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1 15: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历史回顾: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及影响。
4.掌握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关链接: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唇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要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历史背景 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意义)。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是瑞典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是印度17个建交的国家历史背景相关史事: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和斯大林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历史背景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历史背景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历史背景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是不是一帆风顺呢?想一想:历史背景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去改变现状呢?想一想:中国世界积极
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主学习: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缅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维延伸: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材料分析: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历史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①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拓展: 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材料研读: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2)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3)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4)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三、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万隆会议自主学习: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亚非独立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性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作用)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相关史事: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万隆会议历史再现:A 国发言人:我认为:“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B 国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C 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如何解决争端? 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万隆会议0401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求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同”①遭遇相同:②面临问题相同:“求同存异”方针都曾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存异”“异”①社会制度不同②意识形态不同“求同存异”方针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万隆会议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1.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
2.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自主学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链接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思考1、国家利益;
2、国家实力;
3、国际形势;
4、外交官的才华;
5、国家的对外政策……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活动的因素有哪些?课堂小结明确一项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原则 ——牢记一位伟人 ——知道两次会议 ——领悟一种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万隆精神了解一个方针 ——“求同存异”随堂训练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对内改革
2.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一团和气解决所有争端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C随堂训练3.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A5.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基本原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