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6.变色龙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6.变色龙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1 11: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色龙》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思: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课文仔细刻画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常规理解是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但是我们对奥楚蔑洛夫,也不能简单得扣上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狡诈多端等帽子。因为如果我们自己是一名警官,一条咬了人的狗的主人是你的顶头上司,我相信,大概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得比奥楚蔑洛夫更“成熟”,更“稳重”,更“智慧”……咱们甚至都不用“变”,基因就会引领着我们做出不露痕迹的选择。
所有这个主角,才一出场时不可爱,但也不可恨。他之行为,他之追求,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欲求——渴望被重视,被尊重,渴望活出自己罢了。并根据课文后《古文辑要》中初唐名臣裴矩的补白资料,得出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这个大环境才是关键。奥楚蔑洛夫他不是没有是非标准,他是没有能力维护自己心中的那个是非标准。那么多老百姓,最后嘲笑的都是赫留金,奥楚蔑洛夫丑态毕露,却没有人嘲笑他。顺从权贵,维护权贵,向权贵低头,是大家公认的价值观。
所以,奥楚蔑洛夫,可恨又可怜。甚至,可怜还更多些。他真正被权势玩弄于鼓掌之间。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一种蜥蜴,皮肤的颜色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化,今天,同学们也尝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相信会有特别的收获。
(二)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扫除字词障碍。
2、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3、朗读批注。分角色朗读课文,批注课文中四次对军大衣的描写,画出对小狗的不同称谓。
4、梳理情节:奥楚蔑洛夫是怎样断案的?
(三)化身法官,感知案情。
提取要点教师过渡: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判决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完成相关的内容。
判决书
原告:_________ 职业:________
被告:_______
证人:(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_
审判长:__________
审判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流程:①自由阅读,梳理提炼;②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③小组展示,选择审判长宣布结果。
(四)课堂检测。注音
第二课时
(一)分析“变色龙”
教师过渡:同样的一个案件,判决结果却一次次大相径庭,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学习流程:学生交流,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导出板书。
教师追问:1、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都是怎么变的?2、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试着从人物对话中概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用四字词概括)
(二)挖掘《变色龙》
1、奥楚蔑洛夫“善变”是为了什么?他可不可以不变?
2、从中你感受到当时的沙皇俄国是怎样一个社会?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对这种社会现状有所反映?
3、如果从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主旨方面自拟题目,你会拟什么标题?与《变色龙》进行比较,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插入作品背景
(三)找找“变色龙”
1、在文学作品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变色龙”?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对这些人,你持什么看法?
2、并展示初唐名臣裴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道理。
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希望所有学生勇往直前,努力践行自己的梦想。
(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契诃夫的其他小说。

板书设计:
是将军家的狗 小狗 名贵 伶俐


不知是谁家的狗 疯狗 下贱胚子 野狗




变色龙



奥楚蔑洛夫







契诃夫



趋炎附势
媚上欺下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