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都是物理课本或生活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2.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轻轻地放入两个杯子中,静止后,甲杯中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乙杯中的小球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设小球静止后,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 、P'乙 。则( )
A.P甲 = P乙,P'甲 < P'乙 B.P甲 =P乙,P'甲 > P'乙
C.P甲 =P乙,P'甲 = P'乙 D.P甲 <P乙,P'甲 =P'乙
3.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C.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D.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4.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B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B.容器A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C.容器C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D.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5.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
6.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A对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7.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此后,习近平察看了辽宁舰歼﹣15飞机起飞训练。轰鸣声中,4架战机先后腾空而起,直插云霄。在飞机起飞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大,舰底所受的压强变大
B.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舰底所受的压强变小
C.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大,舰底所受的压强变小
D.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舰底所受的压强变大
8.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9.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的重力势能E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0.下列有关的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符合的是( )
A.大型拖拉机在松散的土地上工作时用履带而不用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压升高液体(锅内的水)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食物的
D.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1.11.下列物理知识与相关的生活实例连线正确的是( )
A.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高压锅 B.电流的热效应﹣﹣电扇
C.连通器﹣﹣船闸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
12.通过学习物理,同学们掌握了很好的估算技能。下列估算接近实际的是
A.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厚约1cm
B.夏季济南市自来水的温度大约为37℃
C.橡皮从课桌上掉下后的落地时间约5s
D.普通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力约600N
13.下列现象中与压强有关的是( )
A.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 B.在皮带传动中把皮带张紧
C.固定螺丝下的垫圈 D.针和锥子的头部都做得很尖.
三、实验题
14.如图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四个容器中所装的均是硫酸铜溶液。
(1)从图中可以看到: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 ________相同,而测试的 ________不同,压强计的 __________相同。
(2)根据图中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青铜峡市“中华黄河坛”文化长廊中,有一尊高大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这引起了小华的兴趣,他想测算的雕像的质量以及它对莲花底座的压强有多大,为此,小华从黄河坛文化馆中获取了以下资料:①一枚用同样材质做成的按比例缩小的雕像样品;②雕像的实际高度H;③从数学知识的角度获知,雕像与样品的体积比等于它们高度比的立方;在此基础上,小华又找到了天平、刻度尺、一个能够放入雕像样品的大号量筒、细线、清水等器材进行测算.
(1)要测算雕像的质量M,你认为小华至少需要进行哪些操作测量,并用字母表示这些测量的物理量;
(2)请你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测算雕像质量M的表达式;
(3)若莲花底座的受力面积为S,请你写出雕像对莲花底座压强的表达式p= (用已知量、测得量表示).
四、计算题
16.李林有一枚长方体寿山石印章,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78.4g,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cm、2cm、7cm。
问: (1)这枚印章的密度是多大?
(2)这枚印章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3)若把它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试卷第2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1)活塞跳起时,试管内气体对活塞做功,本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3)覆杯实验中,大气压支持杯子中的水而不下落.
(4)米中倒入水,米膨胀,增大了米和筷子之间,米和杯子之间的压力,增大了筷子和米之间,米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
A、拉动绳子,绳子和容器壁之间摩擦生热,产生蒸气,蒸气对塞子做功,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B、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两球被压向中间,不符合题意;
C、覆杯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符合题意;
D、筷子和米接触,筷子和米之间产生摩擦力,筷子相对米竖直向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米相对筷子竖直向下运动,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大气压强无关,不符合题意.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点评: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用很多,关键要在分析其工作过程中与大气压联系起来.它们具有一个共性的地方:通过一个措施,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个现象.
2.A
【解析】
【分析】
小球静止后,两杯子的水深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关系;
原来两杯都盛满水,杯和水的总重相同.小球放在甲杯水中漂浮,排出的水重等于小球重;小球放在乙杯水中下沉,排出的水重小于小球重;所以放入小球后甲杯重小于乙杯重;
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重,据此可得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关系,进而得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详解】
由题知,小球静止后,两杯子的水深不变,∵p=ρgh,∴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不变;∵小球放在甲杯水中漂浮,排出的水重等于小球重,∴甲杯放入小球后,总重不变;∵小球放在乙杯水中下沉,排出的水重小于小球重,∴乙杯放入小球后,总重变大,∴放入小球后甲杯重小于乙杯重;∵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重,∴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p=F/s,∴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按虚线的方向将长方体截去一半,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减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FS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故选C.
