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二1.2功和能(同步练习共3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二1.2功和能(同步练习共3份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22 11:29:57

文档简介


第2节 功和能
【二维选题表】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机械功
原理
1(易),2(易),3(易),
4(易),12(中)
功与能的转化
5(易),6(易),7(中),8(易),
9(中),10(中),11(中)
基础训练
1. 如图所示,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作用点在杆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始终是省力杠杆,同时省功
B.始终是费力杠杆,但是省功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但不省功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但不省功
解析:若杆长为L,直杆转过角度为θ,根据杠杆原理F·=G·Lsin θ,θ较小时FG,但根据功的原理整个过程都不省功,选项C正确.
2.(2016·福建漳州检测)盘山公路总是筑得盘旋曲折,因为( C )
A.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的距离,根据斜面的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功
B.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显得雄伟壮观
C.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长度,斜面的原理告诉我们,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D.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是为了减小坡度,增加车辆的稳度
解析:根据功的原理可知,增大位移可以省力,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盘山公路增大了位移使车辆省力.故选项C正确.
3.在建筑工地上,需要把一车水泥运到楼顶,如果工人用手搬运,需要8名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才能搬完,但如果采用吊车搬运,只需1名工人工作1小时就能搬完,这件事情说明了( B )
A.使用机械能够省功
B.使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工人用手搬运时,克服水泥重力做功多
D.吊车克服水泥重力做功多
解析:搬运相同的重物时,使用机械与不使用机械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所以选项C,D均错;使用机械时要多做额外功,故选项A错误;使用机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做较多的功,即工作效率提高,故选项B正确.
4. 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分别沿BA,CA,DA三个光滑斜面匀速推到同一高度的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沿BA斜面最费力,做的功最多
B.沿DA斜面最费力,做的功最少
C.沿三个斜面推力大小都一样,沿DA斜面最省功
D.沿三个斜面做的功一样多,沿BA斜面最省力
解析:由功的原理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由于不计摩擦,无论沿哪个斜面将物体推上A点,都与不用斜面直接将物体从E点匀速提到A点做的功一样多.若推力为F,坡长为L,则有F·L=G·h,L越长,F越小,所以选项D正确,A,B,C错误.
5.举重运动员把重800 N的杠铃举高2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人体内有1 600 J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
B.人体内消耗的化学能等于1 600 J
C.人对杠铃做的功大于1 600 J
D.人克服杠铃重力做的功大于1 600 J
解析:运动员把杠铃举高2 m的过程,需克服重力做功WG=800×2 J=
1 600 J;同时运动员肌体也要消耗能量,故人体消耗的化学能大于
1 600 J,其中有1 600 J的化学能通过对杠铃做功而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故选项A正确.
6.(多选)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A.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来,体内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杠铃的势能
B.电流通过电阻丝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C.内燃机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某过程做了10 J的功,一定有10 J的能量发生了转化
解析: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使杠铃的势能变大,消耗了自己本身的一部分化学能,同时还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选项A错误;电流通过电阻丝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选项B正确;内燃机中的燃料燃烧,对外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项C正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故选项D正确.
7. 足球运动员用力将静止的足球踢出,足球沿地面滚动了一段距离而停止.则关于功和能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A.踢球过程中,人对足球的作用力做正功,足球的动能增加
B.踢球过程中,足球没有明显位移,人对足球的作用力没有做功
C.足球滚动过程中,地面阻力对足球做负功,足球的动能消失了
D.整个过程中,所有功的代数和为零,足球的动能前后都为零,运动员消耗的体内的化学能消失了
解析:应从功能关系上加以分析,切记自然界中的能量守恒.能量只能转化,但不能消失.人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到运动,足球的动能增加,必是人对足球的作用力做功的结果,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足球的动能.足球沿地面滚动一段距离而停止,足球克服地面阻力做功,足球的动能又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中,所有功的代数和为零,运动员消耗的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能量不能凭空消失,能量可以转化或转移,其总量保持不变.选项A正确,B,C,D错误.
8.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点火升空的火箭将“神舟九号”飞船送入高空.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D )
A.物体的动能均增大
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D.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发生转化
解析: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不同,汽车制动、流星速度减小、降落伞匀速、火箭加速,动能分别为减小、减小、不变、增大,故选项A错误;四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汽车是动能转化成了内能,流星、降落伞是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火箭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总之是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发生了转化,选项B,C错误,D正确.
