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送小蚂蚁回家
教材分析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表现了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有趣,比较吸引人,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蚂、蚁、静、莲、闭、感、激、萤、笼、坛”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和记忆“静、莲、闭、萤、坛”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好吗?(出示儿歌)
一二三,三二一,
三只蚂蚁来背米。
嘿哟呵,嘿哟呵,
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
还有一粒在哪里?
蚂蚁弟弟笑嘻嘻,
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2.你们觉得这首儿歌中的小蚂蚁可爱吗?
3.学习生字:蚂 蚁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4.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小蚂蚁的故事(揭示课题:送小蚂蚁回家)
齐读课题。
说明:
开头用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并同时引出了本文的生字“蚂蚁”。虫字旁是学生熟悉的部首,而且“蚂蚁”两字又是形声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识记不是难点。可利用这两个字拓展其它虫字旁以及虫字底的字。但要注意,本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出示: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说明:
采用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归纳出问题,既可培养质疑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解疑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蚂蚁 睡莲 闭上 感激 灯笼 花坛
惊醒 静悄悄 萤火虫 亮晶晶
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老师可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或是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2.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交流问题答案。
1. 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夏夜)
1) 夏夜是怎样的?交流
a.“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学习“静”,注意后鼻音。
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亮晶晶)
b.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c.“啊,多美的夏夜呀!”
2) 读出感叹句的语气。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2. 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天黑了,爸爸妈妈会着急;掉进了池塘,虽被睡莲救了,可仍回不了家。)
学习“莲”,注意上下结构。
1) 我们来看看第2—7节中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出示: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2) 怎样才能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注意标点和一些关键的词语,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然后交流,评价。
(强调感叹号和问号,以及“感激”“连声说”“摇摇头”等提示语所要表达的语气)
学习生字“感 激”,感——组词;激——换部首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说明:
老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要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因为课文中没有一句能完全说明理由的句子,可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补充。老师要抓住这个训练阅读与说话的契机,既要仔细阅读,寻找理由,又要做到回答时句式完整。在指导朗读时,由于学生已经对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语气比较熟悉。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如何读好对话。然后通过大组交流以及老师的指导,强调提示语的重要,读出感激、着急的语气。
3. 谁送小蚂蚁回家?
蜻蜓和萤火虫
学习“萤”,注意后鼻音。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1) 随机出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弯弯的小桥,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美丽的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集体读句。
“飞机” 上为什么要用上引号。(飞机是指蜻蜓)作者把蜻蜓比作飞机。
文中还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小灯笼就是——(萤火虫亮亮的腹部)作者把它比作了小灯笼。
2)如果没有萤火虫的照明,蜻蜓怎能在夜晚看清弯弯的——,绿绿的——和美丽的——?
读第13、14小节。
3)三个学生扮演读睡莲、蜻蜓、萤火虫,其余学生读旁白,朗读第8—14节。
4. 既然是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那课文为什么要写到睡莲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整篇课文。
交流(小蚂蚁能回家,也有睡莲的功劳)
说明:
这个问题是个难点。课题是《送小蚂蚁回家》,然而尽管睡莲没有送小蚂蚁回家,但是她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理解程度自行安排。可由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解疑;也可不提问,直接进入下面的说话训练,在说话中,强调睡莲的表现。
四、说话训练:
1. 那么课文中出现的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中,你最喜欢谁呢?说说理由。用上“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
说明:
说话训练不应框死学生。四个人物各有可爱之处,睡莲、蜻蜓和萤火虫自是不用说了,小蚂蚁急着回家,怕父母担心,就非常让人喜爱。但一定要用上规范的句式,让训练切实、有效。
2. 小结:
热心的睡莲、蜻蜓和萤火虫,增添了夏夜的美,闪烁的星星点缀了夏夜的美,细心的作者描写了夏夜的美,可爱的小朋友体会到了夏夜的美,夏夜多美啊!
五、写字指导:
1. 重点指导描写“静”“莲”
2. 教师范写。
3. 学生描摹,老师巡视。
说明:
本课书写的字中可重点指导“静”字。这个字虽然是左右结构,但左右应写得一样大小,而且“静”的第4笔横应稍稍倾斜。写“莲”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上下结构。学生在书写时,老师要时时提醒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本课的生字有10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如“蚂蚁”——虫字旁字的积累;“莲”——结构和书写;“笼”——读音;“静”——书写。其余的生字则采用自学和带词语识记,读课文积累的方式进行。这样做既有效,又不花费很多时间。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
授以于鱼,不如授以于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读睡莲和小蝌蚪的话,想想应该怎么读,同桌扮演对读。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
2.不足之处:
问题过多。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并欣赏的过程,过多的问题会让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如果能在教学时减少问题,使得环节更清晰,更流畅,则效果更佳。课后,有这样的设想:是否能把学习课文和说话训练的顺序颠倒一下。在初读课文,知道谁送小蚂蚁回家后,就直接说说你喜欢谁。(这时不需要说理由)然后深入读课文,从文章中找答案,说说为什么喜欢他。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融入朗读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问题,环节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