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标解读】
1.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认知提示:说明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
解读: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在隋朝存在的37 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发展,特别是隋朝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开通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很快,它因暴政而灭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知识结构】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589年,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一般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秦朝时期修筑灵渠,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而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这样,中国长城以南几大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汉朝通过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以门第家世来选官,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方式把普通地主吸收到政权中来;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这一制度为后世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成为国家兴盛的基石。
【本课突破点】
【隋的统一】
隋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隋的统一和隋的强盛两大方面进行叙述的。
在隋的统一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统一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加以说明,让学生明确隋朝统一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国家统一的重建。
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涉及面广,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含嘉仓示意图,来说明隋朝的繁盛,由此倒叙,略微交代隋朝的统治措施。
【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教材只是进行了简单介绍,建议教师从大运河申遗成功出发,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把开通大运河的主观意图、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讲清楚;然后结合地图了解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从背景、创立和评价三方面讲述了科举制度。
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对科举制确立的过程容易理解,但要理解科举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与意义还有一定障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先交代九品中正制,再借用表格,比较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分析其差异,从而理解推行科举制度的原因和进步意义。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约1300 年,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中国而言,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比较公平的。从当时的历史发展来看,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在加强中央集权、扩大选官范围、吸纳有才学者以及推动教育发展等多个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科举制度对西欧启蒙运动以及英国文官制度都有深远影响。当然,科举制度也有局限性。隋唐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借此广泛吸纳人才,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控制天下士人的思想和行为。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并突出它对维持相关朝代政局稳定的积极作用。
【隋朝的灭亡】
本部分以隋炀帝营建重大工程、三次东征等内容说明了隋炀帝的暴政,这种暴政激起农民起义,最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在教学时,隋灭亡的原因可以分成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隋炀帝统治时期苛暴的徭役、兵役,隋炀帝毫无节制地压迫劳动人民、抑制贵族地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这是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外表强盛至极,但在大一统的躯壳下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缺陷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栏目,帮助学生理解隋灭亡的原因。
【教学资源】
隋朝粮仓
材料
隋文帝开皇三年,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①置黎阳仓,洛州②置河阳仓,陕州③置常平仓,华州④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⑤及汾、晋⑥之粟,以给京师。又遣仓部侍郎⑦韦瓒向蒲、陕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底柱⑧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其后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
——[唐]杜佑《通典》卷一〇《食货十·漕运》
【注释】①卫州:今河南汲县。②洛州:今河南洛阳。③陕州:今河南三门峡。④华州:今陕西华县。⑤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东。⑥汾:今山西汾阳。晋:今山西临汾。⑦仓部侍郎:官名。⑧底柱:山名,在三门峡黄河急流中,形状如柱。现已被炸毁。
【解读】隋朝统治者为了满足京师的粮食需求,防备水旱之灾,修建了大量粮仓。到了隋文帝末年,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六十年的需要。
隋文帝杨坚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杨忠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位至柱国、大司空,被封为隋国公。杨坚承继父爵,历任北周要职,女儿为周宣帝皇后。580年,
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静帝即位,身为大丞相的杨坚辅佐幼主。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隋文帝志怀远大,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勤于政事,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隋文帝有五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杨勇在政治斗争中败于杨广,被废为庶人。604年,病中的隋文帝在杨广、杨素控制下猝死。
隋炀帝暴政
材料一
炀帝大业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①者倍之。又逆征②数年之赋,穷侈极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
大业初,炀帝潜③有取辽东之意,遣(元)弘嗣往东莱海口监造船。诸州役丁苦其捶楚④,官人督役,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
——[唐]魏征等《隋书》卷七四《酷吏传·元弘嗣》
材料三
又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幐,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所经州县,并令供顿,献食丰办者,加官爵,阙乏者,谴至死。又盛修车舆辇辂,旌旗羽仪之饰。课天下州县,凡骨角齿牙,皮革毛羽,可饰器用,堪为氅毦⑤者,皆责焉。征发仓卒,朝命夕办,百姓求捕,网罟遍野,水陆禽兽殆尽,犹不能给,而买于豪富蓄积之家,其价腾踊。
——[唐]魏征等《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注释】①馈运:运送粮食。②征:征收。③潜:隐藏,秘密。④捶楚:鞭打。⑤氅毦(chǎng ěr):羽毛饰物。