9.(2016·浙江北仑中学测试)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了3×
108 J的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为( D )
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3×108 J的能量
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3×108 J的能量
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3×108 J的能量
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了3×108 J
解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而不是能量多少的量度,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
素养提升
10.(2016·江苏南京模拟)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的粗糙斜面上的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点C处,如图所示,现在施加一个外力F,把物体由C处移到点A,则外力F所做的功最小为( A )
A.mgh
B.2mgh
C.3mgh
D.以上选项都不对
解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依题意可知,外力F做功使物体由C点移到A点必须增加重力势能,一般情况下还会增加动能和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使内能增加,由于此题要求做功最少,能否不增加动能也不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呢?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外力F才做最少的功.只要对物体m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mg,把物体提起由C点缓慢地移到A点(不一定沿着原来的路径)就可以了,故选项A正确.
11.在一次小学生课外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将一捆重20 kg的书放到高2 m的台子上,必须是每个同学单独完成,让同学们想办法完成任务.经过思考,某同学用长为4 m的搭板将书缓慢地推了上去,他的推力为120 N.
(1)该同学做了多少功?
(2)该同学做功的结果使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3)若老师直接将书放上去需做多少功?(不计阻力,g取10 m/s2)
解析:(1)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得,推力所做的功为
W1=Fs=120×4 J=480 J.
(2)该同学做功使体内化学能转化为了书的机械能和内能.
(3)若老师直接将书放上去,所做的功为
W2=mgh=20×10×2 J=400 J.
答案:(1)480 J (2)见解析 (3)400 J
12. 如图所示,人通过动滑轮和定滑轮拉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升高0.5 m.(g取10 m/s2)
(1)如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人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2)因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现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0 N,拉动过程中,人做的总功为多少?其中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为多少?
解析:(1)弹簧测力计示数F==25 N,
人对物体做的功W=F×4h=25×4×0.5 J=50 J.
(2)人做的总功W总=F′×4h=30×4×0.5 J=60 J,
有用功W有用=mgh=10×10×0.5 J=50 J,
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60 J-50 J=10 J.
答案:(1)25 N 50 J 
(2)60 J 50 J 10 J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能省力 B.一定能省位移
C.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不能省功
【解析】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可以省力,也可以省位移,但不能同时省力和位移,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答案】D
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可以转化为能,能可以转化为功
B. 做了多少功,一定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C.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可以不通过做功这一过程
D. 人在平地上步行时,没有做功,但消耗了能量
【解析】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为一个过程量,能是一个状态量,做功的过程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A错,B对.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C错.人在走路时重心有时上升,有时下降,人也要克服重力和阻力(包括空气阻力、关节 内的摩擦等)做功,同时消耗能量,D错.
【答案】B
3.(多选)关于功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考虑摩擦力和机械自身的重力,功的原理就不适用了
B.如果一个机械省力,另一个机械省距离,把这两个机械组合起来的装置可以既省力又省距离
C.实际中,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一定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解析】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原理,不仅适用于理想机械,也适用于实际机械,如果考虑摩擦力和机械自身的重力,功的原理仍是适用的,故A项错;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故B项错,D项正确;实际中,利用机械所做的功,由于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身重力做功,因此一定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故C项正确.
【答案】CD
4.如图1-2-5所示,把同一物体分别沿BA、CA、DA三个光滑斜面匀速推到同一高度的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5
A.沿BA斜面最费力,做的功最多
B.沿DA斜面最费力,做的功最少
C.沿三个斜面推力大小都一样,沿DA斜面最省功
D.沿三个斜面做的功一样多,沿BA斜面最省力
【解析】由功的原理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由于斜面光滑,无论沿哪个斜面将物体推上A点,都与不用斜面直接将物体从E点匀速推到A点做的功一样多.若推力为F,坡长为l,则有Fl=Gh,l越长,F越小,所以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5.(多选)举重运动员把重800 N的杠铃举高2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有1 600 J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
B.人体内消耗的化学能大于1 600 J
C.人对杠铃做的功大于1 600 J
D.人克服杠铃重力做的功等于1 600 J
【解析】运动员把杠铃举高2 m的过程,需克服重力做功WG=800×2 J=1 600 J,故A、D正确;同时运动员除克服重力做功外,还要克服额外阻力做功,故人体消耗的化学能大于1 600 J,故B正确;其中有1 600 J的化学能通过人对杠铃做功而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故C错误.
【答案】ABD
6.如图1-2-6所示,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升高1 m,如果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那么,拉力F所做的功( )
图1-2-6
A.甲多 B.乙多
C.一样多 D.不能比较
【解析】由于都是在理想情况下,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升高1 m,不计摩擦力和滑轮重,两个机械拉力F所做的功相等,故选C.
