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1 15: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海峡两岸的交往第 14 课学习目标1、了解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其中包括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等;
2、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史,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包括“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
3、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认清少数“台独”分子欲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最终会失败的。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台 湾 问 题 的 由 来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美军第七舰队台 湾 问 题 的 形成台湾是异乡而非他国台湾问题是内政而非外交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领土是内战遗留问题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毛泽东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习近平两岸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材料:
1979年后,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1983年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两岸关系缓和的表现①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停止炮轰金门;倡议“三通”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走向缓和.
两岸直航包机①1987年:
②1990年:
③1991年:
④1992年:
⑤1993年: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学会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汪辜会谈:
加强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海基会与海协会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时间:
地点:
内容:
影响:辜振甫和汪道涵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汪辜会谈”1993年 结合72页相关史事回答新加坡 ⑥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 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⑦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A、内容: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B、意义: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会见连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材 料 研 读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 ③是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A、内容: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B、意义: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来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讨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异同点?
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都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则属于外交问题。 都以“一国两制”为主。
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保留其军队,只要不构成对大陆的威胁;而在香港和澳门需要派军队。同:异:解决方式:二、 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 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2.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
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016年1月至11月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19.5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87亿美元,同比上升16.97%;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友好交往人员交往
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
①“台独”势力猖獗
②企图利用台湾问题牵 制中国的国际反华势力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探究1 海峡两岸终将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探究2 面对台湾问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应对?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积极推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促进两岸交往 推进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台湾同胞综合国力两岸人民认同支持奠定渴望祖国统一课堂小结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2000年3月以来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八项主张……1.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实行“三通”???????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是在( )?
A.1982年??? B.1987年?? C.1990年??D.1995年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BA随堂训练4、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
A.改革开放 B.祖国统一
C.申奥成功 D.外交成就B5.2013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九
次会谈在上海举行。“两会”曾就“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
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B6、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C7、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