【点睛】
①沿虚线截去一半,重力减去一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4.D
【解析】
由图知,容器的形状不同,但高度相同,里面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根据p=ρgh,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5.B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员在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因为他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他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故A错误;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正确;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窗外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向外飘,故C错误;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机械能转化;分子动理论;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平衡力
6.C
【解析】木板被拉出距离的过程中,其仍然压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木板A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但此时的接触面积变小,据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飞机飞离“辽宁舰”甲板后,重力减小,但航母还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小;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将上浮一些,吃水深度减小,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舰底所受的压强变小。
故选:B。
8.C
【解析】
解:A.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故A正确;
B.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V排=V=L3=(10cm)3=1000cm3=1×10﹣3m3,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故B正确;CD.正方体下表面的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p==1.3×103Pa,故D正确;由p=ρgh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下==0.1625m=16.25cm,则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h下﹣L=16.25cm﹣10cm=6.25cm,故C错误。
故选:C。
点睛:(1)知道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求出受到的浮力;(2)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V=L3求出其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体的密度;(3)根据S=L2求出正方体的下表面积,根据p=求出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根据p=ρgh求出正方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然后减去正方体的边长即为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9.D
【解析】
试题分析:当容器内的水流出后,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当水不再流出时,木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即木块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选项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水流出的过程中,木块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等于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受到浮力也不变,即木块受到的浮力随时间的变化不变;故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容器内水流出的过程中,木块下表面处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木块下表面处的压强不变,即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选项C错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开始水的流速大,所以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开始减少的快;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则由p=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先减少的快,后减少的慢,故选项D正确.
考点: 压强、浮力、重力势能
10.ABCD
【解析】
【详解】
A. 大型拖拉机在松散的土地上工作时用履带而不用轮子,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正确;B.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故B正确;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压强升高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食物的;故C正确;D. 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使机翼上下的空气流速不同,气压不同,流速大压强小,使飞机产生了升力;即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
(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2)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3)对于液体的沸点来说,气压越高,沸点越高;(4)飞机的机翼向上凸起,是机翼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使飞机产生了升力.
11.AC
【解析】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A说法正确;电扇是电动机,其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B说法不正确;船闸是连通器的典型应用,C说法正确;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制成的,D说法不正确,故选A。
12.AD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在1cm左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厚与此差不多,约1cm.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夏季济南市自来水的温度比体温低得多,在25℃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橡皮从课桌上掉下后的落地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600N左右,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体重差不多,在600N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AD.
【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3.ACD
【解析】A、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是因为压力一定时,坐沙发时受力面积大,沙发对臀部的压强小,人感到舒服,故A符合题意;B、皮带传动中把皮带张紧,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C、螺帽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强,是和压强有关的,故C符合题意;D、针和锥子的头部都做得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将菜切断.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
14. 深度 方向 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或读数) 在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分析:由提供的图可知,实验探究的是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是否与方向有关,根据读数分析的结论.
解答:解:(1)由图可知,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只是朝向不同的方向方向,看到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相同;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在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深度,方向,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2)在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5.(1)要测算雕像的质量M,需要进行的操作测量有:
①用天平测出雕像样品的质量m;②用刻度尺测出雕像样品的高度h;
(2)雕像质量的表达式M=;(3).
【解析】
试题分析:(1)要想算雕像的质量M,就要测量雕像样品的质量及其雕像与雕像样品之间的体积关系,由题意知雕像与样品的体积比等于它们高度比的立方;故在已知雕像高度为H的情况下,只要测量出雕像样品的高度即可,所以需要进行的操作测量及物理量为①用天平测出雕像样品的质量m;②用刻度尺测出雕像样品的高度h;(2)因雕像与其样品为同种材料,所以密度相同,故;整理得M=;又因雕像与样品的体积比等于它们高度比的立方得M=;(3)若莲花底座的受力面积为S,雕像对莲花底座压强的表达式p=。
【考点定位】压强
16.(1)2.8 g/cm3(2)0.784N(3)1.96×103Pa
【解析】这枚印章的密度可以用ρ=m/V算出;印章受到的重力可根据G ="m" g计算;若把它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可以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算出。
解:(1) V=2cm×2cm×7cm=28cm3……1分
ρ=m/V=78.4g/28cm3="2.8" g/cm3………2分
(2) G ="m" g=0.0784kg×10N/kg=0.784N………………………1分
(3)S=2cm×2cm=4cm2=4×10-4m2……1分
∵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印章对桌面压力F =G……1分
p="F/S=0.784N" /4×10-4m2=1.96×103Pa …………………2分