【答案】C
7.如图1-2-7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图1-2-7
A.0.3 J B.3 J
C.30 J D.300 J
【解析】一个鸡蛋大约55 g,鸡蛋抛出的高度大约为60 cm,则将一只鸡蛋抛出至最高点的过程中人对鸡蛋做的功等于鸡蛋升高60 cm的过程中克服鸡蛋重力做的功,即W=mgh=55×10-3×10×60×10-2 J=0.33 J,故A正确.
【答案】A
8.人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受摩擦阻力30 N,行驶20 m过程中,人对自行车做功2 000 J,试求此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
W动=2 000 J,W输出=fs=600 J
由功的原理W动=W输出+W额外知
W额外=1 400 J.
【答案】1 400 J
[能力提升]
9.重为100 N、长1 m的不均匀铁棒平放在水平面上,某人将它一端缓慢竖起,需做功55 J,将它另一端缓慢竖起,需做功( )
A.45 J B.55 J
C.60 J D.65 J
【解析】将不均匀铁棒缓慢竖起的过程中,根据功的原理,人对铁棒做的功等于铁棒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人对铁棒做55 J的功,铁棒的重心位置升高了0.55 m,若将铁棒另一端缓慢竖起,铁棒的重心位置升高0.45 m,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人需要克服铁棒重力对铁棒做45 J的功,选项A正确.
【答案】A
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物体自由下落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C.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光能转化为内能
D.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燃烧是发生化学变化而释放出热,A正确.物体下落,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率增大,则动能增大,B错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分别是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对水加热、让电池对外供电,C、D正确.
【答案】ACD
11.如图1-2-8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通过一动滑轮将质量m=10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提升3 s.求绳的另一端拉力F在3 s内所做的功.(g取10 m/s2,动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
图1-2-8
【解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F′和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所以F′=m(g+a)=10×(10+2) N=120 N
则力F=F′=60 N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3 s内的位移为
s=at2=×2×32 m=9 m
力F作用在绳的端点,而在物体发生9 m位移的过程中,绳的端点的位移为2s=18 m,所以力F所做的功为
W=F·2s=60×18 J=1 080 J.
【答案】1 080 J
12.工人在劳动中为了方便,利用一个斜面将一个重为106 N的机座升高了0.5 m.斜面长为4 m,若机座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对机座的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解析】在斜面上对机座的拉力是动力,故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机座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斜面对机座的摩擦力都是阻力,做负功;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根据机械功的原理可得W动=W阻=W有用+W额外
即Fl=Gh+μGcos α·l,又由cos α=得
cos α==
故拉力对机座所做的功为
W动=106×0.5 J+0.1×106××4 J=8.97×105 J.
【答案】8.97×105 J

功和能
我夯基 我达标
1.如图1-2-2所示,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作用点在杆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2-2
A.始终是省力杠杆,同时省功 B.始终是费力杠杆,但是省功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但不省功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但不省功
2.上题中对拉力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始终不变 B.始终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
B.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C.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
D.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个物体没有能 B.这个物体的能量不发生变化
C.这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分别用杠杆、斜面和定滑轮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若不计摩擦阻力,则对它们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判断正确的是( )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定滑轮最多 D.一样多
6.如图1-2-3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3
A.沿着AB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少 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我综合 我发展
7.人用脚将足球踢出去时,人体内一部分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足球的_____________能.此时能的转化是通过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
8.石块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把什么能量转化为什么能量?如果重力做了10 J的功,上述能量各变化了多少?
9.为把货物装上车厢,用长3 m的木板作斜面.已知车厢高1 m,货物重500 N,若不计摩擦,须用推力F为多大?当人把货物推上汽车时,人对货物做的功为多少?
参考答案
1思路解析:先判断力F和重力G的力臂的变化,再结合杠杆原理和功的原理可得出答案.
答案:C
2思路解析:先判断力F和重力G的力臂的变化,再结合杠杆原理可得出答案.
答案:B
3思路解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A
4思路解析: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的物体的势能和动能都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对外界做功,但不能说这个物体没有能.如果物体速度不为零,则物体具有动能,如果相对零势面有高度差,物体还具有势能.
答案:BC
5思路解析: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答案:D
6思路解析:由力学知识可知,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再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三种情况下做功一样多.
答案:D
7答案:化学 动 踢球
8思路解析:石块自由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也就是动能越来越多,同时重力势能越来越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
答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重力势能减少10 J,动能增加10 J
9思路解析:由功的原理Fl=Gh,代入数据计算可求出推力F;人对货物做的功等于货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推力F为166.67 N 人对货物做的功为50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