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中检测历史试卷(江苏省常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期中检测历史试卷(江苏省常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5-16 08: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2008.4
命题人:高小丽 审卷人:盛放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表中的相应位置)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诗句所赞颂的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秦兵马俑 C.长城 D.京杭大运河
2.隋朝的统治繁盛一时,但很快因为隋炀帝的暴政被推翻,这类似哪个朝代
A.西汉 B.东汉 C.秦朝 D.西晋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 B.《贞观政要》 C.《唐律疏议》 D.《唐律》
4.下列最能体现唐代绘画艺术成就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敦煌莫高窟 D.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5.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繁荣景象出现在下列哪位帝王统治时期
A.唐玄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7.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统治者是
A.成吉思汗 B.李世民 C.窝阔台 D.赵匡胤
8.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成吉思汗 B.鉴真 C.阿倍仲麻侣 D.怀素
9.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李春 B.李冰 C.赵普 D.郑板桥
看“3.14”西藏达赖集团暴力事件图片,回答以下四问
图一 僧人正在打砸抢 图二 拉萨市二中,在“3·14”
事件中最先受到暴徒袭击
10.达赖集团的活动充分暴露了其妄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历史上,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1.唐朝汉藏关系融洽,唐太宗时,哪位公主嫁给吐蕃(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太平公主 D.王昭君
12.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图画是
A.《清明上河图》 B.《文成公主》. C.《步辇图》 D.《秋郊饮马图》
13.象征着汉藏“和同为一家”的历史遗迹是
A.大昭寺 B.小昭寺 C.唐蕃会盟碑 D.崇圣寺千寻塔
14.唐朝武则天时期,书生李想参加科举考试,有一道考题是:“假如你是中书省官员,突厥叛乱,你会拿出什么决策?”李想考的是
A.秀才科 B.明书科 C.明经科 D.进士科
15.李想考中后在户部任职,他的职责是管理
A.考核官吏 B.刑法、诉讼 C.土木兴建 D.户口、赋税
16.今天人们普遍喜欢喝茶,饮茶习俗何时风靡全国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7.下面哪本书能反映元朝统治者重视农业
A.《农政全书》 B.《农桑辑要》 C.《水经注》 D.《梦梁录》
18.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道士邱处机,偶逢郭姓、杨姓两家猎户即将生子,就给两个孩子分别取名郭靖、杨康,二家猎户夫妇非常乐意。邱道长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靖康之变 B.颤渊之盟 C.郾城大捷 D.绍兴和议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谁的名句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陶潜
20.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回族 B. 维吾尔族 C.苗族 D.白族
2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2.“(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23.通过“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杨坚 D.李渊
2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是
A.割让土地 B.送交岁币 C.宋朝称臣 D.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25.元朝把各族人分为四等,当时的常州人属于哪一等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汉人 D.南人
二.历史诊断(改错)(共14分,此题有7处错误,找出错误并改正)
南宋中期,常州书生王某坐船经京杭大运河永济渠段赴都城汴京赶考。到达后,找了家旅店投宿,用交子付了住宿费。吃过晚饭上街闲逛,在西市看了杂技、滑稽戏、傀儡戏,听了抗金英雄文天祥的故事。又买了本书回旅店,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时,想到宋徽宗、宋真宗二帝被西夏虏去,不禁潸然泪下。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请你用火眼金睛找出来并改正: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6)错误 改正
(7)错误 改正
三.材料题(共2题,第一题18分,第二题 18 分)
1.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自从契丹取燕幽云十六州,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使中国人力,称中国号位,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
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
(1) 看图完成下表(12分)
政 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建立者
民 族
(2) 从材料二中找出辽和西夏效仿中原王朝的措施。(6分)
2.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 宋朝谚语
材料二 “昔汴都(宋东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
—— 庄绰《鸡肋编》
材料三 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 引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哪一地区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列举当时出现的新型生产工具和优良水稻品种(3分)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那些?(8分)
(3)依据材料二、三、四,列举宋代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三方面取得
的发展(7分)
行 业 发 展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海外贸易
答 题 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表中的相应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历史诊断(改错):(共14分,此题有7处错误,找出错误并改正)
请你用火眼金睛找出来并改正: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6)错误 改正
(7)错误 改正
三.材料题(共两题,第一题18分,第二题 18 分)
1. ( 1 ) 看图完成下表(12分)
政 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建立者
民 族
( 2 )
(6分)
2.(1)
(3分)
(2)
(8分)
(3)(7分)
行 业 发 展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海外贸易
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