、B、C是数轴上任意三点,
(1)若AB=5,CB=3,求AC;
(2)证明:AC+CB=AB;
(3)若|AB|=5,|CB|=3,求|AC|.解:(1)AC=AB+BC=AB-CB=2.(2)设数轴上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x1,x2,x3,
则AC=x3-x1,CB=x2-x3,AB=x2-x1,
∴ AC+CB=(x3-x1)+(x2-x3)
=(x2-x1)
=AB.(3)AC=2或8.例4.已知数轴上三点A(x)、B(2)、P(3),且满足 ,求x.解:因为|AP|=|3-x|,|BP|=|3-2|=1,由已知所以|3-x|=2,得x=1或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