【解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提及隋朝营建东都、修筑宫殿以及修建长城,征发大量老百姓服役。二是好大喜功,巡幸游玩。材料三提及隋炀帝巡幸期间,花费巨大,为此不得不多征收赋税。三是穷兵黩武,连年用兵。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及为了征伐吐谷浑以及高丽,使用大量民力运送粮食、制造船只。总之,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浪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致使民众骨肉分离,民不聊生。
大运河的修建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①引谷、洛水②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③南达于河,北通涿郡④。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五年,于西域之地,置西海、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发四方诸郡运粮以给之。七年冬,大会涿郡。分江淮南兵配骁卫大将军⑤来护儿,别以舟师济沧海,舳舻数百里,并载军粮,期与大兵会于平壤。
——[唐]杜佑《通典》卷一〇《食货十·漕运》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柳,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河阴县》
【注释】①西苑:在今河南洛阳西,又称会通苑。②谷、洛水:位于河南西部,谷水流至洛阳西,入洛水。③沁水:在山西沁水。④涿郡:今河北涿州东北。⑤骁(xiāo)卫大将军:骁卫即骁骑卫,十二卫之一,大将军总府事。
【解读】隋朝大运河是在605—610年修建的,长四五千里,总共分为四段,依次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以及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隋朝统治者能够把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长安、洛阳,解决了这些地区的粮食需求,而且为北方边境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物资;同时,也使得南北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南北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
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残暴的统治,使得民不聊生,人民纷纷反抗。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下诏攻打高丽,山东、河北一带是攻打高丽的后方基地,老百姓负担沉重。山东邹平人王薄率众首先在长白山起义,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农民起义势如燎原,迅速燃遍全国,至616年,起义军达百余支,参加人数有几百万。其中,以瓦岗军最为著名。611年,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领导人为翟让。616年,李密参加瓦岗军,他长于谋略,提出了“诛灭暴隋”,说服附近的起义军归服瓦岗军。617年初,瓦岗军夺取隋朝粮仓兴洛仓,获取大量粮食,分发给百姓。老百姓纷纷响应瓦岗军,河北、河南一带的起义军归顺瓦岗军。617年,瓦岗军围逼东都,后大败隋军。河北、中原和江淮广大地区都被义军占领。隋炀帝派王世充救援东都,瓦岗军与隋军相持在东都城下,隋朝的残余势力被分割包围在若干地区,隋王朝陷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但由于内部的矛盾以及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起义军最终坐失良机,没有彻底击溃隋军。
进士科
材料一
自后周以降,选无清浊①。及卢恺摄吏部尚书,与侍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物类,颇为清简,而谮愬②纷纭,恺及道衡皆除名。……炀帝始建进士科。又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其功德行能有昭然者乃擢之。大业三年,始置吏部侍郎一人,分掌尚书职事。时武夫参选,多授文职。大业八年,诏曰:“顷自班朝治人,乃由勋叙,拔之行阵,起自勇夫,蠹政害人,寔由于此。自今以后,诸授勋官③者,并不得因授文官职事。”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二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④,则长官自辟⑤,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唐]魏征等《隋书》卷七五,列传第四十《儒林传·刘炫》
【注释】①清浊:清特指士族,浊特指庶族。②谮愬:谗毁攻讦。③勋官:授予官员的誉称。④僚:幕僚。⑤自辟:个人选聘。
【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取只看门第,不注重才能,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进入仕途,一般老百姓的子弟无法进入各级行政机构,社会阶层的流动被严格控制。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初步确立了通过考试选取人才的制度,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大小官员,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仕途。
【学术动态】
对大运河的评价
隋炀帝大规模开凿运河,首先是政治及军事的需要。隋统治集团——关陇集团根据地在关中,故军事、政治中心都在关中。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凿运河和兴建东都洛阳,目的都是将政治、军事基地向东向南伸展,通过建立交通线,加强对北齐故地关东地区和原陈朝统治的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北到涿郡的永济渠的开凿,则是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以满足进攻高丽转输的需要。
其次,是经济的需要。魏晋以前,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重心在北方,特别是偏西北的关中地区。经汉末魏晋五胡十六国动乱,北方受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由于东晋南朝的建国,北方人口南迁与当地劳动者的共同开发,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经济区(主要是荆襄及长江下游)。隋统一后,关中地区经济虽然有一定的恢复,但庞大的军队及官僚机构所需的粮食需要江淮地区供应。另外,河北地区也是当时主要经济区,建设东都,使洛阳成为关中军事、政治中心与关东经济区及江南经济区的联络中心和枢纽,可缩短运输路线。水运比陆运便利和节省,中国的天然河流多是东西流向,因此,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开凿就十分必要。
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南北经济交流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运河的开凿客观上符合这种需要。运河的开凿,不仅沟通了五大水系,也把都城长安、东都洛阳以及五大水系流经的重要城市连接在一起。隋大运河作为南北大动脉,不仅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起到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运河史上的伟大工程。
对隋炀帝的评价
当代历史学家对隋炀帝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大部分人持不必争论的态度,延续此前历代朝野对隋炀帝的恶评。在围绕为曹操翻案展开讨论的背景下,1959年,万绳楠发出不同声音。在《论隋炀帝》中,他从隋炀帝统一国家、巩固边防、开凿大运河、减轻农民负担、营建洛阳、定法律《大业律》、创立科举、发展中外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认为隋炀帝不仅对我国统一与巩固有贡献, 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也有贡献,是一个很有才能和气魄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他认为,隋炀帝功大于过, 历史上把隋炀帝斥为暴君是极为片面和无道理的。此文发表后, 立即引起了争论, 在60年代初期形成批驳万文、否定隋炀帝的第一次热潮。此后,争论沉寂了20多年。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上半期,学术研究逐步走向正轨,海内外研究出现了新的动态。美国学者芮沃寿、《剑桥隋唐史》作者杜希德、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台湾学者黄仁宇、香港学者杨永泉、大陆学者高敏等,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不能以“末代昏君”论定隋炀帝,也不能以胜败定功过。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讨论,举办了多场专门的研讨会,涌现出上百篇论文,十几部专著。长篇历史小说、影视文学作品迭出,异彩纷呈。有学者疾呼“愿天下人还他个公道”,希望更多地从正面、积极的角度重新评价隋炀帝。80年代以前的讨论可以分为功微罪重派、功过比较派、功大于过派,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回归学术的本义。随着对历史人物认识的深化,以及对隋唐历史的深入探讨,学界对隋炀帝的评价,脱离了非此即彼、功过分成、暴君明君之争的固定模式,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和科学,涉及的领域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