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泉映月 1(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泉映月 1(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5 22: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泉映月
河北承德六沟学区中心校 王玉松
教材分析(请老师自己写吧)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 )个生字,掌握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饱经风霜、泯灭、萦绕、跌宕、不朽”等词语。2.理清课文顺序,把握主要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4.感受《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体会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月夜美景和曲子意境传递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同学们,10月1就要到了,你们有没有打算出门旅游,放松一下心情?今天,老师就给你推荐一个景点“二泉映月”。二、自读文本在组长组织下读课文,纠正预习中不正确的读音,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生字。三、交流研讨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交流生字。1.会读的字每人读一遍——轮流组词。2.会写的字。每人读一遍——组三个词语—找形近字——形近字组两个词——找同音字——同音字组两个词----记忆生字的方法3.多音字——读音——组词四、质疑答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抛给学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课文除了给我们描写了二泉映月的美景之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汇报交流勾画时间词语,理清课文顺序。六、指导朗读 加强积累。第二、三课时一、情景引入 二、自读文本 自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几次写到阿炳到二泉池边听泉?他听到了什么?1.对比阅读第二和第四自然段。2.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指名汇报)这一段当中讲到了“月光似水”,讲到了“静影沉璧”,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渡:在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想到了哪些往事,让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从这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预设片段:——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1)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阿炳坎坷人生的句子,读一读。(2)请你拿出笔,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对生活的感受,写一写你心目当中的阿炳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学生在音乐声中静静地思考、动笔写。想一想,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双亲 孤苦无依雪上加霜 双目失明卖艺为生 颠沛流离小小人生 苦苦凄凄读到这里,你知道小泽征尔为什么说“这种音乐得跪下来听”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感受刚直 顽强精神1.过渡:他精湛的音乐造诣,在曲中凝结的爱怨愁苦的人生情怀值得一跪;他面对列强的强逼,他又是怎样的态度呢?2.读一读,谈一谈。人称阿炳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刚直顽强)。四、品味名曲 体会意境1.有条件的学校听二胡曲《二泉映月》2.师:课本中,有一段文字生动地再现了《二泉映月》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请大家找一找。3.我来说琴曲:结合学生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理解:蜿蜒流淌、升腾、跌宕。 4.抽生读——引读——示范读——配乐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品味。五、质疑答疑。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六、汲取精神 指引人生1.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远的二泉映月》2.总结: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